大清王朝存续200多年,为何“反清复明”的呼声不断?

水晶面包 2024-11-18 20:45:48

公元1644年,清王朝的实际掌舵者摄政王多尔衮,在吴三桂的帮助下,终于从山海关打进北京城,顺治小皇帝坐上了紫禁城的龙椅。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爱新觉罗氏替换老朱家,成为了紫禁城的新主人,那么所有曾经大明的臣民,必须得接受大清王朝的管制。

多尔衮要求所有人的投名状就是剃发易服。

很多刚毅之人宁可断头也不剃发,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对声音,多尔衮决定用武力来压制这种声音,甚至不惜多次屠城。没想到自此,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反清复明”的呼声连绵不断,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清王朝。

公元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刚到北京城,就下达了“剃发易服”的政令,没想到遭遇了强烈的抗议,多尔衮不得不修改政令,只需要入朝为官的人,“剃发易服”就可以了。

公元1645年,多尔衮再一次颁布诏令,凡大清臣民必须“剃发易服”。这一次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挠。尤其是南方地区更为严重,清王朝决定用武力来镇压。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带领扬州军民,抗击清军失败后,扬州城内遭遇了连续十天的屠杀。

嘉定城的乡绅侯峒因为不满“剃发易服”,而带领嘉定百姓坚决反抗。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破城后,连续屠城三日。嘉定城内瞬间成为人间地狱,被迫自戕者、被奸淫的妇女、肢体被砍得支离破碎者……不计其数。

类似这样的屠城还有很多,比如南昌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等等。为何百姓如此抵触“剃发易服”呢?

《孝经》上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多年来饱读儒家圣贤书的中原人士,自然无法接受这蛮夷部落的风俗。

一直以来,成年男子通常都不可剃发,一直都是把头发在头顶上盘起来。而满洲人的习俗是,只留一个铜钱大小的头发,将其变成麻花辫,而剩下的头发悉数剔除,俗称“金钱鼠尾辫”。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剃发后剩下头发的数量,从一个铜钱大小变成几个铜钱大小,但是远远没有清宫剧中展示那样,留下半数发量。

曾经同样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虽然发髻和中原也是大不相同,但是元朝统治者从来没要求过中原人剃发,可想而知清王朝的剃发令,将迎来怎样的冲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很多人为了不执行剃发令,或是选择出家、或是选择漂泊海外。

“剃发易服”已经弄得满城血雨腥风。但是清王朝的统治者,依然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比如汉族朝臣只能自称臣,而满族朝臣可以自称奴才。在他们眼中,臣子是外人,而奴才才是自己人。比如满洲八旗都有自己包衣,而且上三旗包衣的地位,还要高于下五旗的包衣,这些包衣奴才,在那些汉族臣子面前,也是相当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这还不算什么,自顺治朝开始一直到乾隆朝,清朝特别喜欢大张旗鼓的搞“文字狱”。文字狱可不是简单地不让你随便写字而已,而是你不经意之间,随口一句话,或者是好友之间的贺词,都能让他们大做文章。

比如顺治朝的山东右布政使张晋彦,在一篇文章中,用到“将明之才”这个词。这个词都不过是张晋彦借用《诗经·大雅·烝民》中的词罢了。

结果没想到被皇帝过度解读,非要把“将明之才”中的明字和“明朝”的明搅在一起,认为这一个词用得波谲云诡,不知所以然,直接把张晋彦斩了!

到了雍正年间,江西正考官查嗣庭,在江西乡试时出题,借用《诗经》中“维民所止”一句,结果被别有用心之人恶意揣度,说“维止”二字刚好是“雍正”二字,将上边除掉,这不就是赤裸裸地诅咒当朝皇帝吗?

后来这个案子越扯越大,还牵扯到了党争的问题。而查嗣庭被捕后病死在狱中,他的儿子也被处死,而其他家人被流放到宁古塔。

清王朝作为异族来统治汉人,先是禁锢人的穿着、发式,后来又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其实这个种种行为,都是因为满洲人不自信的而产生。

满洲人不相信汉人能够真心臣服自己,也没有能完全驾驭汉人的信心。这才不是整出“剃发易服”,就是大搞“文字狱”。

结果适得其反,反清复明的群体层出不尽。在朝有吴三桂,张献忠、有台湾的郑成功父子;在野有洪门,天地会、白莲教等等,层出不穷。

真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