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刚才妈妈才将地板扫干净,你怎么又将饭菜丢在地上,你是不是招打?!你就是故意的……”话都没有说完,轩轩妈就拿起客厅的鸡毛掸子追着孩子打。
为什么孩子会故意和大人对着干呢?背后的原因,我们要明白。
通常,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负面或叛逆行为竟然可以牵动父母的情绪反应时,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
正因如此,许多孩子总是喜欢用言语行动来攻击父母,因为负面的行为一定可以成功地引起父母的注意。
例如:故意把东西丢在干净的地板上、像轩轩一样故意把碗里的饭菜丢到地上或抛到空中,或者可以把东西打烂。
其实很多孩子这么做,是想看看我们大人对不同的行为会有什么反应。当孩子看到我们哈哈大笑或是眉头深锁的时候,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胜利的快感。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特别喜欢捉弄大人或是故意捣蛋,这些行为都与我们大人的反应息息相关,大人的反应越激烈,孩子就会越喜欢跟父母做对,调皮捣蛋的频率也就越高。很多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当然就会千方百计地操纵大人。
然而长期而言,这其实只能暂时压抑孩子,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输在权利不够大,等到自己权力比较大的时候,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想减缓孩子刻意捣蛋、故意作乱的行为,要尽量避免使用高压、强势的手段,不妨参考以下3种温和又有效的方式。
【假装不知道或和孩子“鸡同鸭讲”】
这个方法,亲测有效,记得我家二宝有段时间连续一个星期要求雪糕,但她的嗓子一直没好,我就没给她买,所以孩子却一直无法如愿以偿。最后终于耐不住性子,生气地对着我说:“妈妈,你这个小气鬼……!”而且还气愤难消地连骂了好几回。
我故意装作没听见说:“小气鬼?在哪里啊,我怎么没有看到?”当孩子听见我与她“鸡同鸭讲”之后,激动的情绪就减缓许多。
不过,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如此,有些孩子还是会继续无理取闹,继续纠缠地说道:“笨蛋!”此时你可以继续装傻:“我昨天买的那盒蛋看起来是很笨,你想吃吗?等一下煎给你吃。”孩子可能会被你的幽默逗笑,不再继续捣蛋,并乖乖地吃你为他准备的餐点。
【装聋作哑、假装很无聊】
如果孩子依旧与你纠缠不休,仍不停地喊你“笨蛋”“小气鬼”,我们该怎么办?对孩子而言,这样做会让他感到非常过瘾,因为他终于感觉到自己掌握了权力,终于可以把平时父母禁止他讲的话全都一吐为快。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觉得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装聋作哑。比如可以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假装很无聊的样子或是装作若有所思的模样。这样的反应通常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举动很无趣。
“装聋作哑”这一招尤其适合在公共场所使用。当孩子在超市里不断地吵着:“我要买玩具!”“我要买饼干!”
而且无论你如何解释都无法安抚其情绪时,你便假装完全没有听见孩子的要求,并继续推着手推车前进。当孩子看到你不为所动、逐渐离去的背影之后,多半会无奈地放弃纠缠,快步追上你。
不过,你可能只是得到片刻的宁静而已,因为几分钟后,他可能又对你说他想要吃雪糕。总之,你就是继续装聋作哑,直到孩子要求购买的东西合你意时,再回应他。如果孩子始终不肯罢休,你可以重复告诉孩子“不准买玩具”“不准买零食”,只要你态度够坚定,孩子终究无计可施的。
【借助书籍】
当孩子有坏情绪时,有些家长会在情绪失控、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开始愤怒地咒骂孩子或是殴打孩子,结果导致孩子与自己的心灵从此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
如果孩子心中的积怨和不悦长期压抑在心中,就会注意力不集中、神经失常、行为呆板、精神不振、人关系紧张,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家庭危害。
这都是我们作为家长所担心的,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育儿路上,我也遇到过孩子们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一哭二闹三打滚儿四蹬腿的情景。
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给孩子正确引导这事也困扰过我一段时间,后来,我就去咨询了一下心理老师,那位老师就推荐这套《拜拜了,坏情绪》给我。
这套书涵盖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直面的六大负面情绪,生气、忌妒、害羞、难过、焦虑、害怕。
它用孩子喜欢的图画,还原孩子熟悉的日常家庭、学校生活情境,帮助孩子找到负面情绪产生的源头。书中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实实在在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解答孩子的成长困惑,帮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如《我不难过了》:以故事形式引导孩子如何摆脱离别的伤心、生活中的各种不愉快,学会面对成长中的各种压力,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
《我不害怕了》:读完后,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保持乐观心态,拥有对抗恐惧的勇气,培养独立解决困难的意识。
《我不生气了》:教会孩子遇到难题不着急,遇到挫折不恼火,学会和伙伴、家人友好相处,控制愤怒情绪。
《我不焦虑了》:教孩子学会面对未知的困难,通过互动的方式缓解压力,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和糟糕。
有些孩子闹事,出走,甚至轻生,主要诱因就是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和正确引导。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孩子是无法独立处理或控制的,所以建议家长们当孩子有坏情绪,一定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