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扎为“笔”,勾勒大美新疆图景

纪录看点 2023-03-03 10:32:29

文|唐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编辑)

纪录片《巴扎》以新疆6个各具特色的巴扎为讲述空间,结合每集15分钟的轻体量,实现了大美新疆人、事、景、情的特色落地,是民族题材影视创作的一次新尝试。

巴扎,是一个“国际范儿”的词汇。在全世界上百种语言中,这个词汇的指向都十分明确——集市。新疆,作为古老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无数的绿洲和发达的商贸,在这里催生出数不清的特色巴扎。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的纪录片《巴扎》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以“巴扎”为题,用6集的体量串起新疆6个各具特色的巴扎,通过寻找鲜活的巴扎故事,向观众展示生动而地道的新疆生活。作为一部关于新疆生活的纪录片,《巴扎》在题材选取、故事维度、视觉影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丰富了少数民族纪实影像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表达。▍由“巴扎”入题,延展故事场域边界巴扎,绿洲的集市——这里是物资和手艺汇聚的地方,也是人流和情感汇聚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喜怒哀乐浓缩在这个特别的舞台之上。这样一个特殊场域的选取,对纪实拍摄而言,有诸多优势:从空间上讲,巴扎是静与动的结合体,为故事延展出可供选择的诸多分支;从时间上讲,巴扎又是传统与当下的融合体,从中可以看到习俗的延绵,也看到事物的日新月异。纪录片《巴扎》循着“巴扎”这条独特线索出发,在车水马龙的集市中寻找真实动人的故事素材,用热闹的场景、饱满的人物和炽热的情感,将大美新疆的图景铺陈开来。一条主脉络下,包裹着不同的人物和故事,“烟火气”是片子最直接、最突出的质感。

《赶巴扎的人》的主人公是当地一位坐拥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人,是一位“职业”赶巴扎的人;《巴扎合伙人》将两个相隔万里的牛羊商人“粘合”在一起,他们克服地域和性格差异,促成一笔又一笔生意;《“最贵”的巴扎》则聚焦一批前来和田逐梦的年轻人,他们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为玉石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作品将镜头对准“巴扎”这一特定场域,真实记录与这一场域产生连接的普通人,通过不同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将不一样的巴扎故事娓娓道来。剥开这些故事的“外壳”,内里映射的是新疆这片热土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巴扎为窗口,以小见大地抒写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画卷。长期生活于此的人们,将巴扎奉为日常的“仪式感”,他们相约或相遇在这里,用自己的勤劳双手为生活努力着、奋斗着,也为大美新疆的描绘“增色添彩”。▍特色影像与叙事节奏的碰撞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一大特色在于视觉呈现,独特的文化、特别的景致、多彩的元素、朴素而浓烈的情感……对影像而言,这些都是提升辨识度、提升质感的极好抓手。“跟着镜头‘逛’了巴扎,新疆的风土人情深入人心”“通过赶巴扎,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火热的生活”“人山人海的巴扎上,烟火气瞬间扑面而来”……纪录片《巴扎》上线以来,观众同步开启“云端”打卡新疆的特别之旅。

在《巴扎》的故事里,所有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观众在这种真实的投射中感知人生百味,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诚感和信任感无一不令人动容。镜头的朴素和真实,离不开创作的“深扎”。《巴扎》以“真实电影”的影像风格,呈现原滋原味的“巴扎质感”。6集6个创作小组,都一头扎进巴扎里,切身体验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不干扰”的拍摄总原则下,用客观纪实的镜头,呈现着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从故事线索到叙事框架,从人物选取到故事讲述的一次次自然“相遇”。“情感是我最在乎的元素,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的话,就是路人。”在纪录片《巴扎》总导演李文举看来,“情感,推动着生活的前进。”

于是,片中不仅呈现了真实的人物和故事,还流淌着真实感人的情感——《赶巴扎的人》里是温馨的亲情,《巴扎上的音乐人》里是珍贵的友情,《“最贵”的巴扎》里是甜蜜的爱情……在情感的连接和共鸣下,观众跟随镜头窥见一个个“多彩”的巴扎。饱满的故事未必需要冗长的表达。纪录片《巴扎》共6集,每集15分钟的时长,突出轻体量、巧表达,通过适应当下的传播节奏和审美偏好,让作品在典型人物、关键故事、主要关系等方面重点着墨,节奏轻快地将中国故事讲得有滋味、有时代感。《巴扎》以特色视角、特色呈现勾勒出朝气蓬勃的大美新疆图卷,是民族题材影视创作的实践,也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