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读懂了《瓦尔登湖》这10句话,你就清醒了

幻翠聊文化 2024-05-18 02:26:27

1845年,梭罗年近三十,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结婚生子,他就这样活着,走着,感受着。

但这一年,他还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要去森林感受真正的生活,去吮吸生活的骨髓。

春天,他就拿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去搭建他的小屋。

那时候的梭罗,早出晚归,中午吃带着的面包,手上粘着厚厚的松脂,松脂粘在面包上,口里也就一口松脂香味。

到七月的时候,梭罗的屋子搭建好了,他搬了进去。

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但简单的生活,有时候往往需要一个复杂的头脑,因为简单的头脑,容易被潮流的风暴带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内耗,焦虑,痛苦,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生活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我们想象中的生活出了问题,在柴米油盐之外,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决定了我们怎么生活。

01

我走进了树林,因为我希望从容地生活,仅仅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不是能够学会生活不得不教会我的东西,等我要死的时候不会看到我一辈子白活了。

人在这世间活着,所选择的方式和过程,就是生活。

生活无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基本活动,要维持这样到的活动,人究竟需要什么呢?

首先,得保证活着的需要,可以提供基本能量的食物,可以御寒的衣物,所以,一个人在有食物和衣物的情况下,生活的基本需要就保证了。

梭罗说:

在现有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必需品是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并且这每一种物质都完全可以用一些更简单和直接的方式获得。

观察生活,我们也会发现,一个人如果只想吃饱,穿暖,似乎并不难,因为原始的农耕文明里,人类已经用漫长的时间证明了,即便是最简单的耕作,也能为自己提供生活所需要的东西。

如今,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都不少,可是人们为何反而存在越来越多的内耗和焦虑呢?

他们内耗,不是因为他们肚子吃不饱,不是因为衣服穿不暖,而是因为他们给“生活”添加了许多额外的东西。

记得有句话说:

真正让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为生活制定的标准,会在无形之中给我们提出很多要求,让我们活得更累,我们的欲求不满,让我们总是停不下来,匆匆忙忙地赶路和追求,不能停下。

可能我们也会觉得,生活就是这样,没完没了的劳动和挣扎,没完没了的贫乏和短缺,但这只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让我们将生活过成这样的。

实际上,生活本身是简单的。

但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人的欲望的展现,欲望无休无止,生活便永不知足。

有一天,当我们站在人生某个路口,回首我们现在的生活,会不会觉得自己没有真正去生活呢?

没有真正在生活,意思就是说,我们脱离了生活实际,被欲望驱使着前进。

这样的事,或许时刻都在发生。

02

人们赞许并视为成功的生活,也仅仅是一种生活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赞一种生活,让另一种生活受到排斥呢?

三十岁之后,没有结婚,没有买车买房,回到家里,父母总会若有若无,暗戳戳地提起某个人。

“你看,xxx比你还小几岁,可是人家孩子明年就上小学了。”

“xxx自从考上公务员,日子过得可真舒服。”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在我父母眼里,结婚有了孩子,大概比不结婚要好得多,考上公务员,也比不考上的要好很多。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的认识,基于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对生活的好坏,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但这种判断,只对个人有用,也就是说,你觉得好,只是你觉得而已,对他人而言,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这类事情并不罕见。

但我总觉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身上,大概都存在一种毛病,自以为是,我们都可能会标榜某种生活,而贬低另外的生活。

其实,“再好的生活”,也只是一种生活而已,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按照这种方式去生活,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也都在选择自己的生活。

所以,什么是好?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

最近,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爆火,李文秀外出打工,“笨手笨脚”,做什么都没做好,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没用。

可是李文秀的妈妈张凤侠告诉她,生你下来不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就像原野上的树,成材了,被人拿去用了,是有用,可是没有人用,它就长在原野上,也很好。

所以,世间所谓好坏,有用或者无用,大多都只是偏见而已。

知道了这些,你大概就不会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了,因为他们的评价,只是他们的偏见而已,做出的评价越是偏激,内心越是狭隘。

03

我们能够给予物质的脸面,没有哪张脸最后会像真理一样让我们得到好处。真理这张脸特别经得起磨损。

梭罗有句话说,呆头鹅再怎么打扮,也只是呆头鹅。

就是说,外在的东西,改变不了内在的真实。

一个俗人,再怎么穿上佛的衣服,也只是一个俗人,而佛就算袒胸露乳,也还是佛。

可是这世界有一个怪相,很多人很穷,穷得只能用外在的东西来掩饰内在的贫穷,穿着名贵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去追求物质,可是很少有时间停下来真正看一本书,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下自己的生命,去思索一些物质之外的事情。

然而,这世界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物质能够带给我们的,也随时都会失去。

无常的物质,无常着来,也会无常着去。

到头来,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内心的丰富和从容,物质会过期,化妆品会过期,时尚的衣服会过期,一切外在的东西,都会过期。

恰如有句话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梭罗感叹说:

我们为肉体花了很多钱,对我们的精神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但是追求物质,不会有一个尽头。

04

与我们自己那套私有观念相比,公众舆论只是一个软弱的暴君。恰恰是一个人对自己怎么看,决定或者明示了自己的命运。

老家在农村,住得比较偏远,所以村里很多人,都想方设法想要走出去,去城里打工,买房。

爸爸妈妈一直在农村,有一次,有一个驻村的年轻人上我家去,跟家里人聊天,说到山里住着很舒服。

妈妈说,这舒服个啥呀,别人都说这是一个穷山沟。

那人说,别人说你好,你桌子上能多几个菜?别人说你不好,你就真的不好吗?

当你觉得自己不好的时候,你总能找到一堆缺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你觉得自己好的时候,你也总能找到一堆有力量的行为和想法。

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自证预言。

我们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塑造自己的生活,我们没法过我们没法想象的生活,我们也没法理解我们本来就不理解的东西。

我们活出来的样子,必然就是我们心里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样子。

你是谁,只有你说了才算。

你的嘴巴说出来的还不算,唯有你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才算,用你的灵魂说出来的,才算。

我们看这个世界,看到的不是这个世界本身,而是我们所以为的世界。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而已。

05

大多数人过着默默挣扎的生活。

所谓听天由命就是要人们苦苦挣扎。

世间有定数,但人生有变数。

在《了凡四训》当中,袁了凡讲了他的经历,他年轻的时候,遇见一个人,给他算了命,说他哪一年能中科举,并且能考第几名,都一一应验了。

后来,袁了凡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便再次去问了。

那人告诉袁了凡,一生无子,53岁去世。

此后多年,很多事情都应验了,袁了凡越发相信,自己的命运就是如此,他便不想努力,整日静坐,也不看书,也不学习。

他觉得,反正命运就是这样,努力不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直到后来,袁了凡遇见了一位了不起的禅师,禅师见他不凡,不生妄念,但袁了凡说了自己的经历后,大师说,原来只是一俗人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袁了凡在得知自己的命运之后,竟然连改变的念头都没有,只是一味忍受和接受,连一点都不曾改变,如此,岂非俗人?

在大师的启示下,袁了凡才明白,命由我造,世间有定数,但更有变数,一个人能做的,就是努力去推动变数,活出自己,而不是随命运之波而流,忘了自己该做什么。

此后,他的命运开始改变,他不仅有了儿子,还活到了七十多岁。

所以,当我们认命的时候,我们的命运才真正定下来了,不可改变。

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但努力也有两种,一种是努力去接受,觉得人生就是这样的,是消极的努力。

还有另外一种,是积极的努力,因为人生存在任何可能,所以要用自己的努力去重新创造一种生活。

人有命运,但改变命运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就看你怎么利用这把钥匙,去撬动命运之锁。

06

一个人不能和他的同伴们保持同步,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同的鼓点。让他踩着他听到的音乐走路,不管音乐的节拍是什么,有多远的距离。

人生不是一条轨道,而是一片旷野。

轨道是狭窄的,只有一个方向,就像火车,在哪里停下,在哪里转弯,都已经固定下来,每次只能沿着那个方向去行进。

在轨道上,固然会走得比较顺利,也许会走得比较轻松,但也会有很多限制,因为脱离轨道,或许就成了问题。

但在旷野上,走路的时候,你会想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你会看着远处的风景,哪里美好你就走向哪里。

我们没必要非得像排队前进那样,跟在别人的后面,踩着别人走过的路去走。

因为人生,不是在拥挤的道路上排队,而是在无边的旷野中探索,无论我们走向哪里,都有一大片的新奇和惊喜在等着我们。

梭罗听见了人生不一样的鼓点,他不想要稳定的工作,而是做着各种短工,挣着维持生活的钱,在别人忙着积累财富的时候,他到处远行,去吹荒野的风。

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因为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们只需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07

放弃我们的种种偏见,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任何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不管多么古老,未经证实都是不可信的。

在近期热映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托肯的丈夫酒后意外去世,托肯想带着孩子改嫁,苏力坦表示改嫁可以,但两个孩子得留下。

托肯告诉大家,改嫁的事情,丈夫生前已经答应过她的。

托肯的丈夫生前爱喝酒,经常去张凤侠的小卖部赊酒。

于是,巴太去小卖部向张凤侠求证,如果哥哥确实说过那样的话,他可以帮着托肯去向爸爸说情。

但张凤侠表示,“你还不知道你哥哥的为人,他连一块搓衣板都不肯买,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若是这样,托肯可能就得跟孩子分开,李文秀同情托肯的遭遇。

张凤侠说:

“他们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你可以不赞同他们,但是你不可以居高临下的改变他们。”

人的思想是主观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偏见,哪怕我们是善意的,但自己的观念和看法,也仅能代表自己,只对自己适用。

即便有时候我们是善意的,想要去帮助别人,但这种善意,却未必真正能够帮到别人,可能只是满足了自我内心的某种成就感和价值感。

每个人有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了,也有各自的命运。

年岁逐增,慢慢可以学着理解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只是尽量安排好自己选择的人生,但无法改变别人的因果。

我们不是别人,没有经历过他们的经历,承受过他们所承受的,欢喜过他们的欢喜,我们只是别人命运路途中的一个旁观者,而非亲历者。

不轻易评判别人,也不自以为正确地想改变别人,其实就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善良。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说: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时,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何炅也在《朋友请听好》节目中说过:

“赞美的话可以脱口而出,诋毁的话要三思而后行。”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是非对错,善恶标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人们各种的标准,其实很有可能也只是自己的偏见。

正因如此,突然遇见一个像张凤侠一样通情达理的人,会感觉很舒服,因为她既不内耗自己,也不外耗别人,可以不赞同,但不会随便侵入他人的命运,去改变什么。

08

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

而灵魂的必需品,用钱是买不到的。

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却买不到灵魂的平静和美好,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可以出卖,甚至就连灵魂,都可以出卖。

可是,我们却买不到灵魂需要的东西。

蔡康永讲过一段话:

“我的成长,让我相信,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大都没有什么用:爱情,正义,自由,尊严,知识,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些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经得起反复的追求。”

这些东西,都不是钱可以买来的。

灵魂需要的东西,只能灵魂去获取,可是而今,我们匆匆忙忙,甚至没时间和自己的灵魂好好说说话,我们害怕被同时代的人甩在身后,于是我们拼命追赶,拼命往前。

作家梁文道说: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周国平也说: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灵魂需要的,就是那些让我们活得有滋有味的东西,它也许不能让我们赚到钱,不能让我们取得更多物质,却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09

让我们的眼睛失去光亮的光明,对我们来说就是黑暗。

只有我们醒来的那天,黎明才是黎明。

让我们看不到更大的世界的障碍,就是我们的黑暗。

在黑暗里,我们看不远,看不清,看不见,不敢去寻找,不敢去探索,只能循规蹈矩,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小心翼翼地前进。

很多时候,让我们看不到更大的世界的黑暗,不是因为没有太阳,不是外在的黑暗,而是我们内心的局限。

有句话说:

人不是叫醒的,是痛醒的。

所谓的醒,也不仅仅是睁开眼睛,而是从某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觉悟了,不愿继续被困着,试图跳出来,用另一种方式去生活。

这样的醒来,才是真的醒来。

当我们真正醒来的时候,昨天的事情,就没法困住今天的我们,我们的眼前,会有一个更加宽阔的世界。

10

一个人如果能坚定自信地朝着他梦想的方向前进,努力追求他所向往的生活,最终他是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他会把一些东西抛在身后,会越过一条看不见的界限;

新的、更广大的、更自由的法则将要开始围绕着他,并在他的内心里建立起来;

或者旧有的法则将要升级,在更自由的意义上得到新的解释,他终将拿到生活在事物的更高级的秩序中的许可证。

于每个普通人而言,我们生而平凡,但是每个平凡人都可以拥有梦想,对人生有所追求,都可以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而生之欲望,有时候会蒙蔽人的双眼,蒙蔽人的心灵,没有追求会陷入虚无,追求过多则会迷茫。

我们会发现,成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那些一旦明确了人生目标,就踏踏实实向前走的人,内心总是更为幸福和平静。

一个人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去为心之所向积蓄力量时,会拥有比自己想象中更强大的力量支持。

恰如《平凡的世界》中说:

“人处于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便会从琐碎生活中得以升华。”

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可能千疮百孔,但内心是自由的,永远可以站在一个更为自由且广阔的高点,去看待现实,以免被现实所困。

内心自由无所缚,心有向往而坚定不移,平静而有力量,谦逊且自信,这样的人,现实是不能拿他怎么样的。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就不会沉沦于世俗的要求。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为自己所真正向往和热爱的生活,暗自努力发光,人生的秩序感,也在不经意间建立起来。

这样的生命状态,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这样的坚定和专注,恰恰源自内心的简单、纯粹,拥有生之欲望,却不做欲望的奴隶。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还说,“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

其实人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我们需要睁开眼睛看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非紧紧抓住一切看似重要的东西,将我们的生命填满。

文/不有趣灵魂&素履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