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特为头条网友“墨竹0420”所反映的网络上出现的有关“正宗”一说所作,因时间仓促,仅简要罗列几个实例,未及详细论述,谬误难免,请谅解为盼。
梅兰芳
一
大概“正宗”这个词大多是在戏迷这个群体中存在,大概也只有戏迷,才把“正宗”作为标准来衡量某一流派的弟子学生的艺术水平。有人过于热衷于这个词,似乎如此,可以就把话语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可以指东打西,指点江山,而本人俨然就具有了权威的地位。但什么是“正宗”,怕是没有人能说的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内容。
梅兰芳 宇宙锋
二
内行人中好像从不说“正宗”这个词,证据之一就是在公开出版过的各种形式的媒体中,从没看到过到过哪位大师、名家或是弟子学生,或是哪位从事艺术研究的专家使用过这个词(有人使用过“原汁原味”这个词,并公开发表过,但“原汁原味”与“正宗”并非同义词,因此,不能把“原汁原味”等同于“正宗”)。因此,虚怀如谷的梅兰芳大师更不可能说出什么“梅派正宗标准”这样的言词了。
三
马连良 秦香莲是王延龄
我看到过几篇文章都谈到,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谭富英等这些顶流名家甚至连“梅派”“程派”“马派”“谭派”“侯派”都不使用过,“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这个词亦不曾说过。侯喜瑞、张君秋也不用“侯派”“张派”这个词,他们谈到自己的表演艺术时都是说“咱们的东西”,瞧,连“我”字都不用。凡是大家,无不具有谦逊的美德。
五
“梅派正宗”标准是什么?且听梅兰芳大师怎么说——本文之前曾使用了这样的标题(现已修改),只是根据我所看到的史料总结出来的,并反其意而用之,用以强调我的观点。
六
章遏云
梅兰芳自己的弟子与学生众多,总计逾百人,三代传人亦近百人。相比之下,程砚秋收徒较少,仅有九位正式弟子,但私淑者众多,且不乏显赫之名,如新艳秋、李世济、李蔷华、章遏云、郑如冰及票友高华等。由于弟子、学生各自继承并发扬宗师的艺术有所差异,或许“正宗”一词可能就被用于评价这些差异的程度吧。
七
程砚秋 荒山泪
那么,梅派也好,包括程派在内的其它流派的表演艺术也好,是否存能以“正宗”标准?这个标准的内容是什么?这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京剧表演艺术无“正宗”说。限于篇幅和读者范围,本文仅举几个实例进行佐证,只述不论。
八
程砚秋
梅兰芳大师实在是了不起得,他在年仅二十多岁的时候,其表演艺术便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从而被世人公认为“梅派”。程砚秋也同样如此。
通说中以“雍容华贵”来形容“梅派”唱腔艺术的主要特点,但马连良反对,他说这样说就把“梅派”说小了。通说还以“幽咽婉转”形容程派唱腔艺术的主要特点,但是冯牧不赞同,他认为: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风格所包含的方面常常是很广泛的,要用几句简明确切的话来概括地说明程派艺术风格的一切特点是不容易的。(详见《秋声漫记》,载于《说程砚秋》,钮骠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3月版)
梅兰芳 萧长华 女起解
可见,在京剧界和艺术研究领域,对影响巨大“梅派”“程派”艺术风格的总结尚有“不全面”的异议,既然至今未能科学、准确、全面地总结出京剧艺术诸流派的风格特点,那么,衡量、评价梅派、程派的表演艺术的“正宗标准”又何以存在?实际上也确实不存在。
九
冯志孝 红色娘子军
马连良生前曾强调,与其学我的韵味,不如找找我的气口和劲头(大意,不记得是哪篇文章记述的)。冯志孝、张学津同为马连良亲传弟子,二人在创新和守成领域内,继承马派艺术均有成就。据给他们操琴的著名琴师李祖铭说,有一句唱腔,二人的气口位置是不同的。如果,按照马连良对的气口的强调,二人这一句的唱法谁可为“正宗”?
张学津
李多奎的老旦演唱艺术要求“一口气”的演唱技巧,《四郎探母》中的“一见娇儿泪满腮”一句几乎听不出气口,不知是不是用了“一口气”的唱法,而如今的李三代唱这句唱腔时,都在“一见娇儿”之后停住,换气后再接唱“泪满腮”,这能说是“正宗”?
十
赵荣琛
如果说,“气口”作为演唱技巧还属于有迹可循,可以完全掌握的话,那么同样作为演唱技巧的“劲头”就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神龙见首不见尾,看不见摸不着了。况且,谁又能做到每个字、每一个腔的演唱劲头都与宗师的一模一样呢?即便是宗师自己每次演唱也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作者的不同,以及现场观众的审美特点而有变化呢。这“正宗”如何捕捉?又如何模仿?
王吟秋
赵荣琛与王吟秋,同为程砚秋的杰出弟子,各自在程派艺术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韵味。赵荣琛的演唱偏于程派中的“刚”,而王吟秋则偏于程派中的“柔”,均与程祖原貌有所差异,这大概与“劲头”不同有关。然而,这并未影响观众对他们在程派弟子中卓越地位的认可和赞誉,也从未有人指责他们“糟蹋”了程派。由此可见,所谓“正宗”说,也并非要求一模一样,丝毫不爽。
十一
新艳秋
程砚秋曾说,流派艺术也是变化的,也随着身体情况而变化(大意)。如今,新、老戏迷均认为新艳秋是程派后学中艺术造诣最高的,最接近程祖原貌的,但是,新艳秋的演绎的“程派”是程砚秋早期的艺术风格,而程砚秋的艺术风格中晚期与早期的显然不同,如此,新艳秋和程砚秋,谁算是程派“正宗”?
另外,新艳秋从未得到过程砚秋一句腔、一个身段、甚至是一个字的传授指点,但这并不影响同行、专家、观众,乃至程家对其程派艺术的承认。
梅兰芳 霸王别姬
梅兰芳的演唱风格在其艺术生涯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有所不同(有唱片为证),这种变化在《霸王别姬》中的“舞剑”部分也有所体现,晚期相比早期有所缩减。同样,如果《穆桂英挂帅》是在怹早期或中期演出的剧目,那么其演法很可能与我们现在所见的版本存在差异。因此,关于哪一个时期的梅派属于“正宗”这一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十二
梅兰芳 昆曲 思凡
梅兰芳曾这样要求他的弟子、学生:你们要学我早期的嗓子,中年的唱法,晚年的火候。(原文载于《梅派艺术见习录》一书,西南出版社出版)这反映了梅兰芳理想中的梅派表演艺术的全貌。
瞧!作为京剧大师,梅兰芳本人对自己每个时期的演唱艺术都是有所不满的呢。倘若按照怹上述的这个说法推论,梅大师本人岂不是也从来没唱过“正宗”的梅派?
综上,“正宗”一词在评价艺术传承时,并非要求后学者完全复制前人的风格,做到一模一样、丝毫不差。相反,它更看重的是后学者能否在继承前人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十三
李少春 野猪林
至于没拜师便不属算“正宗”更是无稽之谈。丁永利并非杨小楼的弟子,但他所教授的杨派,连杨小楼本人都认可。王金璐便是丁永利的弟子,依然被公认为杨派传人。李少春同样也是丁永利所教授,同样被公认为“武宗杨小楼”。
据此,人们完全可以说,表演艺术无正宗。这派、那派“正宗”之说,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