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刹那恒久,王勃的《滕王阁序》到底有多厉害?

小卒话史 2023-11-27 07:46:30

文|小卒话史

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韩愈

南昌滕王阁景区的一处小展厅里,经常会循环播放着一段介绍滕王阁变迁的视频短片。这座江南名楼重建29次,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当代。

滕王阁如今已经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当初李元婴初建此楼,恐怕很难想象得到,这座阁楼居然有如此美名。而滕王阁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气,不得不感谢一个人,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没错,因为一篇锦绣文章,这座古楼阁焕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

多少年来,人们依然对那个人、那篇文章充满了好奇与想象,而每每回忆起来,总觉得那么地不可思议,既让人啧啧称奇,也让人意难平。

“神童”少年王勃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王勃虽然生于书香门第,但其命运多舛。

王勃才华早露,还未成年,就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王勃六岁出口成章,九岁便指出学术泰斗颜师古编写的《汉书》注解中的错误。因其才华,王勃后来被授朝散郎。高宗乾封元年(666年),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20岁时高中进士科,入仕期间,一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让他名声鹊起。

只是树大招风,两年后,放荡不羁的王勃用他那精湛的文采技艺,写了一篇讨伐英王府雄鸡的檄文《檄英王鸡》,被高宗怒逐出王府。

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其罪当诛,巧遇朝廷大赦,王勃只是被除名,逃过一劫。可是,这件事却连累了父亲被贬谪为交趾县令。当时的交趾可谓不毛之地,在那蛮荒之地,老父亲受尽了折磨。

王勃不但聪明而且非常看重孝道,他曾听人说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上以疗君亲之疾”,所以王勃自学医术,成就一身精湛医技。

众人都知道王勃的孝道,但他那恃才傲物的性格,始终未曾改变,在官场上那孤芳自赏的性格,也将同僚得罪殆尽,所以当他的父亲被惩罚时,竟然没有一人帮王勃求情。

王勃不忍父亲因自己而受苦,于是不远万里从长安去交趾看望父亲。一路上,王勃没有改变交友、旅行的习惯。重阳节那天,王勃来到洪都(今江西南昌),恰巧碰到当地的阎都督为重修滕王阁竣工举行典礼。王勃受邀欣然前往,而就在这里,王勃留下了他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究竟好在哪里?

信手拈来《滕王阁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全文不加标点,字字珠玑,对仗工整、辞藻华美,遣词造句错落有致,情景相映,通篇可谓都是金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全文773个字,王勃却用了40个成语,涉及37个典故。事实上这还不是这篇文章最厉害的地方。

这篇文章最厉害的地方是作者即兴发挥。

而这篇千古奇文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辛酸的故事。该故事记载于清朝张藻功的《思绮堂文集》。

前文有述,公元675年9月,25岁的王勃在经历了自己仕途和生活上的双重打击之后,一路南下准备去交趾探望受到自己私藏罪犯而被贬谪的老父王福畴。路过洪都时,正赶上阎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其实阎都督请客吃饭只是一个幌子,其真实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女婿吴子章在一众江南名流面前去彰显自己,给女婿增加一点声望罢了。

众所周知,古代亭台楼阁竣工时,地方父母官一般都会找一些社会名流大儒来作一个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苏舜钦的《沧浪亭记》等等,都是这种类型。因此,阎都督才大费周章。

而阎都督在宴会之前,早就提示吴子章准备了一篇关于滕王阁的文章,就等着宴会当天气氛高涨时,自己隆重登场亮出自己的小作文。

但人算不如天算,让阎都督没想到的是,这个来凑热闹的青年后生王勃居然是个“王炸”,而且还是个不懂得人际关系,不会看人眼色的王炸。

酒过三巡,正当大家酒兴正酣时,阎都督发表了讲话。他敲了敲酒杯说,今天的竣工典礼现场,我们就找一个人现场为这个滕王阁写一篇记文,一起来感受一下诗文配新楼的美妙。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所以都不敢接话,也根本不敢自告奋勇挥毫写文。

此时,正当阎都督的女婿吴子章准备站起身一显身手的时候,边上的王勃举手了……

大家都不认识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阎都督虽然心里有气,但碍于有很多名人在场,他也不好发作,只能强装镇定强颜欢笑。不过阎都督对眼前这个“愣头青”毫无畏惧,毕竟女婿早先已经准备好文章,心想让这个年轻人出出洋相也好,正好可以将女婿的文章更好地衬托出来。

再说王勃,根本没有感觉到周围气氛的不对,提笔便写了8个字: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一看,内心一阵窃喜,心想就这“记流水账”的水平还敢来献丑!

阎都督觉得自己的女婿肯定会胜出,便借口回去换衣服匆匆离开现场。

王勃于是接着往下写: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越写越快,而边上围观人群的眼睛越瞪越大。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紧接着,王勃笔锋一转: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现场的人无不对王勃竖起了大拇哥,历史上那些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的苦闷,此时都化作王勃笔下声声叹息。王勃感叹自己固执,也叹人生无奈。

《滕王阁序》的点睛之笔是在文章的末尾一句,这也流传一个故事版本。

说是在现场的吴子章,他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王勃一边写时,吴子章当时一边记,王勃快写完时,吴子章也快背诵完了。

王勃这边准备落笔时,吴子章便说王勃这篇文章是抄袭的旧文,更扬言自己能背诵这篇文章。很明显,王勃抢了自己的风头,所以吴子章心有不甘,于是向着众人一顿背诵,一直背到王勃写的地方。

王勃欣然一笑,他对吴子章说,既然你说我的是旧文,是抄袭的文章,那么请你把文章补充完整吧,说着头也不回拂袖而去。

什么意思呢?

原来《滕王阁序》最后两句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王勃写到此处时,故意空出一个字让吴子章补充完整。吴子章自然无法完成,羞愧难当。

阎都督说是换衣服去了,其实根本没走,而是一直躲在房间里暗中留意外面发生的一举一动。不时地还有眼线在跟他报告外面发生的状况。当他听说王勃没有写完,空一个字离开后着急了,因为他在里面听得真真切切,文章内容堪称绝美,早已对王勃佩服得五体投地,根本不允许文章有瑕疵,少一字还了得!

于是,阎都督派人快马加鞭去追王勃。当追上王勃时,王勃卖了个关子,说不可能再回去写了,但是他对那个差役说,我把这个字写在你的手心,你务必攥紧了,并当着阎都督的面打开手心。

差役不敢怠慢,于是小心翼翼单手骑马,很快回到滕王阁。官差当着阎都督的面打开手心,然而手心里却空空如也。

官差连忙对阎都督请罪,认为自己被王勃耍了。但阎都督顿时哈哈大笑,拍案叫绝。

“妙啊,妙啊!”阎都督嘴里嘟囔着。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最终,这个“空”字应运而生。而这个绝妙的“空”字,把时光飞逝、人事变迁,描述得淋漓尽致,全部收入王勃的笔触之中。

阎都督输得心服口服,他对这个年轻人肃然起敬。

到了交趾,王勃见到了自己年迈老父亲。父子二人相处了一段时光后,王勃便踏上了归途。临行前,父亲交代,两人之后将在故乡约见。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父子二人当日一别,竟然是永别。

原来,王勃回家途中渡过南海时,乘坐的帆船因风大浪急翻了,王勃不幸溺亡。这一年王勃27岁。

王勃的去世让人意难平,但他短短的27年,出仕、入仕、著书立传一样不落。虽然天妒英才,但他却活出了自己人生的精彩,而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永恒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2 阅读:34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