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的美梦,为何始终不醒?从二战胜利,谈英国的帝国主义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5-31 19:28:54

为什么英国至今,对于帝国主义殖民全球的反省,从没有全面性地展开反思?

若是要评选近几年内最重磅的国际新闻,英国脱欧公投必然榜上有名,甚至可能名列前茅。

而英国自从脱欧公投通过,《里斯本条约》启动以后所造成的产业外移、社会不安定等等问题,我国媒体已经有不少深入报道;至于英国脱欧的原因,则有相当多的文章,都将问题指向英国的“帝国主义”,使得许多英国人民在内心深处,依然自认为是“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因此应当“光荣孤立”。

但在这些报道、文章之后,一个引起我兴趣的问题,却还没有被充分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英国至今,对于帝国主义殖民全球的反省,从没有全面性地展开?”

直到最近,看过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至暗时刻》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有了想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可能正是英国帝国主义未能展开全面性反思的深层原因。下文将以电影剧情的讨论为开端,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从颇受好评的电影《至暗时刻》说起

剧情的主轴相当简单,电影中描述1940年5 月初,丘吉尔甫接任英国首相的两周内,如何将英国由原本主张与希特勒媾和的氛围,转变为愿意“誓死一战”。

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二战初期的德军在欧陆战场势不可当,英国虽于1939年已派出大量士兵投入战争,却非但没有阻止德军的攻势,反而让接近40万人的英法主力部队,被围困在小镇敦刻尔克。

刚接任首相的丘吉尔虽然主战,但除了当时国内主和的氛围外,更重要的现实是大量的英国士兵被困在法国的海岸危在旦夕。在这样的困境中,电影中的丘吉尔纵然内心恐惧、茫然,却依然斡旋于内阁与国会议员间,坚定地鼓吹战斗。

接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原本“只预期能够救回3万英国士兵”的敦克尔克行动,居然成功撤回了超过30万的部队,也为同盟国日后反攻欧陆,留下了重要的命脉。

电影最后,则以丘吉尔著名的演说:“我们永不投降”作结,搭配着澎湃的音乐,将观众的情绪推至高点,营造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结尾。

背离史实的“电影效果”,反映人们对当代困境的解读

许多影评在讨论这部电影时,都将焦点放在主角奥德曼精湛的演技或剧情安排的张力上。但我倾向将这部电影植入整个英国脱欧的脉络,以发展诠释的可能性:

本片于2017年初首映,正是脱欧公投通过后,《里斯本条约》启动的前夕──换言之,这是英国从“决定脱欧”到“正式开始脱欧”的时间点。

在面对脱欧后无法预料的冲击时,这部电影的上映,也唤醒了英国人关于二战初期那段充满恐惧和不安的记忆。但却透过一些背离史实的渲染,例如丘吉尔当时也曾考虑过与希特勒媾和,只是电影中未曾提及;他当时的演说,其实也没有得到大众立刻的正面反应,这种渲染仿佛在向英国社会宣称:“一切的怀疑与迷惘都是暂时的,英国终究会挺过这次的脱欧危机,就像获得二战最终胜利一般,回到大英帝国往日的荣光。”

重点更是,其实多数大众对这样“热血澎湃”的渲染,并没有察觉或认为不妥。一如许多二战后的回顾文章,总是强调同盟国领袖们如何“正义凛然、齐心抗敌”,却甚少着墨于包括《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在内,一战到二战间错综复杂的真实国际局势,以及同盟国在参战前各自的盘算。

胜者诠释历史,无形间造就了一厢情愿的“乐观想象”

显然二战的胜利,绝不只是一个历史事件而已,在“歌颂胜者/检讨败者”的逻辑中,更是将英国的不需反省合理化,包括英国的帝国主义,成为了英国的历史护身符。丘吉尔并非这个脉络中唯一的案例,在滑铁卢战役中带领联军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也是英国近代历史中常被提及的军事领袖。这两个案例都可以有类似的解读。

如今的英国人也确实体现出这种氛围:脱欧支持者乐观地相信在脱离欧盟的“枷锁”后,英国必能与其他欧洲国家,完成对英国更加有利的贸易协定,从而带给人民更好的生活品质⋯⋯。这种对于国际关系近乎一厢情愿的想象,或许也可以视为缺乏对帝国主义反思的遗毒。

(完)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