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虽然只是刘备的继子,但按照宗法制度,他就是刘备的嫡长子, 拥有最高的继承权。
刘备为何要收寇封(刘封本姓寇,母亲姓刘)为子,还不是因为自己没儿子(也可能有,但都或死或丢在了一次次的战败中)。收个有一丝血脉联系的继子,为家族延续香火,承继家业,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就是现在偶尔也会出现。
袁绍一个庶出的贱婢之子,因为过继给了袁成,反而摇身一变,成了袁家二房的嫡长子,身份无比尊崇,强大的政治资本也随之而来,助其成为了汉末第一大诸侯。
然而,当刘备有了刘禅这个亲儿子后,一切都变了。
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刘禅被册立为王太子(曹魏之前,诸侯王的嗣子被称为太子,曹魏之后改为世子),刘封的地位顿显尴尬。
众所周知,任何政权内部都很难做到铁板一块。而关于蜀汉政权目前有三派说、四派说、五派说等观点。总之,其内部的权力斗争是很复杂的。
将刘封纳入荆州派,并以此大做文章的观点在下并不认同,感觉阴谋论的味道太重,有些脱离事实。
继续比照袁绍,其阵营内部就因继承人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割裂,致使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即便如此,曹操也用了近8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河北。若是袁家铁板一块,兄弟齐心,胜负犹未可知!
蜀汉内部比之袁绍阵营更为复杂多元,面对的外部形势也更为严峻多变,若再叠加继承人问题,势必引发一系列的内忧外患,诸葛亮纵是有通天之能,届时也将无力回天,只能坐等覆亡。
刘封有法理上的最高继承权,个人能力也十分出众,有资历,有威望,春秋鼎盛,比懵懂无知且还是个孩子的阿斗更适合承担恢复汉室的重任。
然而,最令人无奈的就是阿斗是亲儿子,哪怕他真的是其蠢如猪,皇位也必须是他来坐,否则刘备拿命拼了一辈子图啥,图160吗?
刘封难道非死不可吗?事实上,确实如此。
即便刘封本人忠心耿耿,愿意全心全意辅佐阿斗,可架不住有心人的挑唆和利用啊!以他为题,有大把文章可做。只要他活着,就是蜀汉内部最大的隐患。而且,越往后拖,越难处理,产生的后果也越难承受。
诸葛亮正是因为洞悉了这一切,才甘愿挺身而出,为主分忧,帮助刘备下定了决心。
至于说刘封是因为没有救援关羽而死,多少是受到演义的影响所致。
关羽攻打襄樊时,曾要求刘封、孟达引军助战,但东三郡刚刚打下来,极不稳固,二人于是选择了拒绝。
况且,彼时的关羽并未遇到危险,反而是越打越顺,甚至威震华夏,二人即便来了也是锦上添花。战后论功行赏,也分不了多少功劳。但若因此让东三郡得而复失,才是不可饶恕的重罪!
还有一点,关羽是前将军、假节、督荆州诸军事,东三郡并非荆州管辖范围,而是直属于刘备,也就是说关羽并没有节制刘封、孟达的权力。
而关羽之后的败亡速度太快,无论是东三郡还是益州方面都根本来不及反应,以此归咎于刘封、孟达,多少有点欲加之罪的意思。
江东杰瑞,背刺盟友,荆州陷落已是必然,纵使刘封、孟达出兵救下了关羽,也改变不了荆州的局面。
孟达投降曹魏后,曾书信刘封以劝降,信中主要也是抓住他尴尬的身份做文章,提醒他可能会有人在刘备面前离间他们父子感情,从而招来祸事。并未提及未救援关羽的事情。
刘封丢失东三郡,逃回成都后,刘备首先责怪的是他欺凌孟达,导致孟达叛离,从而引发了东三郡的陷落,其次才怪他没有救援关羽。
可见,没有救援关羽并非罪大恶极,不可饶恕之罪过。毕竟,荆州之事,结局已是注定。
其实,关羽若是活着回来,反而更麻烦,丢失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不死如何平息众怒。可真的能杀吗?
再者,若刘备先于关羽去世,关羽必然是托孤重臣之首,孔明如何自处,还如何建立丞相独裁体制。越想越麻烦,感觉比刘封活着还麻烦。
回归正题!
我们看,刘备最终对刘封的处置是令其自裁,而非公开处决。也就说,刘备不仅没有太过正当的理由处死刘封,而且在他心中,还是十分看重这份父子之情,想给孩子最后留一个体面。
刘封死前,很后悔没有听从孟达的劝告,若是投降了曹魏,此时已经拜将封侯了。
刘封死后,刘备痛哭流涕,可见是多么的不舍与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