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尘埃之谜:超新星仙后座A新数据改变了对早期宇宙尘埃的理解

超自然现象探索官 2024-07-17 08:16:00

大家好,我是超自然现象探索官,感谢您的观看,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个"关注"

SETI 研究所宣布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 的新结果,揭示了超新星喷射物中分子和尘埃的形成和破坏。这些观测结果来自超新星遗迹仙后座 A (Cas A),它是银河系中已知最年轻的核心塌缩超新星,距离地球约 11,000 光年。

新的 JWST 数据正在改变对早期宇宙尘埃形成的理解,特别是在大爆炸 3 亿年后望远镜发现的星系中。此前人们认为尘埃主要是由现代星系渐近巨星分支(AGB)上的中等质量恒星形成的。然而,这项研究的发现表明,像形成Cas A的超新星这样的超新星可能是遥远的高红移星系中尘埃的重要来源。

领导这项研究的 SETI 研究所科学家 Jeohghee Rho 博士表示:“在 JWST 的近红外光谱仪中检测到的发射光如此明亮,令人惊叹不已,显示出数十种基本 CO 谱线的正弦图案。这些图案看起来就像是人工创造的。”

这项研究有助于阐明CO分子的形成:数据显示外层的CO气体比氩气更多,这表明CO分子在回波后重新形成。这些数据对于了解超新星爆炸后的冷却和灰尘形成过程非常重要。JWST 数据表明,CO 分子在耀斑后重新形成,甚至可以保护排放物中的灰尘不被破坏。

仙后座 A 的三色 JWST 图像,对比一氧化碳(绿色的 CO)和氩气排放(红色)以及同步加速器辐射(蓝色)。图像显示,外层的二氧化碳气体比氩气还多,这意味着二氧化碳分子正在重新形成。

通过 NIRSpec-IFU 光谱对 Cas A 中两个重要区域进行详细的光谱分析,揭示了元素形成的差异。这两个区域都有强烈的CO气体信号,并含有各种电离元素,如氩、硅、钙和镁。

此外,一项基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研究表明,所研究区域的温度约为1080 K。这有助于了解尘埃、分子和高度电离的气体在超新星中如何相互作用。然而,作者还发现了一些线条,表明存在更高的温度成分(4800 K),这意味着 CO 的形成和转化是同时进行的。使用新的 JWST 光谱仪首次在 Cas A 中检测到如此高含量的 CO。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克里斯·阿歇尔(Chris Ashall)表示:“在超新星遗迹中观察到如此炽热的二氧化碳确实令人惊叹,这表明二氧化碳的形成在爆炸数千年后仍在发生。”

这些观测是使用 JWST 的近红外相机 (NIRCam) 和中红外仪器 (MIRI) 仪器以及近红外光谱仪 (NIRSpec) 的详细光谱进行的。

该团队绘制了 Cas A 内部复杂的排放模式、富含氩气的排放和一氧化碳 (CO) 分子。这些观察结果突出了超新星遗迹毁灭引发的复杂过程。尽管CO分子不会直接导致灰尘形成,但它们是最终导致灰尘凝结的冷却和化学过程的重要指标。

虽然这项研究为现有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关于超新星对早期宇宙尘埃形成的贡献程度的争论仍在继续。研究人员将通过未来的观察和研究继续研究这些现象,以更好地了解宇宙尘埃和分子形成的本质。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