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十二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4-13 17:24:47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十二讲

第二章 南北朝书法批评的演变

第三节 王僧虔的书法批评观

王僧虔,生于公元426年,卒于公元485年,是南朝宋、齐时期的杰出书法家,官至侍中,为东晋名相王导的后裔。他的书法技艺,秉承了王导一脉的传统,如同王洽、王珣等人一般,又深受王羲之、王献之的影响。在南朝宋、齐两朝,王僧虔被誉为琅琊王氏家族中书法领域的领军人物。他著有《论书》《书赋》等书法理论作品,为后世所传颂。此外,还有一篇名为《笔意赞》的作品,虽被认为是伪作,但也体现了王僧虔在书法理论上的独特见解。

王僧虔的《论书》与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都是书法理论领域的杰出著作,但两者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羊欣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于介绍书家的身世背景、地理分布、官职经历以及擅长的书体,而对于书家的风格特点及其优劣评价则较少涉及。相比之下,王僧虔的《论书》则更加侧重于对书家作品的品评,至于书家的身份地位及擅长书体则并非其关注的重点。这部作品可以说是自汉、魏、晋以来,第一篇纯粹的书法品评专著。

王僧虔在《论书》中所提出的批评观念,反映了当时书法品评的一些核心议题。例如,他强调了“天然”与“工夫”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应当具备天赋与后天努力的双重素质。他还提出了“紧媚”“骨力”“风流趣好”“媚好”“笔力”“力”等概念,对书法美的解析更加深入细致。这些观念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后世的书法创作与品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赋》中,王僧虔进一步探讨了书法艺术创造中的“情感”与“形式”等问题。他认为,书法艺术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书法家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他也强调了书法作品在形式上的美感与和谐。这些观点展示了王僧虔对书法艺术各个方面的深刻认识与独到见解。

一、"天然"与"工夫"——书法优劣的品评标准

"天然"与"工夫"这两个词汇,源自王僧虔的《论书》。宋文帝的书法被赞誉为与王子敬不相上下。当时的评论者却指出,他的"天然"胜过羊欣,但在"工夫"方面却不及羊欣。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天然"与"工夫"是古人评价书法优劣的重要标准。

"天然"这一概念与"自然"颇为相似,都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范畴。郭象在注解《庄子·齐物论》时提到:"自然而然,便是'天然'。它并非人为,而是自然而然地存在。"这种"天然"与"自然"的相通之处,使得它们在艺术理论中常常被看作是同一种属性。

在南朝早期,人们在评价书法时,往往会同时使用"天然"与"自然"这两个词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的人们更倾向于只使用"天然"这一概念。而将"天然"与"人为"对立起来的观念,则可以追溯到《庄子》。《庄子·秋水》中,庄子以牛马四足为"天",以络马首、穿牛鼻为"人",从而明确地区分了"天然"与"人为”。

至于"工夫",它代表了书法的"工巧"与"精熟。在王僧虔的《论书》中,他评价孔琳之书虽然"天然绝逸,极有笔力”,但"工夫"却稍显不足,未能尽展其妙,略逊于羊欣。

"天然"与"工夫"是评价书法优劣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强调书法的自然韵味,后者则注重书法的技艺与熟练度。这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书法的独特魅力。

在南朝时期,书法艺术中的"天然"与"工夫"成为两大核心评价范畴。王僧虔在评价孔琳之的书法时,明确提出了这一对概念,将"天然"与"规矩"相提并论,显示出在那个时代,"工夫"一词已经具备了"规矩"的含义。

从魏晋时期的"工巧""精熟",到羊欣所言的"字形",再到王僧虔《论书》中的"工夫""规矩"等,它们都在强调字形安排的巧妙与精到。这些概念系列的演变,反映了前人在研究书法艺术性质问题时,对概念的探索与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天然"与"工夫"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南朝书法批评的核心概念。

"天然"与"工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天然"倾向于率意自然,而"工夫"则更注重工整有序。在书法的形式层面,"天然"展现出一种"不齐之齐"的特点,即单个字形排列看似不稳定,但整体上却和谐统一,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就如同大自然中的事物,多样而统一。而"工夫"则更侧重于匀称整齐,字形排列相对稳定。

从艺术价值系统的全局来看,"天然"属性的艺术品通常被认为高于"工夫"属性。因为"天然"符合自然律,所谓工侔造化。在南朝时期的书法批评中,"天然"与"工夫"却具有同等的价值。在评价羊欣与孔琳之之间的优劣时,王僧虔对孔琳之的天生禀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书法"天然绝逸","放纵快利,'二王'后略无其比。由于孔琳之在"工夫"方面的欠缺,王僧虔将他列于羊欣之后。这显示出当时人们在评价书法家成就时,并没有将"天然"置于"工夫"之上。

这种评价标准的形成,既与当时的价值观有关,也是书法特性的体现。在书法创作中,"天然"与"工夫"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天然"的率意自然,书法可能失去灵魂;而没有"工夫"的工整有序,书法则可能失去骨架。在南朝时期的书法批评中,"天然"与"工夫"被赋予了同等的价值。

通过对南朝时期书法批评范畴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天然"与"工夫"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与意义。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去重新审视和评价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及其创作者的成就。(全文2150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