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专家评语病句、错别字频出,遭博士生质疑

依白评教育 2024-01-13 11:30:04

近日,针对学校的「论文盲审」机制,厦门大学博士生卓艺(化名)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厦门大学博士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的认定办法存在不合理性,引起了广泛网友的关注。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卓艺是厦门大学 2018 级中文系博士生,其论文于 2022 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盲审和毕业答辩,但因为当时还没有在 C 刊上发表论文,卓艺并没能在当年拿到学位证。

厦门大学人文社科类博士申请学位的要求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

而后,厦大方面联系卓艺,通知其可以通过申请博士论文创新成果审核的办法申请学位,这一方式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导师推荐、学位论文创新成果审核、学位论文创新成果校外专家评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工作小组)审议。

卓艺的论文在顺利通过了导师的推荐和校内专家的评审后,却卡在了校外专家双盲评审这一步。根据厦门大学的公示,卓艺和三位同专业同学的论文都收到了不合格的评价。

校外盲审不合格的公示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对于双盲评审的结果,卓艺并不认可,她在平台发文表示,收到的评语中有错字和病句,有些专家的表述疑似对论文已完成答辩并不知情,且不同校外专家之间的评价反差很大。

校外盲审专家的评语 图片来源:微博

在卓艺曝光此事后,厦门大学在去年 12 月表态愿意重新送审论文,但具体的后续进展目前还不得而知。

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从何而来?

事实上,让卓艺发文质疑的双盲评审制度其实只是学位论文评审的模式之一。

根据我国学位论文评审的发展,其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公开评审、单向匿名评审和双向匿名评审。

198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博士学位论文须经过同行评议。但在早期阶段,我国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其实采用的是公开评审模式,也就是评审人和被评审人都可以公开得知。

图片来源:教育部

而后,在上世纪 90 年代,有些高校开始对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进行改革,开始尝试单向匿名评审和双向匿名评审的模式,以排除人情因素对于论文评审的干扰。例如,清华大学就在 1995 年开始探索实施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

但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的普及还得追溯到 10 年前。2014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后称《意见》),明确了学位授予单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要求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

图片来源:教育部

在《意见》印发后,教育部学位中心牵头建立学位论文送审平台并投入使用,并要求各大高校开始进一步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建设,并严格履行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职责。

尽管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论文评审更加客观,从而提升博士论文的质量,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大家也逐渐发现了这一制度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双盲导致的混乱评审

大家如果留心过相关的新闻,就会发现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制度并不是第一次遭到学生的质疑了。在近几年,经常有网友在平台发布和毕业论文盲审相关的帖子,吐槽盲审制度的不合理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评审专家之间给出的评审意见差异过大。

比如,浙江的一位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发文晒出了自己的论文评审意见,两位老师给出的分数居然相差了 34 分,最后的评阅结果也是截然相反。

图片来源:网络

类似的,在知乎上也有不少网友发文吐槽自己的盲审结果,想要申请复议。

图片来源:知乎

学霸君此前也报道过不少博士论文盲审被挂的案例,比如「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我崩溃痛哭...」

以上这些案例中,评审专家们对论文的整体评价差异极大,明明是同一份论文,但是一个专家给出的是优良,一个专家却是不合格,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读博时,导师就曾和学霸君吐槽,不同盲审专家对评审标准的理解不同,评判尺度不一:有些专家认为「良」已经很好,所以很多时候给的总评都是「中」,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却是总评只能有「优」和「良」。

除了盲审评审标准不一致,盲审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责任。

双盲制度放松了对评审专家的监管,匿名评价就意味着不用对自己的评价负责。今年 4 月,博主 @ PITD 亚洲虐待博士组织分享了一篇粉丝投稿,内容着实让人震惊:一位导师在盲审论文时,因为这名学生没有什么背景,就毫无理由地凑了一堆莫须有的罪名把论文挂掉了 ……

图片来源:微博

当然,这个故事是否真实还有待确认,毕竟双盲评审在论文里是需要隐去所有可以查到自己身份的信息的。

不过,结合许多网友在平台上的吐槽,目前确实有一些专家对论文评审并不负责,存在一些「瞎审」的情况,比如论文的评价颇高但盲审结果却是不通过,或者论文盲审意见「牛头不对马嘴」,甚至存在大量语病等等。

除了前述两个弊端,当前各高校的论文评审制度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补救途径的缺失。虽然一些高校可以申请复议和增加评审,但申请申诉的限制通常较多,手续繁杂,而且学生在走完复杂的申诉流程后往往错过了预定的答辩时间,造成延期毕业,甚至会丢了已经找好的工作。

重视盲审,不要因为一时的忽视而后悔

尽管盲审制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但是该制度的建立确实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可以顺利通过盲审,大家要做的其实是在论文送审前仔细打磨,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发了 SCI 论文,达到了毕业要求就掉以轻心。

此前就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惨痛经历,虽然发表了不少论文,但是毕业论文盲审还是挂了,在文章中,这位网友提到:「毕业论文注重的不仅仅是研究创新、试验设计、工作量等,还有容易忽略的各种写作细节问题,最重要的是认真对待论文的态度!」

是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论文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都出在不重视和不细心上。比如一些同学的论文是从已经发表的 SCI 翻译而来,或者是从自己发表的其他文章修改而来,为了降重可能会导致表述可能存在问题。

因此,大家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一定要切记的一点就是要端正思想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其次,大家一定要注意论文的格式审查。很多同学对于论文内容的把控都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论文的格式细节,如字号、字体、图表、参考文献等都不是很在意。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学院提供的模板来进行检查!

最后,大家在写作修改完成后,有条件的话,一定要打印成纸质版细致检查,还可以找同门帮忙检查错误,反复推敲。

相信有很多同学最近正在忙着撰写毕业论文,学霸君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毕业论文盲审,顺利完成学业 ~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