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临死前,刘备冷冷说了9个字,赵云听后,想离职回常山!

糖梦幽歌 2025-01-15 12:57:02

黄忠临死前,刘备冷冷说了9个字,赵云听后,想离职回常山!

黄忠归蜀:从籍籍无名到名将

引言:

建兴五年,岁末。蜀汉大将黄忠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军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就在这个本该歌功颂德的时刻,刘备却当众说出一番令人心寒的话:"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这九个字不仅让功勋卓著的黄忠老将黯然神伤,更让追随刘备多年的常胜将军赵云心生去意。这一幕揭露了刘备"仁义之君"面具下的另一面:对待为他出生入死的老将,竟是如此冷酷无情。黄忠此后郁郁寡欢,于次年八月含恨而终,而这件事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深思的遗憾。

在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中,黄忠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他出生于南阳,字汉升,年少时便展露军事才能,却因时局动荡而未能一展抱负。

在他的前半生,黄忠在长沙太守韩玄麾下效力,担任部将一职。那时的他虽有勇力,却因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始终无法施展才华。

直到刘备南征荆州,一场改变命运的战役让黄忠遇到了人生转折。在长沙之战中,黄忠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武艺,率军力战刘备军,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刘备军攻打长沙时,韩玄被部下杀死,黄忠随即归顺刘备。这一选择让年过半百的黄忠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期。

在益州之战中,黄忠表现尤为出色。他先后击败刘璋军中的刘璝、冷苞、张任等名将,为刘备入川立下赫赫战功。

更令人称道的是,黄忠在战场上不仅勇猛,更善于用兵布阵。他率军在成都平原上连战连捷,迫使李严和费诗投降,为刘备统一益州奠定了重要基础。

刘备为表彰黄忠的功绩,授予他"讨虏将军"的官职。这个看似高贵的称号,在东汉末年实为杂号将军,权力有限。

在汉中之战前夕,刘备军与曹操军对峙,军中将领多有疑虑。黄忠此时已年过花甲,却依然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他的表现得到了刘备的赏识,随后被擢升为五虎上将之一。这一任命让黄忠与关羽、张飞比肩,成为蜀汉军中最受尊重的将领之一。

但关羽对此颇有微词,认为黄忠年事已高,不应与自己同列。刘备虽表面上说会去解释,但实际上并未在关羽面前为黄忠说过一句话。

(文章结束)

汉中血战:斩将夺城立战功

公元219年初,汉中战事正酣。刘备与曹操的主力军在定军山一带展开激烈争夺,双方你来我往,战况胶着。

刘备率领一万精锐强攻张郃部,连日进攻却未能取胜。张郃凭借地利,在山地战中屡屡化解刘备军的进攻态势。

就在张郃部队疲于应对之时,刘备军中的谋士法正献上一计。他建议趁夏侯渊分兵救援张郃之际,由黄忠率军从定军山发起突袭。

法正的计策得到采纳,黄忠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悄然占据定军山有利地形。在山上,黄忠的部队严阵以待,伺机而动。

夏侯渊果然中计,为解张郃之危,他不得不分兵驰援。军令如山,夏侯渊匆忙调动兵马,却未能预料到前方的危险。

当夏侯渊的军队行至定军山下,黄忠军突然发起猛攻。黄忠亲自带人烧毁了敌军的鹿角防御工事,打了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

战场上烽烟四起,喊杀声震天。夏侯渊的部队陷入混乱,防线逐渐崩溃。

黄忠抓住战机,亲率精锐直取夏侯渊中军大帐。他在混战中发现了夏侯渊的身影,立即率部向其突击。

这一战,年过六旬的黄忠展现出惊人的勇猛。他在千军万马中直取敌将,一举斩杀了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渊。

夏侯渊阵亡的消息传开,曹军军心大乱。张郃不得不放弃原有阵地,率残部撤退。

这场战役的胜利,为刘备夺取汉中创造了决定性的优势。黄忠斩杀夏侯渊的战绩,更是在三军将士中传为美谈。

战后,黄忠带着斩将的好消息,兴冲冲地返回大营向刘备报功。他以为这次建立的赫赫战功,必定能获得刘备的嘉奖。

黄忠来到中军帐前,将斩杀夏侯渊的经过如实禀报。帐中众将皆在,刘备却面露不悦之色。

就在众人以为刘备会重重嘉奖黄忠的时候,刘备却说出了那句让人寒心的话:"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这九个字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黄忠与在场将领的心上。刘备的原意是说,应当斩杀实力最强的张郃,斩杀夏侯渊有何用处。

这番话不仅贬低了夏侯渊的分量,更是对黄忠的功劳视而不见。在场的赵云听到这番话,也不禁动了归隐常山的念头。

(文章结束)

刘备九字:一语道破君臣心

刘备这九个字说出口的那一刻,帐中顿时鸦雀无声。在场将领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刘备会在这种场合说出如此冷酷的话。

这句"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的背后,实则暴露了刘备对张郃的执念。张郃在之前的交战中屡次挫败刘备的进攻,让刘备颜面尽失。

黄忠斩杀夏侯渊的战报传到军中时,刘备正在为攻打张郃的受挫而烦恼。当时刘备投入了大量精锐兵力,却迟迟无法突破张郃的防线。

刘备这番话不仅否定了夏侯渊的分量,更是完全无视了这次胜利对军心士气的提升作用。要知道,夏侯渊可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大将,统领数万大军。

在军事战略上,斩杀夏侯渊的意义绝不亚于擒获张郃。夏侯渊的阵亡,直接导致曹军在汉中的防线出现了致命破绽。

张郃不得不放弃有利阵地,率部撤退。这一战役的胜利,为刘备最终夺取汉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刘备的这番话,却将这场胜利的价值完全抹杀。他没有看到黄忠用兵的巧妙,也没有看到这位老将冒着生命危险立下的殊功。

刘备的言论很快在军中传开。将士们议论纷纷,都觉得主公待老将未免太过苛刻。

特别是赵云,作为与黄忠同为刘备部下的老将,他对这件事感触最深。这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来的遭遇。

赵云追随刘备数十年,却始终是个杂号将军。从未得到与关羽、张飞同等的待遇。

刘备这九个字,不仅伤了黄忠的心,也让赵云看清了主公的另一面。这位常胜将军开始萌生退意,想要提前归隐常山。

在这件事后,黄忠虽然获得了五虎上将的名号,但实际上却被架空了权力。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没有被委以重任。

关羽也开始公开表示不愿与黄忠同列,认为一个老兵不配与自己平起平坐。刘备对此置若罔闻,默许了关羽的态度。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备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但在对待老将时却未必真心。他更看重关羽、张飞这样与自己出生入死的结义兄弟。

这种用人方式的局限性,最终影响了蜀汉集团的凝聚力。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因为得不到应有的重用而失去了战斗的热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备这九个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揭示了蜀汉内部的权力结构,也暴露出了刘备用人的偏私。

(文章结束)

无权实禄:功勋老将黯然终

在汉中大捷之后,黄忠的日子并不好过。刘备虽然给了他五虎上将的名号,但实际上并未交付任何军权。

从公元219年5月汉中之战结束,到次年8月黄忠去世,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黄忠几乎成了一个闲散将军。他的职务看似显赫,实则形同虚设。

这种情况在蜀汉军中并非个例。与黄忠同期的马超,在入川之后也遭遇类似的待遇。

马超虽然位列五虎上将,但实权已被刘备逐渐收回。这位西凉铁骑最终郁郁而终,成为刘备用人政策的又一个牺牲品。

赵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位从涿郡就开始追随刘备的老将,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在军中,关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公开表示不愿与黄忠这样的"老兵"同列,而刘备对此却并未制止。

黄忠在最后的日子里,只能看着自己曾经建立的功勋逐渐被淡忘。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换来的荣誉,似乎在和平时期变得一文不值。

蜀汉的将领们逐渐分化为两个阵营。一边是关羽、张飞这样的"自己人",另一边则是黄忠、赵云这样的"外人"。

这种区别对待不仅影响了军心,更动摇了蜀汉政权的根基。许多有才能的将领开始保持沉默,不再像从前那样奋勇争先。

刘备这种用人方式的弊端很快显现。当关羽在荆州遭遇危机时,其他将领并未全力支援,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

黄忠的遭遇成为了一个警示。它告诉后人,一个政权的兴衰,往往在于统治者如何对待功臣。

在《三国志》中,黄忠和赵云被称为刘备的"爪牙"。这个称号看似尊贵,实则道出了他们在蜀汉集团中的真实地位。

史书记载,黄忠在临终前并未得到刘备的探望。他带着对主公的失望,在公元220年的秋天悄然离世。

刘备为黄忠追赠了"刚侯"的爵位,但这迟来的荣誉已无法安慰这位功勋老将的在天之灵。他的故事成为了三国时期一个令人唏嘘的典故。

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一个明君不仅要善于用人,更要懂得珍惜人才。否则,再多的功勋也会在猜忌和偏见中消散。

(文章结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