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16日,毛主席说,在他之前中共有五任书记,分别是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博古与张闻天,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成为中共乃至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张闻天的早年经历非常丰富,17岁进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随后,张闻天公开在报刊上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十条纲领,成为中国最早宣传马列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此后,张闻天先后在法国、日本、苏联留学,因此会说日语、英语和俄语,这在中国革命的留学生中属于凤毛麟角,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张闻天与王稼祥被选入苏联最高理论学府—红色教授学院深造,当时,张闻天给自己取了个俄语名字,即“伊思美洛夫”,张闻天摘取最后的“洛夫”音译,以“洛夫”或“洛甫”,作为自己的笔名。
1931年初,张闻天从苏联回到上海,刚刚回到国内的他就经历了中共的大事变,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与政治局主席向忠发先后被捕叛变,这种情况下,1931年9月,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于上海,张闻天与博古、卢福坦成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刚刚回国不到半年的张闻天,转瞬间成为党内仅次于博古的第二号人物。
1933年初,张闻天随中央机关迁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与时任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比邻而居,在此期间,张闻天经常与毛主席聊天,谈论中国革命的方向与未来,鉴于自己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毛主席开创根据地的功绩非常钦佩,说:
“中国革命确实离不开毛泽东啊!”
1934年10月,张闻天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我军在长征初期遭受重大损失,行军途中,张闻天经常向毛主席倾诉心中的苦闷与担忧,认为应该清算博古和李德的错误,为接下来的遵义会议的召开打下了基础。
1935年1月,党在遵义召开了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上,张闻天对“左”倾军事错误进行了批判,带头拥护毛主席领导党和红军,并得到王稼祥的大力支持,对此,毛主席后来在七大上说:
“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
1935年2月,红军到达云南扎西,在一个“鸡鸣三省”的小村子里,中央常委重新进行分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从这一刻起,张闻天成为第五任总书记。
虽然张闻天是党的总书记,但他一直坚持党的集中领导,对此,毛主席经常开玩笑地说:
“洛甫,你是开明之君!”
1943年3月,中央决定毛主席任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由毛主席、刘少奇、任弼时组成,张闻天正式离开书记处,对此,毛主席又说:
“洛甫这个同志是不争权的。”
在革命与建国后的岁月里,虽然总体上来看,张闻天与毛主席相处是比较融洽的,但也有过一些不同的见解。
比如说1938年秋,外面盛传毛主席要和江青结婚,张闻天从党的利益角度考虑,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
“你同贺子珍合不来,离婚,大家没有意见,再结婚也是应该的,但是否同江青结合,望你考虑。因江青在上海是演员,影响较大。这样做,对党对你,都不大好。”
还有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因上万言书受到错误批判,形势出现逆转,胡乔木特意给张闻天打电话让他少说话,但张闻天还是秉忠直言,讲了三个小时,指出和分析了大跃进以来“左”的错误。
结果,张闻天被撤销职务,被定为“反党集团”成员,调任中科院哲社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毛主席还特意给张闻天写了一封信,说:
“我认为你是旧病复发,你的老而又老的疟疾原虫远未去掉,现在又发寒热了。你这个人很需要大病一场。”
在接下来的文革中,张闻天受到极“左”势力的迫害,被遣送到广东肇庆,写下了著名的《肇庆文稿》,后来,张闻天化名为“张普”被安置在江苏无锡,于1976年7月1日病逝,终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