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朱镕基同志的老领导,成就不凡仍十分低调,活到了103岁

绿海看历史 2024-07-03 20:11:34

1953年到1957年间,中国陆续建成了鞍钢、包钢、武钢等数个大型国有企业,集中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让人民政权迅速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局面,迈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其中,袁宝华同志的贡献最大,许多大型国企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建设起来的,他完全称得上是中国重工业的“开路先锋”。

袁宝华生于河南一个富裕家庭,自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五岁时,他开始跟着家里聘请的私塾先生识字、读书,七岁时转入公立小学学习,因为平时刻苦、笃学,所以他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是大家公认的“大学霸”。1934年,为了锤炼自身能力,袁宝华告别家人,背起行囊离开老家,前往北平求学。

当年下旬,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主修政治学,1935年,他在左翼思想的感召下,开始从事外围革命运动,1936年,他被正式被中共党组织吸纳,成为红色阵营的先锋斗士。抗战爆发后,他被上级党委委派回河南老家宣传抗日、统战思想,组织老百姓抵抗侵略者,保家卫国。

1940年,袁宝华受中共中央召唤,前往延安进修、深造,解放战争时,他在中共东北局负责组织、行政工作,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他转往重工业部门担任高干,曾亲自规划、建设了多个大型煤、钢、机械加工厂,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培养了一大批能力出众的青年干部,其中最优秀的当属朱镕基同志,后来官至国务院总理。

1960年,袁宝华再度被委以重任,主政国家物资总局,统管粮食、布匹、药品等必需品的调配。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各省市为了自救,在物资分配上均采取了一定的“自保措施”,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拒绝听从中央的命令,大搞“本位主义”,这直接导致物资总局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几乎成了一个“空架子单位”。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袁宝华开始在周总理的支持下,对物资总局进行改组,以加强集权管理,尽量消除地方的“本位主义”。三个月后,改组初见成效,物资总局成为一个强权部门,逐步开始发挥其效用,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减灾、赈灾,保障了老百姓的最低生活水平,最终帮助国家渡过了发展的低谷期。

70年代中旬动荡刚刚结束,华国锋同志急于恢复经济建设,于是便下达了超额生产指标,这直接导致某些部门和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一味的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结果最终生产出了很多残次品,根本销售不出去,只能堆放在仓库中。袁宝华得知此事后很是心疼,他曾多次向党中央申请削减生产指标,借以提高生产质量,结果却反而遭到驳斥。一直到1978年,袁宝华的意见才得到采纳。

进入80年代,袁被调到和国家经委工作,任期内,他创造性的提出了“放权理论”,逐步给企业“解绑”,赋予其自主经营的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的作用。而对于一些已经濒临破产边缘、全靠国家财政补贴生存的企业和工厂,袁宝华也毫不客气,直接对其进行破产清算,以节省国家财政支出,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潜力、最需要扶持的领域。

袁宝华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他无论身在何地,当多大的官,都始终恪守党纪,从来不会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凡事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也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不少人,甚至于在党内落得一个“不近人情”的称号。另外,袁宝华还一直秉持着谦虚、低调的性格,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外出视察,从来不摆“官架子”,一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居,下属们平时见了他,也基本不称呼他的职务,而是亲切的叫他“宝华同志”。

1985年,袁宝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光荣退休,此后他迁居西单某小院,和妻子一起过着闲适的生活,每天以读书、种花养草为乐。2015年,他将自己的曾经写过的文章整理出版,所获稿费分文不取,全部捐给慈善机构,用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2017年,他受邀出席了一场学术颁奖典礼,并当众发表讲话,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2019年初,他突然病重,被紧急送进医院救治,当年5月初,他因为病情恶化逝世,时年一百零三岁。

2 阅读: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