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前期曾“共享”一位校长,也就是高松院士同时担任这两所大学的校长。
高松院士任职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这位年富力强的院士,基本上都是一岗多职,其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期间,职务为副校长、兼任教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期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8年10月至今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21年11月任中山大学校长,目前主持两个学校全面工作。
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学校长作为高校的掌舵者,主要负责高校的人文精神打造和学科建设布局方向。一般来讲,不会陷入日常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况且广东两所高校同在省会广州,可能相对有些会议可以兼顾。
“共享”的背后是提升。原本与中山大学同属一脉的华工,其校长级别为正厅级,高松院士去年底又任中山大学校长,属于提升为副部长级。所以这不简单地是高校之间的交流协作,更是提拔重用。
高院士主持华工期间,办学发展节节攀升、多点突破,学校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50强,位列国内高校第15位,成为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单位的全国12所高校之一。
高院士主持华工期间,求索问道,“学术华工”氛围更浓,目前26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新工科F计划”2.0正式实施,获批2个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中国专利奖评选再创佳绩,获奖总数连续多年排名全国高校首位。
根据最新的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布局,华工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达到60个,占学校87个本科招生专业的68.97%。恰好,中山大学也开始充分发挥学校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实现跨院系大类招生和集中培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不过,华中大区的两所名校,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曾共享一位校长。这两所大学校长都是杨宗凯教授,其不是院士,但曾两次参加工程院院士评选。
杨宗凯教授的高校领导阅历也非常厚重,其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后担任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个高校的校长职位,十年内任职三所“双一流”高校,可见其学术眼光和定向能力很强。
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校长是高水平科技队伍的“排头兵”,负责营造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培树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让“大先生”更显风采。
近年西电的几件大事办得非常敞亮。这里迎来建校90周年,人才培养中的“西电现象”更加醒目,256位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西电,500余位华山学者齐心打造活水涌流、基业长青的优秀人才成长梯队。
西电还收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计算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超75%的学子扎根西部和基层、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建设。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可以说,西军电的理念一旦嫁接到武汉理工,那么武汉理工的学科也会更加聚焦。因为这里长期材料学一枝独秀,缺乏全方位的突破点和电子行业的加持,这些恰好是西电的优势。
前段时间,武汉理工大学的物理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行列,至此其进入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领域达到7个,分别是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生态、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和物理,学科总数创历史新高。
客观讲,武汉理工和西军电的理念趋同,无疑对两所大学的学科发展,以及地区就业渠道共享,都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