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都灭亡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战斗,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天下

椰子族部落 2024-11-20 10:08:53

清朝都灭亡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战斗,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天下

世人都知道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正式宣布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西北的陕甘大地上,却有这样一位清朝重臣,在得知溥仪退位后,不但没有投降,反而继续率领大军与革命军浴血奋战。他凭借对西北地形的熟悉,连下十多座城池,一度让革命军闻风丧胆。此人就是清朝的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更令人惊讶的是,当他的复辟计划在西北受挫后,竟然辗转千里,历尽艰辛,从陕西一路闯到蒙古,又辗转日本,只为寻求外援,助溥仪重登大宝。那么,这位执着的清朝遗臣,到底经历了怎样传奇的一生?他为何会如此忠心耿耿,即便是在清朝覆灭之际,依然不肯放弃?

一、西北雄风:陕甘总督的崛起之路

多罗特·升允出生于同治八年,生于八旗蒙古镶黄旗的一个显赫世家。其祖父曾在咸丰年间任职兵部侍郎,父亲也曾在户部任职。这样的家庭背景,为升允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绪八年,年仅二十岁的升允便在乡试中高中举人。这一年的乡试竞争异常激烈,当时陕西考区共有数千名考生,而能够金榜题名的仅有二百余人。升允的考卷引起了考官的特别关注,其文章不仅行文流畅,而且展现出对时局的深刻见解。

四年后,升允被派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章京。在这个职位上,他接触到了大量涉外事务,对西方列强的野心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处理一起英国商人与本地商户的纠纷时,升允展现出过人的外交才能,既维护了清廷的尊严,又避免了事态激化。这次成功的斡旋,使他获得了时任总理衙门大臣的赏识。

升允在总理衙门任职期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他多次上书,建议加强海防,重视军备。虽然这些建议未被采纳,但他的远见卓识已经显露无疑。战争爆发后,他又积极参与筹措军饷,组织海防,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组织才能。

光绪二十年,升允因战时贡献被特赐多罗特公爵衔。这一罕见的殊荣,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标志着他正式步入清廷高层权力圈。此后,他历任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等要职。

在陕西任职期间,升允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创陕西大学堂,聘请知名学者执教,培养新式人才。同时,他还在西安设立了西北第一家印刷厂,开办了多家现代工厂,为西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升允的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各地官员竞相进献寿礼。升允却一反常态,不仅没有献金,还上书建议停止各地进献,以减轻民众负担。这一举动虽然赢得了民间赞誉,却引起了慈禧的不满。

就在升允政绩日显之际,一场意外的政治风波将他推向了仕途的低谷。当时朝廷正在推行新政,但升允认为某些改革措施有违祖制。他直言上谏,结果被指控"扰乱新政",一度被革去官职。

直到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危急存亡之际,朝廷才想起了这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升允被紧急任命为陕甘总督,统领西北军务。这一任命,不仅让升允重返政坛高层,更为他日后在西北的军事行动埋下伏笔。

二、力挽狂澜:西北战场上的最后抵抗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中,升允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陕甘总督。他刚刚抵达西安,便立即着手部署军事防御工事。第一件事就是清查军械库存,整顿军纪,并调集各地驻军向西安集结。

当时西安城内局势复杂,革命党人与保皇派势力此消彼长。升允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首先在城内重要路口设立岗哨,加强巡逻;其次严查可疑人员,防止革命党人渗透;第三是加强与各地驻军的联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这些措施使西安城在短时间内恢复了秩序。

1912年初,升允得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消息后,并未像其他地方督抚那样立即宣布独立。相反,他召集军事会议,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利用西北地区的地理优势,建立一个足以对抗革命势力的军事基地。

在随后的军事行动中,升允展现出非凡的战略才能。他先是派出精锐部队收复了临潼、华县等地,接着又率军向东进发,一举夺取了潼关要塞。潼关是古代军事重镇,控制着西北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升允深知此地的战略价值,立即下令加强防御工事,囤积粮草。

2月12日,当溥仪发布退位诏书的那一天,升允正在指挥军队进攻华州。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不但没有停止军事行动,反而加快了进攻节奏。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升允的部队连续攻克了渭南、大荔、合阳等十余座城池,一度将战线推进到陕西东部地区。

升允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南京临时政府的高度重视。袁世凯派出精锐部队前往陕西,意图遏制升允的扩张。双方在富平城外展开激战,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三天。升允亲临前线指挥,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巧妙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给予革命军重创。

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升允的处境越发艰难。各省相继独立,清廷覆灭已成定局。3月中旬,陕西省内的其他将领纷纷倒戈,宣布支持共和。升允的部队也出现了动摇的迹象,不少士兵开始脱离队伍。

面对这种情况,升允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他提高军饷,安抚军心;同时派人前往甘肃、青海等地联络友军,寻求支援。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忠于清廷的将领陆续率部前来投奔,使其军事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4月初,升允在得知蒙古地区仍有大批效忠清廷的部队后,开始谋划新的军事行动。他制定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率军北上,与蒙古各部联合,在外蒙古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个计划虽然看似冒险,但实际上显示出升允对当时局势的准确判断。他认识到在汉地已无立足之地,只有向北发展才有可能维系清室的统治。

升允开始为北上做准备,他将部队分成数个小股,避开革命军的耳目,秘密向北移动。同时,他派出使者与蒙古各部联络,为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打下基础。这一时期,升允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手腕,为他日后在蒙古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千里跋涉:一段不为人知的蒙古之行

1912年4月下旬,升允率领残部告别了他经营多年的西北根据地,踏上了北上蒙古的征程。这支队伍由三千余名精锐士兵组成,携带了大量军需物资和金银财宝。为了避免引起注意,队伍被分成十余个小组,取道不同路线向北推进。

这段跋涉之路充满艰险。队伍首先要穿越陕北的黄土高原,这里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升允采用昼伏夜行的方式行军,白天隐藏在荒废的窑洞中休整,夜晚则趁着月色赶路。在经过榆林时,一支革命军的侦察队与升允的部队不期而遇。双方在一处深沟中展开激烈交火,升允的部队损失了二十余人,但成功掩护主力突围。

穿过黄土高原后,队伍进入了更为严酷的戈壁沙漠地带。这里不仅缺水少粮,还常有沙尘暴侵袭。升允事先在沿途安排了向导,这些向导都是对当地地形熟悉的蒙古牧民。他们带领队伍找到隐蔽的水源地,避开了危险的流沙区。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士兵和马匹因为脱水和疲惫倒在了沙漠中。

5月中旬,升允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外蒙古境内。此时,外蒙古已经在俄国支持下宣布独立,但仍有不少蒙古王公依然效忠清廷。升允首先联系上了喀喇沁右旗的扎萨克亲王,获得了暂时的庇护。在亲王的帮助下,升允开始与其他蒙古部落联络,寻求支持。

这期间,升允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才能。他向蒙古王公们展示了自己携带的清廷印信,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同时,他许诺在复辟成功后,将给予蒙古更大的自治权。这些承诺打动了一些犹豫不决的蒙古贵族。到6月初,已有五个旗的部队表示愿意追随升允。

然而,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俄国驻库伦(今乌兰巴托)领事得知升允的活动后,向蒙古政府施压。俄国担心升允的存在会影响他们在外蒙古的利益。在俄国的压力下,许多原本支持升允的蒙古王公开始抽身而退。

面对这种情况,升允不得不改变计划。他决定转向内蒙古活动,那里的蒙古部落与清廷关系更为密切。7月,升允率领部队向东南方向移动,途经昭乌达盟(今赤峰一带)。在这里,他得到了当地土默特部的支持,获得了大量物资补给。

这段时期,升允还积极与日本方面联络。他派出使者前往日本,希望获得军事和经济援助。日本当局对此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因为他们看到了利用升允来影响中国局势的可能性。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多次派人与升允秘密会面,商讨合作事宜。

到了8月底,升允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势力。他的部队增加到了五千余人,其中既有原清军将士,也有蒙古骑兵。这支队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成为了当时内蒙古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升允开始筹划下一步行动,他准备利用这支力量,在适当的时机发动反击,为清室复辟创造条件。

四、孤注一掷:复辟失败后的最后抗争

1912年9月初,升允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积聚了相当规模的军事力量后,开始着手策划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派出密使与张勋、马龙潭等清遗老保持密切联络,共同商议复辟计划。这一时期,升允的军事活动主要集中在热河、奉天一带,频繁调动部队,试图寻找突破口。

9月中旬,升允获悉袁世凯政府内部出现分歧,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立即调集三千精锐,分三路向承德进发。其中一路由升允亲自率领,另外两路则分别由其副将马铭新、李景林指挥。这次军事行动计划周密,不仅选择了最有利的进攻路线,还在沿途设立了多处补给站。

然而,袁世凯早已察觉到升允的动向。在承德城外,升允的部队遭遇了早已埋伏的政府军主力。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两天,升允的部队虽然奋勇作战,但最终仍被数倍于己的政府军击退。这次失利使升允损失了近千名士兵,军事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战败后,升允被迫转移至热河北部的山区。在这里,他重新整顿部队,同时积极寻求外部支援。这一时期,日本方面通过满铁秘密向升允提供了一批军火和资金。升允利用这些资源,在热河一带发展地下组织网络,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1913年初,升允再次发动军事行动。这次他改变了策略,不再集中兵力正面进攻,而是采取游击战术,分散政府军的注意力。他的部队分成多个小股,在热河、奉天交界处的山区活动,袭击政府军的补给线,破坏铁路和电报线路。

2月,升允在与张勋取得联系后,制定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趁张勋在江南地区牵制政府军主力之机,由升允率部突袭北京城。这个计划虽然风险极大,但如果成功,将对袁世凯政权造成致命打击。

3月上旬,升允开始实施这一计划。他的部队避开主要道路,取道偏僻山路向北京推进。然而,就在距离北京仅有两日行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行军计划。更糟糕的是,一名逃兵向政府军透露了行军路线。

随后,政府军派出精锐骑兵追击升允的部队。在密云境内,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升允的部队虽然占据地利,但在政府军的火力优势下仍节节败退。这场战斗中,升允的亲信副将李景林战死,大批士兵被俘或投降。

4月,升允带着残部退至科尔沁草原。此时,他的处境已经极其危险。政府军在各个方向布防,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粮草供应也出现严重问题,许多士兵开始逃散。日本方面见势不妙,也逐渐减少了援助。

面对这种困境,升允决定放手一搏。他将剩余的金银分给士兵,准备率领最后的三百余名死忠,突围前往热河方向。4月底的一个深夜,升允的队伍趁着浓雾掩护,试图突破政府军的包围。然而,在穿越一处险要隘口时,遭到了早已埋伏的政府军伏击。这场战斗成为了升允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

五、曾经沧海:最后的结局与历史回响

1913年5月,在热河边境的那场激战之后,升允的行踪成为一个谜。有人说他在战斗中负伤,被忠实的部下护送到了俄国境内;也有传言称他改头换面,隐居在内蒙古的某个偏僻牧场。直到1914年初,政府军才在科尔沁草原的一处废弃庙宇中发现了升允的遗体。据现场勘查,升允是在突围战后因伤重不治而亡。

升允死后,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或逃散。其中一部分人在张勋的斡旋下获得了赦免,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另一部分则继续在边境地区进行零星抵抗,最终或被剿灭,或逃往国外。到1914年底,这支曾经令袁世凯政府忌惮的军事力量彻底瓦解。

升允的财物去向也成为一个悬案。据说他在西北时期积累了大量金银,但在其遗体旁只发现了少量散碎银两。1915年,有蒙古商人在赤峰集市上出售大量古董珠宝,据传这些物品原本是升允的收藏。此事引起官府注意,但最终未能查明真相。

升允的家族成员遭遇各异。他的长子在1915年被允许回到北京居住,但须接受严密监视。其余家眷则分散在各地,有的改姓隐居,有的投靠了蒙古贵族。据1920年代的记载,升允的一位孙辈后人曾在张家口经营马匹生意,与当地蒙古商人往来密切。

1916年,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的一份密档被公开,揭示了升允与日方的一些秘密交往。这份文件显示,日本方面不仅为升允提供了军火和资金,还计划在其复辟成功后获取重要经济特权。这些内容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也为研究升允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史料。

升允的失败对清遗老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原本期待复辟的清室支持者开始改变立场,转而寻求与新政权的妥协。1917年张勋复辟的失败,更是标志着这一群体政治影响力的最终消退。

在蒙古地区,升允的活动在当地留下了深刻印记。许多蒙古族的口头传说中都保留着关于这位"最后的清军将领"的故事。他在科尔沁草原的最后活动轨迹,成为当地游牧民众经常讲述的传奇。

1930年代,一位日本学者在研究清末蒙古历史时,访问了多位亲历升允事件的见证者。这些口述资料记录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包括升允在蒙古期间如何与各部落打交道,如何组织军事训练等。这些资料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参考。

升允的案卷在1949年后被收入北京档案馆。这些档案包括政府军的追捕记录、情报报告以及缴获的部分物品清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残缺的军事地图,上面标注了多处隐秘的补给点和撤退路线,显示出升允在军事部署上的缜密考虑。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为研究清末民初的政治变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