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女乞丐来到政府门前被拒,她:我不是乞讨,找县委书记有事

军楼史书 2024-10-31 04:47:46

1949年女乞丐来到政府门前被拒,她:我不是乞讨,找县委书记有事

引言:1949年8月的一天,平江县委门前出现了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子。门卫本欲将这看似乞讨的母子赶走,不料这位蓬头垢面的妇人却坚称要见县委书记。当她见到书记齐寿良后,竟从破烂的衣衫中掏出20两黄金——这是她丈夫临终托付的党费和她十年来积攒的党费。她就是涂正坤烈士的遗孀朱引梅,一位为了守护党的财产,宁愿带着幼子在外流浪十年,过着乞丐般生活的巾帼英雄。这个看似简单的交接,却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一份感天动地的忠诚信仰。

热血战士 铁骨丹心

平江县是个典型的山区,这里的百姓世代受尽地主欺压。在这片土地上,1897年出生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涂正坤。

他从小目睹地主欺压农民的恶行,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伸张正义。在带领农民斗争的过程中,涂正坤逐渐展现出过人的领导才能。

1925年的春天,经过罗纳川的推荐,涂正坤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身份让他有了更大的舞台,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两年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涂正坤立即率领平江县的工农武装队伍参与其中。虽然队伍在战斗中被打散,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带领剩余力量转入游击战。

为了响应彭德怀的平江起义,涂正坤在嘉义带领游击队发动起义,消灭了为害一方的"挨户团"。他一边指挥部队打击地方恶势力,建立苏维埃政权,一边为黄公略部队带路,促成与彭德怀主力部队的会师。

到了1930年,涂正坤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整个湘鄂地区。他带领着12万余人的工农武装力量,参与了红军攻打长沙的战役,并取得重大胜利。

长征时期,湘鄂地区的斗争形势愈发艰难。蒋介石采用"碉堡政策",派出数倍于我军的兵力,妄图对苏区进行残酷围剿。

面对极端艰苦的环境,涂正坤带领战士们爬山头、钻山洞,坚持与敌人周旋。在物资匮乏的日子里,他以身作则,带头采摘野菜充饥。

即便身患重病,涂正坤仍坚持奔走于苏区各地,为组织建立联络点,维系与敌占区地下党的联系。他设计调虎离山之计,引开黄金洞的敌军,带领游击队清剿当地地主武装。

"七七事变"爆发后,涂正坤作为我党代表与国民党展开谈判。面对国民党的种种刁难,他寸步不让,坚持我党原则。

1937年底,涂正坤被任命为通讯处主任。他不辞辛劳,奔走各地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影响了无数民众觉醒抗日意识。

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并且再度对共产党下手。涂正坤毫不退缩,面对国民党的污蔑和打压,他严词回击,誓死捍卫党的利益和尊严。

在危险迫近之际,涂正坤将重要文件和枪支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将党费托付给妻子朱引梅。他深知自己随时可能牺牲,但仍然无惧无悔,只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惨案来临 义士慷慨赴死

1939年6月12日的中午,通讯处一片寂静。战士们刚参加完防止日军破坏公路的劳动,大多已经疲惫地进入梦乡。

只有涂正坤一人还在整理工作材料,突然国民党特务营的张绍奇闯了进来。他神色慌张地告知涂正坤,说日军即将进攻平江,要请涂主任立即赶往嘉义区公所商议抗日事宜。

涂正坤虽然对此感到怀疑,但考虑到事关抗日大计,还是跟随张绍奇出发。当他们路过"秀记"杂货铺时,张绍奇突然停下脚步,发出一声咳嗽后迅速离开。

埋伏在巷子里的便衣特务立即对涂正坤展开疯狂扫射。涂正坤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却仍然强撑着站起来,对着敌人发出最后的怒吼。

他用尽全力向屋内的同志们发出警告,提醒他们赶快离开,敌人已经来犯。话音刚落,这位英勇的革命战士就永远地倒下了。

张绍奇见涂正坤已死,立即冲出来大喊"有匪徒"。国民党便衣特务随即闯入通讯处,开始疯狂的搜查和破坏。

面对敌人的暴行,特委秘书长吴渊挺身而出,怒斥反动派残杀抗日战士的罪行。特务们对他拳打脚踢,最终将其残忍杀害。

特务们在通讯处内翻箱倒柜,将所有物品洗劫一空。他们抓住了罗梓铭、曾金声、吴贺泉、赵绿吟四名同志,押往审讯处进行严刑拷打。

午夜时分,国民党见审讯无果,便将四位同志押往虎形山。在那里,他们要对这些革命战士实施最残忍的酷刑——活埋。

四位同志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在不断落下的泥土中高呼着革命口号。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用鲜血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涂正坤、吴渊等六名通讯处同志,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什么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就在这场惨案发生的同时,朱引梅的噩梦也刚刚开始。这个日子,注定要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天不仅是涂正坤等革命战士用鲜血换来的祭日,更是朱引梅和她9个月大孩子命运被彻底改变的转折点。在丈夫牺牲的消息传来之际,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这对可怜的母子。

丧夫护子 十年流亡守真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朱引梅还来不及哀悼丈夫,敌军就已经将她9个月大的儿子带到了刑场。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邻居大娘挺身而出,谎称孩子是自己的孙子。

多亏了邻居大娘的机智相救,母子二人才得以逃过这一劫。当晚,十多名游击队老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将涂正坤烈士的遗体带回。

然而国民党的追捕并未停止,朱引梅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儿子和丈夫托付的黄金,匆忙逃入深山。她决定投奔娘家,开始了一段艰辛的逃亡之路。

两天两夜的跋涉中,她喝着田间的水,靠着野菜果腹。好不容易抵达娘家,却发现敌人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国民党军队包围了整个村庄,对周围的山林进行扫射。朱引梅只能藏身在一棵大树下,用母乳安抚着饥饿的孩子。

在这场围剿中,朱引梅的肩膀不幸中弹。她无法腾出手包扎伤口,只能任由鲜血流淌,继续躲藏。

等到敌军撤离后,朱引梅才能简单处理伤口。娘家已经不能久留,她只能带着孩子继续向平江浏阳交界的大山深处进发。

就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深山老林中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活。她的破烂衣服下,藏着一笔足以让她过上富足生活的黄金。

朱引梅靠着乞讨维持生计,夜晚就在破庙、牛棚或大树下栖身。她从不敢在百姓家久留,深怕给他人带来灾祸。

这一逃,就是整整十年。从1939年到1949年,朱引梅和儿子走遍了湘鄂交界的大大小小的山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十年中她从未动用过丈夫托付的党费。

岁月无情地在这对母子身上留下痕迹。朱引梅的黑发变得斑白,身形日渐佝偻,牙齿也掉了好几颗。但她始终紧紧守护着那笔黄金,守护着丈夫的遗愿。

在这漫长的十年里,朱引梅经历了数不清的危险和艰难。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她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愿动用分毫党的经费。

这个看似乞丐的妇人,实际上比任何人都富有。她怀揣着20两黄金,却过着最贫苦的生活。对她来说,党的信仰和丈夫的遗愿,远比黄金更加珍贵。

从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到烈士的遗孀,再到带着幼子流浪的乞丐,朱引梅的人生充满戏剧性的转折。然而她始终如一地守护着那份责任,等待着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革命胜利 军令状交回

1949年7月,平江县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当消息传到朱引梅耳中时,她立即带着十年来不离身的黄金,风尘仆仆地赶往县委。

门卫看到这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妇人,本想将她轰走。朱引梅却不卑不亢地表示要见县委书记,言语间透露出与其外表不符的气度。

见到县委书记齐寿良后,朱引梅从破旧的衣襟中取出两块黄金。那沉甸甸的黄金,凝聚着十年来的守望与坚持。

她向齐寿良道明身份:自己是涂正坤的妻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大块的黄金是丈夫临终前托付的党费,小块的是她这十年来积攒的党费。

齐寿良听完朱引梅的陈述,连忙让她讲述这十年的经历。朱引梅将自己如何在平江惨案中死里逃生,如何带着幼子逃亡山野,如何在枪林弹雨中负伤。

她讲述了自己在深山老林中的漂泊生活,讲述了靠乞讨度日的艰辛岁月。每一个细节都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齐寿良立即打上收条,将这笔来之不易的黄金存入人民银行。这些黄金不仅是一笔党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忠诚见证。

党组织得知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后,立即下令恢复朱引梅的党籍。组织不仅为她安排了工作,还给予了烈士遗孀应有的优待。

这对母子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安定的居所。朱引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的忠诚,什么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守。

从大户人家的小姐,到革命烈士的遗孀,再到带着党费流浪的乞丐,朱引梅用十年光阴写就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她用行动证明,信仰的力量足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这个故事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涂正坤用生命捍卫了革命事业,而朱引梅则用十年的坚守完成了丈夫的遗愿。

他们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革命赞歌。涂正坤的英勇牺牲,朱引梅的坚守忠诚,共同铸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传奇。

这种革命精神,这份对党的忠诚,值得后人永远铭记。涂正坤和朱引梅的故事,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在革命胜利的曙光中,朱引梅完成了丈夫的托付,也实现了自己的坚守。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足以让一个柔弱的女子,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持前行。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