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用活人殉葬,那他们能在墓中活多久,为什么不逃走?

小卒话史 2023-11-18 17:10:28

文|小卒话史

1976年,河南安阳市西北郊的的一座古墓被挖掘,在墓的四周,排列的人祭坑多达1400多个,人祭坑中的尸骸大多数都是儿童,他们身首异处,有许多人身上还套着刑具……可以看出,这是一座殉葬墓。

对于古代“殉葬”你知道多少?

你可能知道“陪葬”的含义,它跟“殉葬”还是有严格区别的。

古代的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与死者一同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殉葬(称为“人殉”)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

殉葬与陪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某种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有自愿或强迫两种形式。

殉葬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臣子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他们死后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

这种殉葬的制度在封建王朝比较常见,《元史·卷三十四》所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往往成为奴隶制或封建王朝压迫百姓的手段。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的殉葬制度最早始于殷商时期。商以后,周、春秋、战国、秦朝也有殉葬恶俗,直到清朝康熙帝时,才明令废止殉葬制度。不过,即使在废止之后,民间仍然存在殉葬习俗,直到清朝灭亡后才逐渐消失。

知道了“人殉”,就引发人们对古代人性的思考,皇帝乃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自从他们坐上皇位的那刻起,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生荣死哀”。活着的时候自然是万人敬仰的帝王,死了他们依然要享受权力的加持,依然渴望在另一个世界称帝称王,为此这些帝王死后还要拉上一些大臣、美妾一起陪葬。

说白了,这些陪葬的人,就是变相被“活埋”。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2个问题,毋庸置疑,心甘情愿想要参加“人殉”的恐怕不存在,那么既然被迫使陪葬,他们在墓穴里为什么不逃走?如果一直在墓穴里,又能撑多久呢?

明代的人殉令人发指,那些无子嗣的嫔妃和宫女,在下葬之前便会被秘密下令处死。事实上,人殉并非明朝一家。这种现象自殷商时期以来就有。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女儿因与父亲发生了争执,于是愤而自尽。阖闾悲痛万分,于是为女儿“凿地为池,积土为山”,大造坟茔。到了送葬之日,阖闾令人一路舞着白鹤,吸引了城中成千上万人的一路追随围观,到了墓地之后,阖闾“使男女与鹤俱入门”,然后堵住墓门,观鹤的百姓皆成为其女的殉葬者。

这比《墨子》中“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的描写,要恐怖得多。

那么,这些被活埋的人,在墓穴里最多能活多久呢?

活人陪葬的方式,让那些被活埋者产生了非常恐惧的心理,他们身处封闭漆黑的空间,这种痛苦远比缺少食物要强烈得多。毕竟死殉和活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人曾做过实验模拟殉葬者的环境,若墓穴中的活人数量不超过18人,那么里面的空气大约还能让他们再存活5天。而如果数量接近50人,那么殉葬者最多只能活3天。

这个很容易理解,殉葬者越多,密闭的空间里人均分配的氧气就越少,那么他们的存活时间就越短。因此,很多人听闻要生殉,会哀求速死,或饮毒酒或自缢,毕竟横竖一死,谁也不愿多经历那种绝望和恐惧。

所以,那些守陵的士兵一开始还能听到那些殉葬者的求救声、打骂声和痛苦的呻吟声,可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彻底消失。

考古学家曾在殉葬者的遗骨上发现或多或少的抓痕,推测是那些人想要为自己争取长一点的时间而互相残杀,不惜以对方的血肉为食。虽说墓室里会有祭祀使用的食物,但想要在黑暗的环境里吃到并非易事,因为机关重重。

有的古墓在设计时可能具有一定的通风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氧问题,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根本无法避免饥饿和缺水所带来的威胁。

总之,殉葬者只能在恐惧中等待死亡的到来。

有人会疑惑,这些殉葬者为什么不想办法逃出去?

前文有述,陵墓中设有很多机关,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摸金校尉”,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防止陪葬的人逃出陵墓。当殉葬者进入陵墓的时候,外面的机关就已经锁了起来。即使他们侥幸逃得出去,但是陵墓的周围通常都会有重兵把守,想要从守兵的手里逃出去是难上加难。

哪怕墓穴外面没有士兵看守,通常殉葬者被送进来之后,墓主人也已经被放好了,整个墓室都会被封闭起来。在缺少工具的情形下,这些殉葬者徒手从坚固的墓室里逃跑,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殉葬者不逃的原因还跟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古代,陪葬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残酷的习俗。对于陪葬者来说,他们像金银珠宝一样成为陪葬是注定且无法改变的结局。

他们不可避免地挣扎过,也许曾试图逃脱过,但最终还是要被放到陵墓成为陪葬品。

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活人殉葬是个陋习,这背后反映了古代统治者的愚昧和无知,那些帝王生前统治着人民,手握生杀大权,即便是死了,仍然有掌握宇宙苍生的执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殉的制度最终消失在历史尘埃中,而它带来的警示和教训却是长久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