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诸皇帝的英明神武、爱民如子,都只存在于幻想中

悠然修 2023-03-03 23:12:52

最近这些年在相关文学、影视作品的推动下,开始流行皇帝热。除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雍乾祖孙三代、朱元璋朱棣父子等也陆续被冠以“千古一帝”之名。虽然他们的故事不同,但被赋予了共同的属性 – 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并受到追捧和崇拜。

这其中又以平民天子朱元璋最具代表性。

虽然他用《大诰》《逆臣录》等书自证了自己的嗜杀,但在不少人眼里朱元璋只是对官员、士绅挥舞屠刀,而且这么做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是为给贫苦百姓杀出个朗朗乾坤。事实果真如此么?

首先,被朱元璋干掉的官绅大部分就不是“坏种”,也不是因欺压百姓而获罪。

例如清廉老实的方克勤(方孝孺的父亲)、为民请命的叶伯巨、慷慨博学的刘三吾、吴中四杰之一的高启等等。太祖那两本警告天下臣民的书里列出的大量实例中,获罪官绅的罪名也以“谋逆”、“不轨”居多。

“空印案”中官员们的不提前汇报请示,让太祖认为这是在蔑视他的皇帝权威,于是近千地方府衙官员不论人品、官品均一视同仁,人头落地。

“郭桓案”则更为离谱,仅仅是怀疑地方有伙同官员偷逃粮税的嫌疑,就屠戮了数万人。这其中的大部分其实就是普通的“民” -- 各地为官府征集粮税的粮长、里长。之后为追缴那所谓的损失,更是搞得“百姓中产之家大抵皆破”。

一个户部侍郎如果真能勾连分布于皇朝各处的上万家庭并贪墨掉朝廷一年多的粮赋,估计朱元璋早就把他的皇位“禅让”给能人了。这根本就不是反腐,而是借机清洗、敛财。最后朱元璋自己也觉得杀得太狠,为平息民怨,将主审官吴庸等人处死背锅。

至于“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姑且不论被冤杀者何止万千,处死他们又与民众有何关系呢?其实太祖挥舞屠刀的理由和其他帝王是一样的,让太祖起疑心才是真正的“罪”。贪腐只是他挥舞屠刀的借口,而不是他的目的。

很多人在鼓吹朱元璋“为民杀官”时都没有提及一个问题,朱元璋杀了十几万官员权贵后,明朝平民是解除枷锁了,还是挺直了腰杆?

说到底朱元璋还是皇帝,皇朝是他的私产,他仍然需要向皇朝索取。所以朱元璋还是安排宗亲和新的官员继续盘剥压榨这些平民,不然洪武一朝三十三次起义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第二,朱元璋在对官绅狠的同时,对普通民众一点也不仁慈。

对于元朝灭亡的原因,朱元璋的总结是“元以宽失天下,不足法也”。因而他的应对除了严刑峻法,还有被不少人忽视的“劣化社会”。

通过进一步细化并加强元朝的户籍制度,将万千平民给固定在各自的地方和职业上。以牺牲社会活性为代价,最大限度的降低地方平民之间的交互、沟通、联系,以降低他们组织、反抗皇朝的可能。

为了最大可能的震慑臣民,朱元璋不但保留贱籍并将罚入贱籍作为惩罚手段。而明朝户籍的终身且世袭制,又将这种处罚伤害给无限放大。不要听信某些人所谓的这是为了震慑官员,这理由还没有“报复陈友谅”有说服力,贱籍中的“疍户”原本就是打鱼为生的人。

注:明朝贱籍主要包括丐户、乐户(娼妓)、疍户、皂隶(地方府衙的一种差役)等,贱籍不能参加科举更不能为官、不允许变更户籍、不能和普通民户通婚、不允许拥有产业等,等若于法定的“下等人”。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进一步“扩大”了贱籍的范围。

朱元璋将前朝不常用的刑罚“充军”,列为了正式刑名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充军制度(朱元璋初设46条充军条款,后陆续增补到近200条)。

明朝充军刑的适刑范围非常广,从偷拿斗殴、欠税逃役,到盗匪杀人皆可充军,而且除了罪犯本人,宗族亲人、里甲邻里也都是可株连的人选。历朝充军基本只涉及罪犯本人且身死或赎罪后即消。朱元璋则结合户籍制度,弄出了“永远充军”。

获此罪罚的人犯会被改为军籍,子子孙孙也皆为军户,世世充军。即使罪犯(含后代)身死无子嗣也不能终止,需从其亲族中抽调补替。

因为成了皇朝的刑罚手段,所以朝廷也不愿意提升军士的待遇,甚至认为他们贫苦是理所当然的。这不仅让普通军士养活一家老小都成为难事,而且人为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贱籍 –军户。

但是又有多少人甘为贱民呢?因此明朝还未建立的时候,逃军就成了个顽疾。

大都督府言,起吴元年十月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者四万七千九百余。于是下追捕之令,立法惩戒 ……

《明史·兵志四》

面对逃军,朱元璋的应对之法是“清军勾军”。清查缺额然后追捕,如果追捕不到就到逃兵原籍抓其亲族替补。逼人沦为贱民的“勾军”,也是明朝前期最大的民害。

故先此清勾之年,多有自抉其耳目,自残其肢体,遂成痼疾,甘为废人。自背其妻子,自弃其田庐,鼠窜他乡,遂填沟壑。其孤单稚幼不得己从解者,祖哭其孙,母号其子……

只要了解一下明朝军籍的历史,以及军户的悲惨生活。除非定义“军”非“民”,不然就得不出朱元璋一心为民、爱民如子这类结论。

而且军籍沦为贱籍,军士成为被歧视的贱民后。军士们不是为养家糊口而奔波就是在逃军的路上,这样的军队还想它有多高的战斗力?如果不是蒙古的持续分裂,别说皇帝被俘了,明朝可能都等不及后金来灭。这是皇帝的英明神武么?

第三,即便是把“军”排除在民之外,朱元璋对民的态度依然冷酷无情。

朱元璋麾下的常遇春、胡大海等嗜好劫掠平民、杀降屠城,除开他们自身的变态心理外,朱元璋的纵容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否则只能认为朱元璋没能力约束他们了。不论朱元璋的具体理由是什么,起码这些“民”在朱元璋心中不如这些将领给自己带来的利益重要。

而且朱元璋的儿子秦王朱樉、代王朱桂、鲁王朱檀等,在各自封国多年如一日的凌虐残杀藩地军民。是“爱民如子”的朱元璋不知道,还是朱元璋就不是“一心为民”?

对待民众的真实态度,其实朱元璋自己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和历代帝王一样,朱元璋视民众为“当牧之羊”。

而且朱元璋写入《皇明祖训》的《法律篇》也进一步表明他的态度:

(对平民)凡王所居国城,及境内市井乡村军民人等,敢有侮慢王者,王即拿赴京来,审问情由明白,然後治罪……

(对官员)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奏斩之,族灭其家...凡风宪官,以王小过奏闻,离间亲亲者斩......

(对宗亲)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

对于太祖来说天下只有两种人,朱氏和非朱氏。真实的朱元璋是 --爱“朱氏”如子,视朱家之外的人如羊。

除此之外还有以恢复生产、经济复苏、人口增长等为由称颂朱元璋的。难道没有朱元璋就会一片黑暗,民不聊生么?

汉朝之初为何崇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原因之一是朝廷不干预,社会自己也可以发展的很好。只要朝廷不过分榨取,不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折腾民众,皇朝的人口和财富都会快速增长。很多时候朝廷干预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扩大问题。

不但历史反复证明了这点,明朝本身也给出了颇具“嘲讽”的反例。顶着明朝灭亡责任帽子的万历朝,恰恰是明朝社会(不是朝廷)经济生活最好的时代,但是坐在金字塔顶的不是英明神武的圣皇,而是一个怠政消极的“昏君”。

两千多年来为了利于皇帝集权,历朝历代一边不停宣传“上下尊卑、君臣父子”固化人们的等级观;一边编造着历史中最大的谎言和马屁“错诿于下,功归于上”固化人们的认知观。

其目的是让平民去膜拜极权,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意识,自身渺小卑微、无用无能,希望只能寄托于上位者的英明神武,惟有臣服在他们的羽翼下才能获得平安和幸福。

时至今日皇帝制度虽然已经消失了百年,但有人仍摆脱不了这种意识。他们通过宏大叙事以及虚言浮夸,为皇帝们编造出金光闪闪的“伟业”并冠以“千古”之名,获取顶礼膜拜的偶像,填补内心本不应存在的缺失。

23 阅读:508
评论列表
  • 郑艳 11
    2023-03-11 20:26

    这是我网上评论明史最公正的一篇了[点赞]最近网上有很多明朝皇帝脑残粉[笑着哭]说朱元璋英明神武,爱民如子[笑着哭]我敢打赌这种人连明史和明实录简单翻看一遍都没有[笑着哭]还是明朝个个都是纯爷们,不和亲不纳贡就是硬气[笑着哭]唉,越看越无语啊

  • 2023-03-30 00:31

    对朱元璋理解深刻,一个偏执的农民做皇帝对国家伤害有多大。

  • 2023-03-15 09:33

    大清取天下之仁恒古未有,大萌太屑了,满清一比就高大上多了

  • 2023-03-04 12:25

    [炸鸡]

  • 2023-03-06 23:09

    只能说中国文学作品主人公或是主要人物 正面人物都有 完人化 的倾向 像海瑞 张居正 没必要上升到你说的那种地步

  • 2024-02-07 18:32

    明王朝就是个恐怖王朝,无论百姓官员,历代最烂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