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由中世纪转向近代社会的文艺复兴运动,在阿尔卑斯山北部的德国显示出了比意大和更为激进的精神和社会变革。
早在13 世纪末,由约翰莱斯·爱克尔多及其弟子们倡导的以日耳曼人为中心的神秘主义思想就已深入人心,它本身就带有反社会的、个人主义的因素。
而加洛林王朝,尤其是罗马式以后的造型艺术也体现了日耳曼人对于美的理解,他们好像更多地注重自我的情感和感受,几乎近于幻想的境界。
15 世纪初,德国和意大利、尼德兰一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萌芽,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曙光。
千年来充斥着宗教精神的美术也带有了世俗的因素,尤其是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和伟大的农民运动使得德国艺术带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艺复兴美术的曙光早在12、13 世纪,德国的经济就有了显著的发展,沿莱茵河和多瑙河一带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如科伦、沃尔姆斯、奥格斯堡、纽伦堡和乌尔姆等。
这些城市靠近边境,大量的纺织业和金属制造业的产品,不但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而且输向国外,甚至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城市市民阶层虽有所成长,但和王权并未发生紧密的联系,在全国也未形成像巴黎或伦敦那样的政治、经济的中心。
到了14、15世纪,德国城市的手工业已处于繁盛时期,金银首饰、旋工、镂刻艺术十分发达,其产品远销国外。
同时,由中国发明的火药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在德国也发展起来,加强了它的军事力量。
1436 年,由约翰·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也促使了文化的进一步广泛传播和互相交往,但是,当时已比较著名的城市仍然只是中介贸易的繁盛之地,东西商品南来北往均以此为集散地,所以直到此时也未形成全国性的经济中心。
微弱的王权不能给这些散布极广的城市以有效的保护,致使当时的德国仍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之中。
以至在德国的许多地区,非但语言不同,经济发展的进度也大有差异,因此,在15世纪中期以前的德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较为混乱和缓慢的,它不仅落后于意大利,也落后于法国和尼德兰。
15 世纪,德国经济的分散性和政治上的分裂,使得阶级关系十分复杂,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封建贵族内部实力雄厚的教士诸侯和日趋破产的小贵族相视为敌,天主教会内部的高级教士和低级教士之间的差别日趋加大。
城市内部的贵族、市民和贫民的经济地位也日趋悬殊,而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遭受各种压迫和盘剥的则是占德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广大农民,他们不断反抗着封建主的统治。
由此可见,15 世纪德国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的复杂尖锐,已到了一触即发之际,而矛盾的焦点乃是广大的农民和封建主阶级的水火不容,终于在16 世纪初爆发了宗教改革和农民革命运动。
因为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和欧洲其他地区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所以德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一般亦称为“宗教改革”时期。
这场德国历史上最激烈的阶级斗争在其文化领域中也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同样促进了15世纪末和 16 世纪德国文艺复兴美术的形成,并逐渐达到了高度繁荣。
15世纪是德国文艺复兴的萌芽期,这段时间的美术活动主要是在早期资产阶级文化的发祥地,即各个大小城市进行的。
15 世纪前期,德国各城市的美术活动尚处于沉闷阶段,到了 15世纪中期,一大批激进的美术家涌现,他们摆脱了抹杀艺术创作个性的、受教会支配的工坊,在各城市都出现了手工业性质的画家同业公会组织。
这种新的组织具有严格的制度,一个新的报名者要经过二至四周的试工期才能被招收为工房的学徒,他们和老师同居修业,往往长达五六年之久,然后才能成为独立画家。
德国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丢勒就在日记中记述过那种近乎残酷的修业要求,但这种长期扎实的艺术训练的确使他们受益匪浅,这些美术工房的经营者有的是社会高等市民,但大部分的艺术家都是在自己的工房里度过了贫困的一生。
丢勒
15世纪的德国美术,虽然由于日益尖锐化的社会矛盾要求艺术家去真实地、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但由于封建制度的回光返照,仍然竭力支持各种艺术上的保守势力和哥特式的传统残余。
这尤为明显地表现在 15 世纪的德国建筑和雕刻艺术方面,但尽管如此,圣乔治大教堂由穹窿构成的密集网格,已带有明显的平面性质,使它和古典的天顶镶板相近似。
即使雕像也在逐渐摆脱对建筑的依附,而恢复了自身的意义,不过这个时期的进步思想则比较明显地反映在绘画艺术方面,15世纪的德国绘画主要是以祭坛画和架上绘画为主,它不但为教堂所用,即使在市民家庭里,也有作为礼拜用的小祭坛画和宗教题材的单幅绘画作品。
文艺复兴美术的繁盛德国的文艺复兴美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和不断发展,到了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终于迎来了全面繁盛的局面,这与当时德国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15 世纪至16 世纪间,德国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棉麻、丝织和金银制造、冶金、造纸等都已比较发达,商业也相当繁荣。
但是在整个欧洲大陆,它还是落后于其他国家,这种状况主要是由德国经济发展的分散性造成的,直到 16世纪初,德国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这样的经济分散性必然深刻地影响社会政治的发展。
城市平民纷纷破产,农民仍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各地城乡的平民、农民起义运动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整个教会的特权阶层也笼罩着贪污腐化之风。
而德国政权的分散更便于罗马教廷的搜刮,有“教皇的奶牛”之称,这不仅加深了德国人民对教会的憎恨,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意识,使德国社会的矛盾集中地表现在反教会的斗争上,并最终爆发为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即宗教改革。
15世纪中期就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为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而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终于引发]伟大的农民战争,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虽遭失败,但它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它使德国成为欧洲第一个反封建的革命场所。
在这样一个动乱不安,燃烧着斗争烈火的社会状况中,德国文艺复兴的美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显得空前活跃。
当时艺术家几乎都投入了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在艺术创作中,他们旗帜鲜明,始终保持着艺术的个性,他们以鲜明的主题、激奋的色彩和刚劲的造型形成了德国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
尽管他们也不断吸取意大利艺术的积极因素并受到明显的影响,但这并未妨碍16 世纪的德国美术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段时期内,阿尔布雷特·丢勒.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和小汉斯·荷尔拜因以及多河画派的艺术活动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德国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丢勒著名作品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雕刻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较之同时代的绘画和雕刻几乎未取得什么突出的成就。
在德国的南部主要是直接导入了意大利建筑的样式,在德国的北部几乎每一座建筑都受到尼德兰的影响,在奥格斯堡建的费卡家的礼拜堂就明显的是模仿了威尼斯初期的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在这里像很难发现什么德国建筑的特点。
但尽管如此,16世纪的德国建筑还是具有与意大利和尼德不同的特点,即他们对市政、民间建筑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宗教建筑。
在德国哈依特伯尔城建造的奥托·哈依尼赫公馆就是一方面采用了意大利建筑的样式,一方面继承了民族传统因素的德国文艺复兴建筑的典范。
该建筑的正面设计比较成功,整个层墙面由半附柱井然划分,无论是爱奥尼克式还是科林斯式的墙柱都经过了精心装饰,同时整个壁面上几乎都布满了浮雕。
类似这种样式的市政建筑当时在德国还是比较盛行的,莱比(1556年)、阿尔滕堡(1562年)、罗滕(1572年)不来梅(1612年)、奥格斯堡(1615年和纽伦堡(1618年)等市政厅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建筑的代表作品。
奥格斯堡市政厅
除意大利以外的欧洲文艺复兴雕刻艺术的萌芽,首先是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
其实,德国文艺复兴的雕刻在开始是走在绘画前面的,尽管它远未像绘画那样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早在14世纪的下半期,随着外来的新教堂建筑样式的成立,以木雕为主体的圣龛式祭坛的装饰雕刻群和温柔善良的玛利亚像就以十分成熟的写实手法出现了。
这种雕刻艺术在 15 世纪时曾得到广泛开展,但是这种祭坛装饰雕刻常常都有被祭坛画所替代的危险,以至在这段时间的雕刻作品中往往带有绘画的趣味,这是德国文艺复兴雕刻艺术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当时的许多雕刻家同时又是画家,有些主祭坛的装饰也是雕刻和绘画的合成。
纽伦堡是 16 世纪德国绘画的中心,但这里早在 15 世纪的下半期就已成为德国雕刻艺术的繁盛之地。
当时的代表人物是费依多·希达斯(1447一1533年),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是在圣玛利亚教堂里花费了 12 年时间制作的高达12 米的主祭坛。
1517 年,希达斯在圣罗伦佐教堂内创作了4米高的《受胎告知》,这是他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他把玛利亚和大天使安排在一个椭圆形的花轮之中,在木雕作品上几乎带有绘画般的效果。
希达斯本身就是雕刻家兼画家,这样的绘画效果自哥特式后期以来就一直成为德国文艺复兴雕刻的特点。
当然在这件作品上,艺术家重点强调的是雕刻的固有效果,他通过外轮廓的强调和主体感的塑造来达到这一目的。
当时与希达斯一起活跃在纽伦堡的雕刻家还有阿达姆·库拉费多,他以雕刻艺术写实手法的进一步完善而受到了同行们的尊崇。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当然不能和意大利同日而语,它非但没有古典艺术可供借鉴,又受到哥特式艺术的强烈影响,所以在这个似乎并不缺少雕刻艺术传统的土地上,文艺复兴的雕刻艺术只出现了短期的繁荣,随后就日趋衰落,并逐渐带上了巴洛克艺术的色彩。
笔者观点总的来说,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受到人文主义思潮、北方风格、宗教改革、木刻版画和医学科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德国艺术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