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比投入,初中比态度,高中比天赋

飞翔小钰 2024-09-13 20:24:38

小学阶段的成绩体现,家庭投入影响,远远大于学生的学习意愿,以及思维能力,家庭经济实力越强,孩子学霸神童表现越明显,而一般家庭的孩子,很难在这个阶段,凭借思维能力脱颖而出。

很多家长一边吐糟大学生没用,一边默默的鸡娃内卷,以家庭全力进行投入,希望孩子赢在起点,如果孩子都没有课外额外投入,都是以较低强度快乐学习,成绩的差距,仍然体现思维能力不同。

如果都没有补课,可能考出95分就是学霸,但在一些学区名校,所谓的优秀教学成果,比的是谁抓得紧,不仅学习强度高得多,而且家长为了孩子能跟得上,再进行大量的课外培训,造就了大多数孩子都能考出高分,甚至满分,并能够超前学习。

在家长眼中,这就是名校的效果,孩子进去就能获得高分,还能获得各种超前学习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本质是源于家庭的投入度,不仅不是孩子思维能力的体现,连学习态度的比拼都算不上。

学习态度的差距,进入初中才得以体现,知识难点提升,思维赛道的变化,使得自主思维意愿最弱的学生,开始出现分化,很多初中孩子成绩下降,往往伴随着性格变化,变得不爱学习不愿意思考,小学能够接受高强度学习,在于小学阶段学习难度过低,成绩正反馈明显。

初中无法做到不用思考,单纯灌输就获得较好成绩,一些不具有学习意愿的孩子,分流是最好的因材施教,相比初中阶段,高中学习强度的成倍增加,这些孩子只会更难以适应,而不会呈现所谓的后劲。

小学是热身赛和训练赛,需要找状态发现不足,而不是刷成绩自我满足,初中则是预赛,淘汰不适用赛场强度的学生,高中才是真正的选拔,是在体力毅力全力投入下,对于思维能力的选拔。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