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50年内大清必亡,曾国藩不信;见过慈禧一面后,曾国藩:我信了

汉史钩沉 2019-10-14 15:13:33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了,但它也为清王朝埋下了“定时炸弹”,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阶级,依托湘军等骨干力量,渐渐地走向了权力的核心。在曾国藩与赵文烈的交谈中,一个新颖的观点,刺痛了这位“儒家最后的圣人”,赵文烈认为——50年内大清必亡!这个赵文烈是谁呢?为何在整个王朝,沉浸在“中兴”的美梦中时,说出了这样令人振聋发聩的言论呢?

赵文烈表面上是曾国藩的幕僚,但两人亦师亦友,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1867年的一个夜晚,两人谈论起了,清王朝的命运走向。曾国藩说:1.京城传来消息,那里治安混乱,白天都发生抢劫事件;2.百姓都非常贫穷,乞丐成群结队,许多妇女连裤子都穿不起;3.百姓们都穷成了这个样子,长此以往,能不出事吗?曾国藩忧心忡忡地,说出了这番话,并问有什么解决办法。

赵文烈就没有这些担忧了,他坦然地说道:天下统一够久了,也到了该分崩离析的时候了。根据我的估计,50年内大清必然土崩瓦解,然后陷入地方割据的局面。曾国藩听完皱起了眉头,沉默了很久,不死心地问道:“会不会南迁”。赵文烈的回答,让曾国藩很失望——清朝恐怕会直接灭亡,未必能像南宋、东晋一样,划江而治。

曾国藩听完,眉头蹙得更紧了,他不甘心地问道:“本朝的君王们,德行还是很不错的,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赵文烈针锋相对:1.君主德行不错,但大清也强盛过很久了,士大夫们早就报过君恩了。2.本朝创业太易,内部潜在矛盾积压极重。3.大清建立之初,造的杀孽太多,功过不相抵,后世之君的德行,不足以抵消杀孽。

曾国藩彻底听明白了,赵文烈是说清朝——内外交困,各种挤压的因果,会撕裂大清的统治,重新回到割据局面。曾国藩虽然也明白,大势所趋的道理,但他还是倔强地说道:“我宁可早点病死,也不想亲眼看见宗庙陨落,你不是在胡说吧”?不管大势如何,他从个人感情上,还是不希望大清50年内灭亡,他的心中还有一个“中兴梦”。当然,挽江山于即倒,治国平天下,这也是每个儒学家最高的理想追求。

曾国藩对清朝的感情非常复杂:他明白赵文烈说的问题很严峻;但他还认为清朝的最高层,慈禧太后、恭亲王奕訢还是有才能的;更何况他对自己的“医国”水平,还是有一定信心的。1968年,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真正和这些最高层,有了交流与沟通。但见面之后,曾国藩对这些之前看好的人,非常失望。

曾国藩反驳赵文烈说:慈禧太后“威断”,为人有魄力,可以镇住局面;而恭亲王才思敏捷,是可以做事的人;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清朝的根基动不了。赵文烈却回答道:恭亲王是有些小聪明,但这个人不能决断大事;慈禧太后的“威断”,缺少智慧的支撑,只能受到更多的蒙蔽;大清50年内必亡!

结果正如赵文烈预测一般:1.慈禧太后问话不断,但不能切中要害,缺乏智慧而又霸道;2.慈禧太后最关心的是裁减湘军数量,遏制汉人掌兵;3.而对于洋务运动等,关系到国家怎么走下去的根本问题,慈禧太后显得兴致缺缺。接触越频繁,曾国藩就感到越失望,对大清的命运越悲观。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才得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真正掌握清朝走向的慈禧太后,明显是长于权术,而短于治国,并没有太突出的才能。恭亲王“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这个人聪明是聪明,却没有干大事的魄力,是不能独当一面的。在真正接触到,清朝最高层后,曾国藩绝望了,他相信了赵文烈的预言。而事实也是如此,还算有些才能的慈禧太后和恭亲王,联手粉碎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他们始终踏不上真正的改革道路。

1911年,也就是赵文烈,做出预言后的第44年,大清亡国了。1908年,慈禧留下了临终遗言:“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她终于明白了,或许她早已明白了,但权力太过让人陶醉了,而她真正的醒悟也来得太迟了。慈禧太后上演了,最生动的“德不配位”,改革、救国她什么都不懂,但她什么也都要管,因为她放不下权力。她的因循守旧,一步步扼杀了清王朝,救亡图存的一点生机。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