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座历史悠久的魅力古城。
文明印记,可追溯至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她镶嵌于群山之间,长江与嘉陵江在此交汇,山峦起伏,江水环绕,自古便是巴蜀要冲与西南重镇。
巍峨的朝天门、庄严的解放碑、壮观的大剧院,无不诉说着重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辉煌的城建史。
下面,让我们透过一组珍贵的历史影像,回溯1906年至1999年的重庆,感受上世纪的山城魅力!
△1896年的佛图关,几个清朝轿夫,从牌楼下缓缓走过。
作为重庆三关之首(佛图、二郎、龙洞),佛图关是陆路进入重庆必经之地
△1906年的仁靖门,三面峭壁,两面临江,现在是佛图关公园的南门
△1909年的巴县城隍庙,门楼典雅气派,如今已消失不见,旧址在26中学西侧,望龙门浴池附近。
△1912年的万县苎溪河,一座古朴的亭子桥飞架两岸
△1912年的报恩塔,附近还是大片的荒地,如今已是繁华的闹市区
△1915年的朝天门,这是重庆古城的十七座城门之一,也是当地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
△朝天门附近的艄公,破旧的衣裳,憔悴的面容,无声的诉说着旧社会的艰辛
△1919年的东水门,旁边还有很多古老的吊脚楼
△1920年的夔州古城,这座城门就是著名的“依斗门”,当地人俗称大南门,当时还没有被淹没。
△1923年的嘉陵江,岸边还没有高楼大厦,基本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
△1930年,重庆城里的一场游街活动,两侧房屋还是木制板房
△1938年的重庆纤夫,这个职业早已消失,如今只有在三峡博物馆,还能看到他们的介绍。
△1940年,日军空袭下的重庆
△在防空洞里躲避的人群
△1945年的重庆街道,路上的行人还都是长袍大褂
△1948年的民生路,两侧商铺林立
△1949年的较场口四贤巷,商贩们挑着担子,来回穿梭。
△1955年的民生路,短短数百米的街道上,开有20多家书店
△1960年的山城宽幕电影院,始建于1959年,曾是重庆地标性建筑。
△1964年的民族路的会仙桥街
△1970的重庆宾馆,虽然名字是宾馆,但这里的粽子和月饼,很是幺不倒台的。
1972年,上清寺附近的交通亭
△80年代初的“重庆百货”,前身是民国的“宝元通”,老重庆人喜欢叫她“三八商店”。
这座老商场历经70多年风雨,见证了从“凭票买”到“任意购”的消费变迁
△80年代的千厮门洪崖洞,还是大片大片的老式民房,远没有如今的金碧辉煌
△1984年,朝天门缆车开通庆祝仪式
△1985年的望龙门缆车,你还记得票价吗?
△1985年的重庆
△1986年,防空洞里的风扇组装厂,夏天也是避暑胜地
△1987年的石板坡长江大桥,汽车还很少,远没有如今的拥挤繁忙
△1987年的山城宽幕影院,1996年拆除,这里承载着几代重庆人的记忆
△80年代,南山古道的一个茶水摊,3分钱一杯,热牛奶2毛
△1988年的南温泉
△南温泉的公园
△1988年的大足石刻,游客还不多
△1988年的解放碑,游客同样不多
△1989年的巫山龙门大桥
△90年代初的南坪大转盘
△1990年,鲁祖庙附近的一条街巷,地面还是用老式红砖铺成
△1990年群林市场,商品齐全,繁华热闹,可以毁于1996年的大火
△1993年的打锣巷,巷内有一座鸣锣报更而得名,2010年拆除
△1994年的观音桥人行天桥,当地人俗称“蜘蛛桥”
△1995年的棉花街市场,小贩沿街叫卖,烟火气十足
△1996年,下浩里老街附近的小吃摊
△1997年,渝北的一条小巷,具体拍摄点不明
△90年代末的两路口,来回穿梭的汽车,留下了一条条光影
△1998年朝天门,高楼林立,两江两色,和一百多年前已经判若两地
△朝天门下的棒棒大军
细细品味吧,岁月既是画卷,也是诗篇,是宁静的林,也是奔腾的河。
从宏伟气派的宽幕影院,到熙熙攘攘的三八商店,再到那些烟火气十足的小巷,无一不是镌刻在重庆人心头,难以磨灭的记忆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