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中,中印边境的动态一直备受瞩目。2020 年,印度的一系列言行引发了广泛争议,尤其是其所谓的“15 分钟内击退中国军队 100 公里”的言论,更是让人震惊之余,不禁思考印度何来的如此自信。
2020 年 10 月 6 日,印度媒体对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及印度空军参谋长拉克什·库马尔·辛格·巴达乌里亚上将进行采访。在这个敏感时期,拉胡尔·甘地竟扬言:“如果发生全面冲突,印军将会在 15 分钟内击退中国军队 100 公里”。此言论一出,瞬间让中印两国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同时,印度空军参谋长也多次发表嚣张言论,声称“做好了空袭中国的准备”“能够快速击退中国”。印度真的有这样的实力吗?还是仅仅是口出狂言呢?
回顾历史,1962 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度的空中力量虚弱,忌惮中国强大的空军,不敢在边境地带使用空中力量作战,无奈之下只能向美国寻求战斗机支援。然而,美国在收到印度的求援信后却迟迟没有表态,让印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最终,印度在没有美国支援的情况下,与解放军僵持不久便打了退堂鼓。印度将这次失败归咎于陆军在作战中没有得到空中力量的支持,但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1962 年的失败是印度贪心和错误决策的结果,而不是缺乏空中力量这么简单。时间来到 2020 年的加勒万河谷。根据卫星地图显示,6 月 15 日,印军大批人员携带冷兵器进入我国加勒万河谷地带,与解放军发生冲突。当时,印军陆陆续续有 600 多人进入我方境内,并率先对我前方的十几名交涉人员发起围殴。虽然印军使用的是棍棒等冷兵器,但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方交涉人员遭受了严重损伤。幸运的是,中印两国在 1996 年达成一致意见,不在边境地区使用枪支武器,否则我方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2020 年 6 月 15 日晚,600 多名印军公然跨过中印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跨过印度实际控制线,向解放军蓄意发动攻击。我方交涉小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祁发宝和摄像记录小组在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上前进行交涉。但印军的目的就是找茬,无论我方是否派出交涉小组,冲突都不可避免。在战友被打的情况下,解放军援军迅速赶到,将战友解救出来后,印军仍然不肯退去。在海拔超过 4000 米、氧气稀薄、气温极低的情况下,我解放军与印军肉搏整整 8 个小时,从天黑一直打到天亮。最终,在无反抗之机的情况下,印军才作罢撤退。
在这场长达 8 小时的战斗中,我解放军交涉小组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战士为抵抗印军进攻而光荣牺牲,团长祁发宝也深受重伤。印军的主动进攻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他们自己也不好受。截至 6 月 16 日,印方宣布有 3 名印度军人死亡,到深夜时,印度军方表示又有 17 名在加勒万河谷肢体冲突中受伤的印度军人由于暴露在零度以下的高海拔地区死亡,印度军人的死亡人数从 3 名增加至 20 名。印军的伤亡完全是咎由自取。一方面,冲突是由他们的主动出击引起的;另一方面,印军在战斗中使用的武器攻击性十足,但防御性武器很少,在面对解放军进攻时被吓破了胆,很多人甚至慌不择路,从悬崖上跳下去或跳进河里。
面对伤亡情况远大于我解放军的结果,印军自然不肯咽下这口气。2020 年 6 月 16 日,印军就开始计划在加勒万河谷挽回面子。他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充实空中作战力量,并于 10 月释放出不满信号。印度空军参谋长声称印度空军已经做好了空袭中国的准备,但事态还未达到这个地步。而拉胡尔·甘地更是嚣张地表示,如果国大党执政,印度安全部队会在 15 分钟内将中国从边境击退 100 公里。然而,这种言论遭到了军事专家的驳斥。一位匿名军事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印度空军的自信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想空袭中国,必须解决磨合新型武器装备、防止中方反杀等诸多困难,其实际准备工作还差得很远。
引进“阵风”战斗机确实给印度带来了一些底气,但印度错在盲目自信。“阵风”战斗机主要在中东地区使用,那里的空域条件与中印交界地区完全不同。在中印边境的高海拔、强风力、低气压、低温的情况下,“阵风”战斗机不一定能发挥出全部性能。而且,目前印度只有 5 架“阵风”战斗机服役,并没有形成规模,无法为印度陆军的作战提供太多支持。印度空军若要支援地面作战,将面临解放军歼 - 20、歼 - 16、歼 - 10 等先进战机机型的空中围剿,以及“红旗 - 9”“红旗 - 16”等重武器构成的防空火力网。以印度的实力来看,突破解放军防线的概率极其小。此外,一旦印军出动空中力量,中印双方在边境的克制态势将被打破,印度境内的多个重要目标都将在中国空中力量的攻击范围之内。
印度高层官员所说的“若全面冲突,15 分钟内击退中国军队 100 公里”完全是无稽之谈。印度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和狂妄的言论。中印两国作为邻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