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酮饮食”走红各个社交平台。有网友表示,这种饮食模式不仅可以快速减重,还能延长寿命、降低痴呆风险,甚至可以“饿死”癌细胞,帮助抗癌治疗。
“生酮饮食”真的这么神奇吗?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一起来看↓↓↓
01
生酮饮食是什么?
生酮饮食诞生于1920年代,指的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极低碳水的饮食模式,最早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
这种饮食模式同正常饮食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
正常饮食的情况下:葡萄糖是人体主要能源物质,肝脏和肌肉还会以糖原形式储存葡萄糖,以备不时之需。
生酮饮食的情况下:由于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机体每日90%的能量供应来自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仅提供10%的能量,人体被迫利用脂肪及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02
生酮饮食就是不吃主食吗?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主任医师丛明华表示,生酮饮食在临床中属于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需要专业医生指导操作,严格定量定额,不等于“不吃主食”,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丛明华介绍——
生酮饮食的脂肪供能是60%—90%,供能比很高,正常人不建议采用超过30%脂肪供能比的饮食方式。
生酮饮食作为临床辅助治疗手段,不等于多吃肥肉、多吃油,而是需要摄入多源脂肪。多种脂肪酸搭配才能制定一个高脂饮食模式。
所谓生酮饮食就是多吃肉少吃碳水,是一种误读。
03
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吗?
对于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的说法,丛明华表示,尚无临床研究证明生酮饮食能够抗肿瘤。
相关研究溯源:20世纪20年代,有德国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的代谢很特殊,不同于正常细胞摄取葡萄糖后的有氧氧化和无氧糖酵解。肿瘤细胞大量摄取葡萄糖后,不主要进行有氧氧化,而是主要进行糖酵解,被称之为“瓦博格效应”,又叫“有氧糖酵解”。于是,有科学家试图阻断肿瘤细胞的葡萄糖的供应,从而“饿死”肿瘤。
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
肿瘤细胞代谢的个体化差异非常大,不是所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都以“瓦博格效应”为核心。
曾有人认为肿瘤细胞无法利用酮体,阻断了葡萄糖供应可以选择性饥饿肿瘤细胞。但此后研究发现,大部分肿瘤细胞可以利用酮体。
因此,如果想要通过生酮治疗达到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的作用,需要满足两个重要条件: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是“瓦博格效应”为核心的代谢特点;
肿瘤细胞不能利用酮体,即酮体代谢酶缺陷。
然而,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人群,在肿瘤患者中比例较低。
专家表示,癌症的治疗极其复杂,不要盲目追求未经验证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的抗癌手段需要专业医生指导。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均衡膳食,满足人类对能量、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的摄取和需求十分重要。
如盲目使用生酮饮食来治疗肿瘤患者,不但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如营养不良、体重降低,甚至产生肾脏负担、酮酸中毒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风险极大。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