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4小时内,库尔斯克地区成为了俄乌两军的消耗战场,越来越多的乌军预备旅下场参战,明显遏制俄军的推进速度,虽然很多乌军战斗力不足,导致俄军一天歼灭乌军600多人,创造了库尔斯克战场单日纪录,但乌军依旧奋力发起反击,面对俄军强大的火力,8次反击均为取得成功,俄乌战争已经打成美国想要的样子了。
库尔斯克战场焦灼,俄军推进速度缓慢
在列昂尼多沃战场上,俄军成功控制了北部的一片新林带,但列昂尼多沃村内部的乌军并未坐以待毙,开始强化防御工事和在村西通道上埋设地雷,明显是做好了打消耗战的准备。在维克托罗夫卡和小洛科尼亚方向,俄军继续发动攻势,集中兵力清理克鲁格连科村南部的林带地区,并推进1.6公里后,在村东侧站稳阵脚,正慢慢实现对乌军的包围,削弱整体防线的作战能力。
在尼古拉耶夫卡跟维克托罗夫卡一带,这俄乌双方在库尔斯克最激烈的两个战场,俄军投入大量兵力和火力跟乌军对峙,一旦乌军失守,北部防线的波格雷布科夫和索罗钦地区,都可能面临被包围的风险,俄军正不断扩大苏贾以南的战线,双方展开了高强度的对攻战,俄军的活动范围正在渐渐扩大,希望利用局部突破,进一步削弱乌军在南线的防御,目前尚无法确认俄军是否完全控制了这些地区,但持续的进攻和高强度的作战,就看双方愿意拿出多少人在这里血拼。
俄军一天刷新纪录,北约各国心怀鬼胎
据俄罗斯国防部报道,在过去一天里,俄军在库尔斯克单日消灭乌军600余人,摧毁4辆坦克和24辆装甲车,刷新了俄军单日歼敌数量的最高纪录,说明俄军正在加快收复库尔斯克的速度,自8月6日乌军入侵以来,俄军累计消灭乌军约44570人,击毁259辆坦克,在雇佣兵人数中,波兰人占比最高。
但乌军没有坐以待毙,从达里诺、马来亚洛克尼亚和苏贾东北方向的森林地带,总共发起8次反击,但所有反击均未取得实质进展,目前库尔斯克战场上,俄军没有因为乌军的进攻,减缓乌东战线的攻势,还强化民族凝聚力,不断招兵,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
由于库尔斯克战场变成消耗战,英美两国深陷其中,而法国和德国找到了一定的“喘息空间”,这两个欧洲大国近年来一直在谋求战略自主,试图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特别是俄罗斯的强硬,某种程度上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欧洲需要一个衰而不败的俄罗斯,俄罗斯也希望有一个衰而不倒的欧洲,双方都对一个过于强大的美国心存戒备。
欧洲各国损失惨重,美国想看的来了
自俄乌战争爆发来,美国始终保持“幕后操盘手”的姿态,将乌克兰当作工具,而非真正的盟友,以“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为口号,表面上声援乌克兰,实则是最大程度地从中牟利,最终目标是利用乌克兰这一“棋子”,吸取欧洲的资本和资源,为自身经济“补血”,在战争爆发来,除乌克兰之外,损失最惨重的国家竟是欧洲各国。
欧洲各国不仅要承受难民潮和能源危机的冲击,还在经历资本跟工业的双重外流,部分国家甚至呈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趋势,昔日繁荣的制造业被迫向美国转移,欧洲的经济根基受到极大动摇,虽然欧洲苦不堪言,却难以摆脱这一局面。一方面,欧洲国家在北约体系中受制于美国,缺乏独立的战略空间;另一方面,美国不断在背后推动冲突升级,逼迫欧洲国家提升军费。
拜登为了在离任前稳固自己的政治遗产,同时巩固美欧关系,采取了更激进的策略:不仅批准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还促使英国、法国等国家同步开放相关武器援助权限,就有了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对俄罗斯本土攻击,俄罗斯立马用榛树导弹袭击作为回应,警告西方不要越过红线。
可美国的态度非常模棱两可,一边劝乌克兰“不要制造恐慌”,一边淡化俄罗斯的反应,甚至继续承诺提供军事援助,这对普京而言,却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按照之前的强硬表态,俄罗斯本土一旦遭到袭击,就将动用核武器进行回击,但这很可能让俄罗斯沦为“人类公敌”,最终走向彻底失败。
可如果选择忍耐不做出反击,会让乌克兰及西方国家变本加厉,今天用美制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明天可能就会用英制或法制武器进行更大规模的袭击,甚至威胁到莫斯科的安全,这恰恰是美国想看到的样子,先弥补乌克兰火力差距,让俄乌变成消耗战。
美国一边给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谋取军工利益,一方面提醒欧洲各国提升军事费用,这也是俄乌战争后,美国越来越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