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的信仰现实到让老外崩溃,这么说你就明白了

璞因挲果 2024-10-08 09:48:13

不久前,小君看到个有趣的问题。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民族却没有种族和宗教问题呢?

有两个回答瞬间就勾起了小君的兴趣:

有个人说:“为什么中国没有种族矛盾:——因为最大主流是汉族,而汉族没有固定的信仰!就是哪个神不灵就不信,哪个神灵就能信。”

还有人说:“岂止是尊重,那就是,只要你的神灵,我就跟你信!”

果然,在宗教问题上,中国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因此,在网络上也时常可以看到某些公知批评中国人没有信仰。对于小君来说,这说法还真是相当的偏颇又无知了。啥叫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几千年来,中国人所信仰的一直都是人本主义。这使得中国的民间宗教虽然相当发达,但是最大的特色确是多而杂,且地域性的差别相当大,当然最大的特色便是中国的地方宗教世俗化相当的高。

中国人的多神崇拜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的,因此除了平日的传统节日庆典外,基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便求神拜佛,谁灵就拜谁。妥妥的在中华大地上,神仙本就是服务于人,即便是整个天庭体系,看起来更像是个公司企业,神仙职责还有这KPI考核和奖惩制度呢。

这自然不同于深受千年神本主义熏陶的西方文化特色。毕竟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时代,人们自小便受宗教信仰的熏陶,相信绝对的、全知全能的神主宰这人世间,更相信人是有原罪的,因此需要皈依宗教才能得到拯救。直到是启蒙运动之后,西方国家才开始逐渐施行政教分离,宗教才逐渐退出政治运作,退出教育和科学领域。

但是,即便到了如今,西方的社会道德仍以宗教为主要的精神支柱影响着社会大众,在西方即便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宗教与道德仍是不可分割的,也正是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没有宗教的道德是无法想象的。或许,这就是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的原因之一吧。

而反观中国,人本主义在中国扎根已有数千年,即便从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追溯起,政治与民生始终贯穿着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先民们就始终相信神为人而存在,为人间而服务。而这正是中国的宗教文化有别于其他宗教之处。

直到儒释道三角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后,人本主义的特色就更加的明显了,尤其是儒家。

孔子之道阐述的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注的是如何以仁义之道为人处世,并担当起治国安邦的责任。对于鬼神与来世,孔子并不热心却也不否认,他所采取的是“敬鬼神而远之”和“神道设教”的态度,他所主张的是保存神道,使之为人道服务。

而孔子之后的儒者,既有无神论的荀子,也有有神论的董仲舒,但不管相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皆有着以仁礼为核心,神道设教为手段的共识。因为儒者们清楚,人需要神道又不能溺于神道。对于儒家神道祭祀的目的在于报本返初,不忘天祖恩德,在于培养孝道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归根到底,行神道还是为了弘扬人道。这其中,人始终是核心重点。也因此,中国人所信仰的神,大多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因其功绩和让人敬仰的精神而备受人们尊崇。

而佛道,虽一者设六道轮回,讲因果报应;一者宣扬起死回生,炼养致寿,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儒家强劲的人本主义影响下,中国的佛道二教也越来越有人本主义色彩,尤其是佛教早已偏离了最原始的形态,发展出了有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净土宗等本土流派,而我们亲切的将其称为佛教的本土化。而道教更是朝着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优化生命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发展。

于是,这个格局稳定的维持了两千多年,这使得人本主义早已融入和中华文化的底色中,人们尊神敬鬼拜祖先,但终究信仰的主动权都在人的手中。

而这,便是中国人实用主义信仰的本质——人本主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