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诈骗窝点女性有多惨?女生毫无隐私,换衣袒露在镜头下

炎黄小刺史 2024-06-24 05:38:15

去年8月,一段惊心动魄的视频在网上疯传,震惊了全国网民。

视频展现了缅北某电信诈骗集团对女性受害者的非人道对待——24小时监控、极其拥挤的集体居住环境、剥夺人身自由等,令人触目惊心。

她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活?

诱饵与陷阱

这些落入缅北电诈窝点的女性,多数年纪不过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理想抱负的美好时光。

然而,她们为了追求所谓"高薪""美好生活"的诱惑,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电信诈骗集团针对这一群体,运用各种高明的骗术作为诱饵。

比如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广告,宣称"月薪过万""包吃住""工作轻松"等,让那些急于改变现状、追求财富自由的年轻人们浮想联翩。

还有一些更加隐蔽的"温情陷阱",如让已经被骗的受害女性向亲朋好友"推荐工作",从而拉拢更多无辜者入陷阱。

一旦上钩,电信诈骗集团的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了。

那些被骗到缅北的年轻女性,等待她们的将是无尽的噩梦——绝望的囚禁生活、施加的身心虐待、剥夺的人身自由……

生不如死的囚禁遭遇

视频曝光了其中一个电诈窝点女生宿舍区的生活现状。

只见数十名女孩被拘禁在20平米不到的狭小空间,环境拥挤不堪、就连翻身的地方也没有。

她们只能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铺一张单薄的被子勉强睡觉。

最令人发指的,是那无处不在的摄像头。

无论是上厕所、洗澡这样私密无间的时候,全部被摄像头监控着。

女孩们就这样被剥夺了最基本的隐私权,在他人的视线之下,一举一动无所遁形。

在如此极端环境之下,她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受尽了身心折磨。

有报道透露,作为犯罪集团的"劳动力",她们不仅被强迫从事电信诈骗,还会遭受诸如毒打、电击等虐待手段作为违抗的惩罚。

甚至还有一些相貌美丽的女性,被要求以身体"抵债",受尽凌辱。

这就是缅北电诈集团制造的"人间炼狱"。

对于落入其中的无辜女性来说,人性的尊严和基本人权在这里荡然无存。

她们被当做了犯罪集团的奴隶和工具,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摧残。

即便在被解救出来之后,这些年轻女孩也将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阴影。

多年在囚的生活带给她们的创伤,注定让她们在重新回归社会时备受煎熬。

对她们来说,如何走出阴霾,重拾往日的乐观积极,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罪行

电信诈骗集团针对女性开展如此横行无忌的犯罪活动,其罪行罄竹难书。

从一开始就是以诈骗手段骗取财物,已然构成了诈骗罪。

而在骗取成功后,他们又对这些女性实施了非法拘禁、虐待等违法行为,涉嫌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故意伤害罪。

最为可憎的,是电信诈骗集团中还存在贩卖人口的重大犯罪嫌疑。

据报道,部分女性在被剥削到极限后,遭到了活体摘除器官的命运,罪行令人发指。

按照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集团成员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

如诈骗数额较大或手段较为严重,则将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重罪。

对于那些严重危害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罪犯,还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乃至死刑。

至于那些骗到缅北从事电信诈骗活动的女性,大多也属于被蛊惑、被胁迫的受害者。

但她们依旧涉嫌诈骗等犯罪行为,应当依法受到处罚。

不过,鉴于她们自身的特殊处境和遭受的创伤,量刑时应该把握好从轻、减轻处罚的尺度。

此外,电信诈骗集团大多跨国作案,如何保护我国公民权益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按照《刑法》第八条的规定,凡是我国公民在国外遭受了重大诈骗、拘禁等犯罪行为,且行为人在我国领域外实施、一旦为我国缉拿到案,也将受到我国法律的制裁。

同时,我国还可以根据与有关国家签署的引渡条约,将在外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引渡回国,绳之以法。

此次事件在我国警方捣毁窝点的过程中,一直是本着这一原则,与缅甸警方合作,成功捣毁了多个电信诈骗窝点,解救了大量被困女性,并将一批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这一行动标志着中国维护公民权益的决心,给那些肆意伤害中国公民的跨国犯罪分子以沉重的打击。

全社会的教育预防

揭露丑陋罪行、严惩犯罪分子固然重要,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如何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这一犯罪活动。

加大反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力度至关重要。

尤其应当针对那些女性群体加大说服力度,使她们能够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远离电信诈骗的陷阱。

比如可以通过真实案例的形式,直观展现诈骗手段的阴险,让人一目了然。

社会各界都要积极传播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追求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导致部分年轻人不顾一切违法犯罪,这是教育陷落的危险信号。

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远离违法犯罪的歧途。

政府机构也要加大对电信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

从严从重从快惩治犯罪分子,增加违法成本,是遏制此类犯罪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立法,堵塞法律漏洞,为严惩犯罪分子创造更好的法律环境。

每个公众都应该自觉远离电信诈骗陷阱。要培养自身的识骗防骗能力,对一切看似诱人的虚假承诺谨加甄别。

千万不要一时贪念蒙蔽了理智,自投罗网被人犯。

同时,有线索的时候也应该勇于举报,对打击这类犯罪起到帮助作用。

实际上,此前我国社会虽然也一直在开展反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就像一位幸存女性所说,当初之所以轻信虚假招聘,就是看中了"月薪过万"的承诺。

这不能不说是对金钱力量虚幻臆想的结果。

对此,我们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心理疏导也是有欠缺的。

面对一些年轻人存在的急于发财、买房买车的功利心理,不加疏导纠正,也是助长了一些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钱诱惑亦有如此两面性。

很多被骗者在被骗后,也渴望通过诈骗挣回前期的损失。

于是就这样越陷越深,最终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这也是我们在加强宣传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比如帮助那些已经深陷其中的人重新走出阴霾。

参考资料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