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才子登楼赋诗,精彩之极,结尾更有言外之意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9-06 02:37:36

万丈红尘,往事随风,雪泥鸿爪,春梦无痕。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人堆金积玉、有人家徒四壁,有人醉生梦死、有人勤恳敬业。

每个人的一辈子都非常坎坷,时而疾病缠身,时而事业受阻,或为生计奔波、或被名利牵绊,无法遂心如意,不能万事顺利。

上苍为了考验人们的意志,不断地设置险滩和激流,只有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之人,才能最终笑傲人生。下面分享元代才子登楼赋诗,精彩之极,结尾更有言外之意。

登楼

宋末元初 · 汪炎昶

木末孤蝉鸣不休,客子正倦还登楼。

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

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

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看斜阳收。

汪炎昶,元代诗人,出生于江西婺源。他年少时就聪慧好学,喜欢钻研程朱理学。宋亡之后,诗人不愿与元代统治者合作,宁愿过着安贫乐道的隐居生活。

诗人晚年隐于婺源山中,并将其书斋起名为雪瓷,后世敬称其为古逸先生。这首古体诗写于羁旅途中,展现出一幅丰富多样的秋景图,也委婉地表达出作者非常享受隐居生活的乐趣。

开篇点题,并交代写作地点,“木末孤蝉鸣不休,客子正倦还登楼。”树梢上的秋蝉正在孤独地鸣叫,它一刻不停地展示着美妙的歌喉,似乎已经预知这是自己在尘世间最后的吟唱了。

诗人客旅他乡,本已鞍马劳顿,可是由于前路迷茫,视线受阻,于是又不得不迈着沉重的步伐登上高楼,眺望远方。“不休”二字,传达出一种厌倦的情绪;一个“还”字,则表明诗人无奈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就具体描绘地面和天上的景物,“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雨后天霁,不远处的一片青青芳草,经过雨水的滋润,更显得清新迷人。七彩虹桥被一座阁楼遮挡,仿佛从中间被折断了。

秋意渐浓,大雁南飞,一只离群的孤雁,在寥廓天宇的背景中,就像一个小黑点,又不断地冲破层云,时隐时现。这一联意象丰富,展现出北国雨后的秋景,令人遐想不尽。

七八两句更加精彩,“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城头吹响的胡笳声清脆嘹亮,也撼动了枝头的枯叶。作者在此采用夸张手法,又极富想象。笳声如何撼落叶,不过是以此描述乐曲之响遏行云。

渡口边停泊着一些客船,云霞倒映水中,在江风的拂动下,不断地变幻着形状,又好像在不停地摇晃着小船。正是由于客舟很轻,作者从楼上远观,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果是闭门造车,根本无法描绘这一神奇景象。

结尾蕴含深刻,更有言外之意,“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看斜阳收。”诗人感慨地说,浮生若梦、万事纷扰,羁旅奔波、难得清闲,而今我正好趁此机会静坐城头,悠然地观赏夕阳晚照,享受一份恬淡和宁静。

诗人不慕名利,从来不愿攀附权贵,做人也显得沉稳低调。他在尘世里低眉,不让光芒灼伤他人的眼睛,自卑和污浊不能侵袭内心,又能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体味那些不起眼的小确幸。

傍晚时分,夕阳将大半个天空染成绚烂的颜色,然后便慢慢地坠入到一抹黛色之中。诗人不惧暗夜的来临,一个人静静感受着从璀璨到黯淡的转变,也从中体味着朝代更替、国家兴衰的过程,更会思考人生的起伏跌宕,以及岁月的沧桑无情!

0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