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八月的一天,北京市的一栋居民楼里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过了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只见他睡眼惺忪地拿起了电话听筒放到自己耳边。
突然,老人如同触电一般站得笔直,眼睛里露出了一副崇敬的神色。
这个老人正是我国的开国少将王诚汉同志,前不久他才刚刚退休,而给王诚汉打来电话的人则是当时中央军委的负责人邓小平。
在接到邓小平同志亲自打来的电话以后,王诚汉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中央的办公地点,等待着组织上的传唤。
不一会儿,邓小平同志从屋内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王诚汉环顾四周后,直接朝着邓小平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邓小平伸出手示意王诚汉放松一点,随后出声问道,这里有一个新任务交给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呀?
王诚汉是一个革命军人,对于组织上的安排,他从来不会说半个不字。
所以,王诚汉想也没想,就斩钉截铁地回答,只要是组织上交办的任务,一定会尽全力去完成。
此时,邓小平用一种欣赏的目光看向了王诚汉,而整个屋子里也充满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那么,邓小平同志到底交给了王诚汉什么任务?王诚汉刚刚退休不久,为什么会被突然召回?在邓小平与王诚汉的这次会面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接下来,且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一 百战成钢的“开国少将”1917年,王诚汉同志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的一个贫农家庭。
由于王家人没有自己的土地,王诚汉的父亲不得不靠给地主家种地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如果遇上年景好的时候,全家人的生活尚且能够维持,但如果遇上年景差的时候,王家人就只能向邻居“借粮度日”了。
由于家里的孩子很多,王诚汉12岁开始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在田间地头,王诚汉看遍了人世间的冷暖辛酸。
地主家雇来的打手们成天坐在田埂上,监督着佃农们干活,如果佃农们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便会遭到无情的鞭打与咒骂。
1930年,一支打着红旗的队伍来到了王诚汉所在的村子里,通过村里人的讲述,王诚汉逐渐了解了这支队伍的来历。
这支队伍自称是“中国工农红军”,专门为像王诚汉家这样的穷人打抱不平。
在红军还没有进村的时候,村子里的地主和恶霸就全部跑光了,这让王诚汉的心里对革命产生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同年七月,王诚汉在家乡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的年底,王诚汉就背着父母偷偷地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当时的王诚汉明明只有13岁,但是为了能够参加革命,他就将岁数改大了两岁。
就这样,年纪轻轻的王诚汉跟着村子里的红军一起参加了革命。
当时,部队里的同志们看着王诚汉年纪还小,对他都非常照顾,在加入红军以后,王诚汉的营长随即就将他留在了身边,让他成为了一名勤务员。
这样一来,王诚汉不仅可以减少上前线的次数,还能够获得不少额外的食物来补充营养。
在长征路上,王诚汉立马表现出了他的才干与智慧,同志们逐渐发现王诚汉的口才非常了得,每次部队里的一些老兵想要捉弄一下这个年轻人,最后都会被她说得灰头土脸。
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王诚汉很快就被组织上提拔为了一名指导员。
在抗日战争时期,王诚汉奉命在陕甘宁边区驻屯。
在此期间,王诚汉不仅担负起了陕甘宁边区的保卫任务,还抽空在抗日军政大学里参加学习。
到了1944年,王诚汉便被调到了河南军分区,在皮定均将军的手下任职,由于在作战的过程中,王诚汉表现英勇、机智过人,随即又不断得到提拔。
解放战争时期,王诚汉被编入了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序列,在这段时间里,王诚汉同志利用战斗得间隙自学成才,受到了组织上的嘉奖。
此后,王诚汉又陆陆续续地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多次战役履历战功。
到了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时候,王诚汉同志被中央军委授予了少将军衔。
由于王诚汉同志平日里能说会道,而且在工作上也从来都是任劳任怨、细心大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王诚汉随即便被调到了西部的几个军区进行磨炼。
到了1969年,王诚汉已经成为了成都军区的副司令员,此时的王诚汉俨然已经成为了全军上下的一颗“新星”。
那么,在未来的人生当中,王诚汉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考验?对于王诚汉这位老同志,新一届的军委领导班子又会给予他怎样的评价?
二 王诚汉与“大裁军”上世纪80年代,因为国家的财政日渐困窘,中央军委决定对军队进行改革。
1985年5月,中央将各个军种的负责人招到了北京京西宾馆,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中央军委即将召开一次扩大会议。
而王诚汉早在前往北京之前,就已经在心里为自己拿定了主意,他一定要趁着这次会议上的发言机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其实早在这次军委扩大会议召开之前,各个军区的同志们就得知了一些中央的想法,王诚汉听说中央准备将昆明与成都两大军区合并为一个军区。
而后,新的军区将在昆明市办公,对外也以“昆明军区”为名。
可是,王诚汉在成都军区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他对于西部地区的防务事宜非常了解。
王诚汉觉得,中央将两个军区合并的做法并无不妥,但如果将新的军区司令部设在昆明,则不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整体防御作战。
在到达北京的第三天,王诚汉就主动去找了当时负责我军后勤工作的洪学智将军。
一见到洪学智,王诚汉就开门见山地对他说道:老首长,您是做后勤工作的,您也知道西部的条件有多么艰苦。我非常拥护中央合并军区的决定,但是司令部的具体位置能不能再改一改?
洪学智用一种期许的眼神看向了王诚汉,原来早在王诚汉之前,洪学智就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
随后,洪学智走到了王诚汉的身边,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不愧是成都军区的司令员呀,有什么话不妨就在会议上直说吧。
听到了洪学智的回答,王诚汉觉得自己似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当天晚上,洪学智在自己的家里宴请了王诚汉,与他畅谈了军事思想与个人生活,在觥筹交错的环境里,两位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将军都爆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如今,解放军的强大可谓是有目共睹,但在这种强大的背后,仍然还有不少隐患。
几天以后,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如期在北京举行,在讨论完了全军上下的国防任务之后,大家就将讨论的焦点移到了军区改革上。
这时候,王诚汉率先站了起来,他走到地图前,自信满满地向同志们介绍起了西部地区的国防战略情况。
此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其他几位同志坐在会议席上,聚精会神地聆听着王诚汉的话。
王诚汉说到一半,脸色也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他对在场的众人严肃地说道:昆明地处西南边陲,虽然它也是自古以来的军事重镇,但与成都比起来,交通上多有不便。如果将昆明作为司令部的所在地,我军将会非常被动。
王诚汉的这些话刚说出口,现场立刻就陷入了一片死寂当中,大家都没有想到,王诚汉居然在会议上如此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随后,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身上。
邓小平倒是没有当即表态,他伸出手示意其他的同志们作补充发言。
这时候,洪学智同志主动站了起来,对王诚汉的发言表示支持,听了洪学智的发言,邓小平的脸上马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半分钟后,会场内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王诚汉明白,这意味着自己的意见已经被通过了。
在经历了这次的会议之后,邓小平同志便注意到了王诚汉。
他时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们说道:王诚汉这个同志非常了不起,他敢说真话,敢提意见,这正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
自北京回到成都以后,王诚汉也在成都军区的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裁军是势在必行的,但是“怎么裁军、什么时候裁军”对于各大军区的司令员来说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王诚汉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向成都军区的所有部队下达了四道命令:
第一,在军区内部组织学习研讨会议,向战士们讲解裁军的必要性,以此来淡化战士们心中产生的不满情绪。
第二,在组织内部展开审查,停止一切提干工作以保证领导班子的稳定。
第三,严查军区内部的物资和补给,严禁有人利用裁军的机会大搞贪污腐败。
第四,加强各级部队的训练管理工作,保证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
王诚汉的这四条军令一经颁布便在成都军区的内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他的领导下,成都军区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裁军之后所产生的大量退伍军人也都得到了合理、妥善的安置,王诚汉所做的这些工作,自然也都被中央的同志们看在了眼里。
1984年的裁军工作为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这项政策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他对于我军的战斗力和政治建设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后来,人们也将这一次裁军工作称为“1984百万大裁军”。
1985年,王诚汉已经68岁了,按照军队当中的规定,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到了年纪以后,王诚汉主动提交了退休申请回到北京养老。
但就在王诚汉回到北京不久以后,他就接到了邓小平同志打来的电话。
当邓小平见到王诚汉以后,她便直截了当的对王诚汉问道:我这里有个任务交给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呀?
王诚汉听了邓小平的话后,立马表示无论中央交给自己的是什么样的任务,他都会尽力去完成。
一个星期以后,王诚汉便接到了中央的正式命令。
那么,邓小平交给王诚汉的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呢?
三 从“将门”到“校门”原来,早在王诚汉同志退休之前,邓小平的心中就已经有了谋划。
在邓小平看来王诚汉行事稳妥,头脑清醒,又在革命战争年代做过政工工作。
当时我国的军事科学院正好面临“领导班子换届”的问题,邓小平便想推荐王诚汉出任军事科学院的政委。
在接到新的任务之后,王诚汉的心里也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成立军事科学院以来,这个单位的负责人都是由各位老首长亲自担任的。
王诚汉觉得自己与宋时轮,王树生等老将军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但邓小平鼓励王诚汉放心大胆地去展开工作,王诚汉便立刻走马上任了。
在王诚汉到任以后,军事科学院的各级干部立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欢迎仪式上,王诚汉用半开玩笑的口吻对大家说道: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现在我这个新官上任了,肯定要开展一些新工作,还希望大家多多配合。
果然,在王诚汉上任之后他立马就提出了新的工作方案。
当时,苏联的军队正深陷在阿富汗战场的泥潭当中,而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也日益紧张了起来,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王诚汉觉得未来的战争必将是各国科学技术的对决,所以我军也必须加紧研发和训练工作,为打赢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为了落实好自己所布置的这些工作,王诚汉专门向中央申请了一部分科研经费。
同时,王诚汉还为军事科学院的各位同事们升级了宿舍的基础硬件设施,这样的举动让大家都觉得非常暖心,没有人再把王诚汉当成高高在上的领导。
在王诚汉担任军事科学院政委期间,整个军事科学院内部的组织氛围都变得非常“民主”。
同志们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写信或者当面向王诚汉反映,而王诚汉经过考虑以后,也会将同志们的话转报给中央。
在王诚汉的带领下,军事科学院的同志们为我军量身定制了一整套战略战术,还为我军的战斗机技术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8年9月,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我军恢复了军衔制度,在这一次的授衔仪式上,考虑到王诚汉的表现授予了他“上将军衔”。
当王诚汉佩戴上那一枚象征着荣耀与功勋的肩章时,他的内心无比激动。
这是王诚汉这么多年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所得到的回报,也是同志们和人民对于他的无上褒奖。
1990年9月,王诚汉同志终于完成了自己在军事科学院的工作。
此时,王诚汉已经73岁了,他的精力与身体状况都大不如前了,不久以后,王诚汉便向中央军委递交了自己的退休申请报告。
这一回,中央军委没有对王诚汉做过多的挽留,而是为它分配了一所普通的房子供他养老。
晚年的王诚汉同志,时不时还会想起自己青年时代的往事。
有一次,王诚汉在看革命电影的时候,突然对老伴说道:要不我们还是回湖北老家看看吧,自从我出来参加革命,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过了。
几个月以后,王诚汉同志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了湖北红安的老家,当地的政府工作人员本想为王诚汉将军举办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但却被老人拒绝了。
在王诚汉同志的心中,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凡事绝不能够“搞特殊化”。
看到老家这几十年的变化,王诚汉的心里非常高兴,回到昔日居住的村子里,王诚汉走到了父母的坟头向他们跪拜行礼。
看着无数前来围观的乡亲们,王诚汉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看到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心里就踏实了,否则我们这些老革命,恐怕会连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哦!
王诚汉的话音刚落,现场就爆发出了一片热情的笑声。
此刻,王诚汉似乎不是什么战功卓著的老将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
回到北京以后,王诚汉同志还将自己回老家的经历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每当党内外召开重要的会议时,王诚汉都会为家乡的人民发声,争取为家乡多做一些实事。
同时,王诚汉到了晚年也依旧在坚持学习着,每次党中央发布了新的文件和通知,王诚汉总会在第一时间拿起报纸来阅读,用王诚汉自己的话来说,他这叫与时俱进。
不过,自从王诚汉退休以后,他也终于有时间可以培养一下个人爱好了。
在学习之余,王诚汉酷爱开车,他甚至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交通知识,但由于王诚汉年轻的时候就曾经为首长开过车,所以他的驾驶技术非常娴熟。
在经历了将近二十年幸福的退休生活以后,王诚汉同志的身体出现了不适。
2009年11月,王诚汉同志因病在北京的解放军301医院里去世,享年92岁。
王诚汉同志去世以后,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都对他的家人表示了慰问。
但根据王诚汉同志的遗愿,家人没有为他举办规模盛大的葬礼。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表现出的优良品质,也是王诚汉同志坚持了一生的为人准则。
作为一名优秀的“革命者”,王诚汉同志的一生是无比灿烂的,而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王诚汉同志的一生却又是无比平凡的。
他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同时,也为人民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无论在怎样的情境之下,王诚汉同志总是能够站在国家与人民的角度思考,做出最符合现实情况的决定,这恰恰体现了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与高超智慧。
编辑:浊酒
责编: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