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大力支持朝鲜战争,并对中国进行援助,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红晓岩谈古论今 2024-10-24 11:04:40

值得思考的是,苏联大力支持朝鲜战争,并对中国进行大力援助,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呢?在苏联的整体国际战略布局中,中朝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苏联的国际战略布局,又究竟是什么呢?在这一讲中,我们就将回答这些问题。要讲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在这里还是要重读一次在第二讲中提到的一份历史文献。这份文献,是斯大林在1950年8月27日用化名“菲利波夫”,向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哥特瓦尔德发出的电报。2007年,俄罗斯学者公布了这份被收录在档案中的电报。在电报中,斯大林说:“我们退出安理会后,美国陷进了对朝鲜的军事干涉……很明显,美国的注意力从欧洲被引向了远东。从国际力量对比的观点来看,这一切是不是对我们有利呢?当然是。假设美国政府还继续被牵制在远东,并使中国加入‘解放’朝鲜和争取本国独立的斗争,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电报内容转引自沈志华:《苏联未否决联合国出兵朝鲜议案真相》)斯大林这封电报的背景,是1950年6月27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当时朝鲜军刚刚开始大举南侵,安理会在这一天的会议中对朝鲜的战争行为进行了谴责,并号召联合国成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援助。”这场会议,也是此后联合国军得以组建的基础。然而,苏联代表却故意缺席了这场至关重要的会议,致使这场从表面上看对社会主义阵营极端不利的会议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斯大林在电报中所说的,苏联之所以会这样做,实际上正是希望美国深度介入朝鲜战争,从而减轻社会主义阵营在欧洲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美国深度介入朝鲜战争,中国也将被绑上苏联的战车投入朝鲜战争。总而言之,在斯大林的通盘计划中,金日成仅仅是动起来的第一颗棋子。斯大林的终极目的,是令美国和中国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沼当中。从此后的历史发展来看,斯大林的这一庞大计划被很好地完成了。

如上所述,苏联希望美国卷入朝鲜战争,是为了使美国在远东投入更多的军事资源,从而缓解苏联在欧洲的压力。那么,让中国参加朝鲜战争,对于苏联来说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事实上,在朝鲜战争之前,斯大林长期对中国存有疑虑。早在1944年6月时,斯大林曾对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表示,“中国是‘人造奶油’式的党,一旦经济状况改善他们就会放弃社会主义。”这之后,尽管苏联在国共战争期间大力援助了中国,但斯大林对中国的这种疑虑并没有消除。在中国建政后,尽管我们的领导人们相继在1949年6月和12月到访苏联,且苏中两国也在1950年2月14日签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但苏联对中国的疑虑并没有完全解除。(关于毛、刘两位领导人访苏详情,参见沈志华:《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第二章第二、三节)1950年10月11日,在中国出兵朝鲜半岛前夕,斯大林在黑海边的别墅中会见周总理和101时,曾表示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暂时无法出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只得先行一步在10月19日出兵朝鲜半岛。中国这种诚信的态度,极大加强了斯大林对中国的信任。事实证明,斯大林所说的“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很可能是一种对中国诚信的试探。因为在1950年11月1日,苏联空军和联合国军的首次空战就在鸭绿江上空爆发了。在这之后的战争进程中,苏联空军逐步建立起了著名的“米格走廊”,为中朝联军的后方空域提供掩护。尽管苏联空军未能对中国朝鲜军队提供一线支援,但其中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朝鲜境内的机场因遭到了联合国军的反复轰炸而难以使用,使苏联飞机难以大量部署到朝鲜境内。

随着志愿军全面加入朝鲜战争,以及苏联对中国展开大规模军事、经济援助,中国完全与苏联绑成了同盟,成为了斯大林执行国际战略的重要盟友。如此前的讲述所揭示的,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都是在向苏联进行沟通,中和苏联的意见才开始执行。这一点在斯大林在世时是如此,在斯大林死后也是一样。事实上,正是由于斯大林在停战谈判期间支持我们中国的强硬立场,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才能不顾金日成的反对一直拖延下去。而在1953年3月斯大林死后,随着新一届苏联领导人转变外交战略,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也就很快地顺利完成了。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苏联不但是朝鲜战争的策划者和发起者,也是朝鲜战争的实际决策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