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救钱学森,中国付出了什么代价?筹码大到让美国根本无法拒绝!

西部好物 2024-10-07 10:21:19

中国代表王炳南向美国提出换回40名留美学生,其中包含钱学森,却遭美方当场拒绝,谈判陷入僵局,周恩来总理亲自介入。美方最终松口,但提出的条件让中国代表团惊愕不已。

美国究竟开出了什么条件?中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1944年,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毕业,凭借卓越的才华,他晋升为副教授,并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航空工程系教授,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这一职位不仅是对他学术能力的极高认可,更为他提供了一个稳定且广阔的研究平台。

然而,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钱学森的心田。

他深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新中国建设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回国,投身到祖国的怀抱中。为了表达回国的决心,钱学森向美国军方递交了辞职信,请求退出美国国防部的空军咨询团,并辞去了在美国的所有工作。

然而,他的这一决定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极力阻挠。

美国海军、陆军和空军三大军种同时发出通知,严禁钱学森接触任何机密研究项目,甚至就连他向美国国务院申请离境许可,也遭到了直接拒绝。钱学森多次尝试预订回国的船票,但每次都遇到各种阻碍。即便在国际商业联合会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订到了回国的机票,美国政府仍然不依不饶,继续设置障碍。

在困境中,钱学森想到了求助老朋友——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金布尔不仅没有提供帮助,反而落井下石。

美国政府以钱学森掌握了美国所有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为由,将他逮捕并关押在联邦监狱中。在这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钱学森遭受了严厉的审讯和折磨,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清白,拒绝承认莫须有的罪名。

经过15天的拘留,在律师和一些美国友人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获得了保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恢复了自由,接下来的五年里,他实际上处于一种软禁状态。

美国政府对他实施了严密的监控,他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格限制,所有的通信都要经过审查,打电话时总有人在监听,就连出门买东西也会有人跟踪。

然而,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钱学森并没有放弃回国的希望。

他冒着巨大的风险,用烟筒的卷纸写下了给中国政府的信,表达了回国的强烈愿望以及被美国政府阻挠的困境。这封信通过秘密渠道传回了中国,让中国政府得知了钱学森的困境。

得知钱学森被美国阻拦的消息后,中国政府立即采取了行动。

首先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美方立即释放钱学森,允许他回国。

周总理亲自过问此事,指示外交部门要积极与美方交涉,想尽一切办法营救钱学森。除了直接与美国交涉,中国政府还寻求了苏联的支持,希望通过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对美国施加压力,努力在国际舆论上对美国形成压力。

这些外交努力虽然没有立即见效,但为最终解决钱学森问题奠定了基础。

日内瓦会议为解决钱学森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展开了大使级会谈,讨论战俘交换问题。

中国政府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以此交换包括钱学森在内的40名留美学生。

然而,谈判过程并不顺利,美国代表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释放钱学森。

在美方一再推诿时,中国代表王炳南拿出了钱学森亲笔写给中国政府的信作为重要证据。

这封信有力地驳斥了美方的虚假说辞,让美国代表陷入了尴尬。为了进一步展示诚意并推动谈判进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主动释放了4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方的诚意,也给美方施加了压力。

中美两国再次就战俘交换问题举行大使级会议。

这次,周总理提出了一个方案:释放11名因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俘的具有特殊价值的美国飞行员,以换取钱学森等人的归国。这个提议考虑到了培养一名合格军事飞行员的巨大投入以及这些飞行员被俘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

经过权衡利弊,美国政府最终同意了中国的提议。为了进一步展示诚意,中国政府又额外释放了4名美军飞行员,总数达到了15人。

终于,钱学森和他的家人获准离开美国。

这一天,钱学森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从洛杉矶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

这艘邮轮将带他们经过日本大阪、香港,最终抵达中国大陆。尽管在即将启程时,美国情报部门还在试图制造麻烦,声称一等舱和二等舱船票已经售罄,只剩下条件较差的三等舱,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并没有因此动摇。

他表示,只要能回到祖国,住三等舱也完全没问题。

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回国后,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导弹研究事业,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

他的一生是献身祖国、推动科技进步的一生,他的归国之路体现了新中国对人才的重视和不惜代价的培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