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领域中,男子出现绝阳不举的情况,多是由于肾阳亏虚所引发的阳萎症状。即举起功能障碍,其诱发因素较为复杂,而肾阳不足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关键的因素之一。肾阳如同人体的 “火源”,起着温煦周身的作用。若肾阳不足,温煦功能失常,宗筋得不到足够的阳气鼓舞,自然难以正常发挥功能。
当面临肾阳亏虚导致的阳萎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中医补肾阳强调遵循 “上补天,下补地,中补气” 的原则。
所谓 “上补天”,主要是指滋补肾阳。在中医理论里,天属阳,天行健,阳气主导万物的运行。对于人体而言,肾阳虚时就需要补充命门之火,以此来温煦外肾,使其恢复正常功能。这是补肾阳的关键环节,目的在于激发肾阳的活力。
“中补气” 主要是指补益脾肺之气,维持中焦气化的正常运行。精血同源,要补益肾精,就需要补充阴血。而气为血之帅,血的生成与流动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支持,气能生血,只有气化充足,血液才能充足。此外,肾中的真阳以及血液,需在气的推动下才能顺利到达宗筋。若气虚,会导致筋脉不通、经络瘀滞,使得 “养分” 无法输送到宗筋,从而难以解决阳萎问题。因此,补气对于改善肾阳虚所致的阳痿病情意义重大。
下补地” 则侧重于补阴精。地属阴,地势坤,厚德载物。在补肾阳的过程中,补肾阴和肾精至关重要。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中医素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的理论,通过滋补肾阴,能使阳气在阴液的滋养下逐渐滋生,避免因过度补阳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同避免揠苗助长、涸泽而渔一般。肾精作为肾中所藏的先天之本,是肾阳化生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肾精,肾阴和肾阳都无法正常化生。所以,补肾阳必须重视补肾精和肾阴,它们都属于阴的范畴 。
理解了 “上补天,下补地,中补气” 的理论后,如何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治疗方案呢?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较为经典的汤剂:仙灵脾、仙茅、枸杞子、熟地、黄芪、蛇床子。
其中,仙灵脾和仙茅肩负 “补天” 之责,能有效滋补肾阳。蛇床子同样具有温肾阳的作用,可辅助仙灵脾和仙茅更好地发挥补肾阳的功效。熟地和枸杞担当 “补地” 的角色,能够滋补肾精和阴血,为肾阳的化生提供物质基础。黄芪则专注于 “中补气”,它入脾肺二经,可滋补脾肺之气,确保三焦气化升降有序。整个方剂以滋补肾阳为主,同时兼顾肾阴、肾精和中气的补益,立方思路严谨、周全。
总之,在补益肾阳以治疗阳痿时,“天、地、中” 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是古中医滋补肾阳的重要方法,也是历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文中用药仅作参考,切勿自行盲目用药。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