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未生产一颗芯片,台积电美国工厂到底怎么了?

科技界叙叙谈 2024-08-15 20:04:51

台湾《风传媒》近日引用了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详细揭示了台积电在赴美建厂过程中遭遇的重重挑战,这一话题再次在台湾岛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

自2020年5月台积电首次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工厂以来,这个计划就备受瞩目。台积电计划在该地建设三座工厂,总投资额高达65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外方直接投资项目。然而,四年时间过去了,这座被寄予厚望的工厂却还未能产出任何半导体产品,这不禁让人对台积电的海外扩张之路产生了诸多疑问。

挑战比预期大得多

根据台积电的规划,亚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圆厂原本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生产4纳米制程技术的芯片,而第二座晶圆厂则更为先进,将采用2纳米制程技术,预计在2028年投产。

但现实却远比计划要复杂得多。《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台积电在尝试将台湾的成功经验复制到美国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作文化的差异成为了最大的绊脚石之一。在台湾,台积电的员工习惯了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但这种模式在美国却难以推行。台湾员工常常在半夜被紧急召唤去工作,但在亚利桑那州,这种做法却让美国员工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有人因此选择离职。

文化差异与沟通难题

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员工沟通和关系处处长刘庆煜坦言,他们不能简单地将台湾的做法照搬到美国。在台湾,台积电拥有数千名熟练的工程师和与供货商多年合作建立起的稳固关系,但在美国,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这种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工作习惯上,还体现在沟通方式和管理理念上。

据《纽约时报》报道,台湾主管与美国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让双方都感到沮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台积电对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培训,并减少了会议的频率和参加人数,但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劳动力竞争与压力

除了文化差异外,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还面临着劳动力竞争的挑战。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正在该地区扩建工厂、招聘熟练工人,而附近的大学也加强了相关领域的教学以培养更多人才。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台积电不得不与社区学院和大学合作开展学徒、实习和研究项目。

此外,台积电还面临着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美国官员一直担忧对台积电的过度依赖问题,并试图通过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来降低这种依赖。然而,这种考量却给台积电的海外扩张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芯片法案”下的困境

拜登签署的“芯片法案”原本旨在为美国芯片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其发展,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约有四成的企业响应投资案被延后或暂停。台积电就是其中之一。该法案不仅未能给台积电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让其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由于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建厂进度的延误台积电不得不将亚利桑那州二厂的量产时间延后两年。

重压下的选择与未来展望

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台积电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在美国建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台湾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不要再强迫台积电到国外设厂了条件根本就不一样!”也有舆论认为台积电赴美建厂是迫于美国与民进党当局的共同施压而非出于纯粹的商业利益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台积电是否应该考虑调整其海外扩张战略?

事实上台积电已经开始寻求其他的海外设厂选项。日本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目的地之一。日本为吸引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提供了包括补贴、材料和生产设备质量保证在内的多项优惠措施。此外日本还拥有勤奋且熟练的劳动力以及相对低廉的设厂成本这些因素都为台积电在日本设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台积电在赴美建厂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挑战和困难。面对这些挑战台积电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其海外扩张战略并寻求更加合适的设厂地点以确保其长期发展和竞争力不受影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