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锦囊妙计:解析三国那些刺激惊险的名场面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1-12-08 17:00:55

《三国演义》写曹操谋刺董卓。曹操佩戴宝刀,进入相府,恭维董卓一番后,伺机行刺。突然董卓从侧边穿衣镜里瞧见,连忙问道:“你要做什么?”

曹操被董卓一问,愣了一下。一般人慌乱间不是手脚发软,不知所措,就是一不做二不休豁了出去。但曹操毕竟是曹操,只见他双膝一跪,奉上宝刀,说:“我有一口宝刀,献给恩相。”

董卓一看,这把刀果真是宝,便欣然收下。曹操化险为夷,脱离现场。

这是小说情节,但是曹操的应变本事,却非虚构。在正史里最有名的是曹操三十八岁那年,曹操领兵进攻濮阳城,攻打吕布,却误中反间计,进城后遭伏击。曹军人马四散,曹操落单,突然遭遇数名敌骑。本来以为老命休矣,不料敌骑奔驰过来,逮住曹操,大声喝问道:“曹操在哪里?”

曹操一听,心定了下来,“搞半天这批敌军根本不认得我本人。”曹操灵机一动,随手一指前面骑着黄马疾奔的兵将说:“他就是曹操。”

骑兵放开曹操,追捕前方骑黄马的人。曹操急忙出城,回到军营,逃得性命。

急中生智,狗急跳墙,这些反射动作、本能反应,不能在事前沙盘推演,不能于事发时照套公式。猝不及防,只能临机应变。或许灵光一闪,找到解决的方案;或许灵机一动,找到脱困的方法;或许灵巧权变,在零点零几秒的时间内脱险解危。想要平时如战时,把各种仿真状况输入数据库,出事时叫出来应变;想要像《三国演义》的情节一般,紧急时打开锦囊,看看诸葛亮预先写好什么妙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关键时刻,靠的往往就是个人的急智,而这破局的过程,往往十分精彩。

三国里有不少奇计巧智、临机应变的故事。事前精密的布局、长远的计划、环环相扣的计略,固然教人欣赏赞叹,而临机应变的瞬间反应,够紧张,够惊险,更让人击节叫好。因此,许多史料,真伪不问,小说家会来个乾坤大挪移,把主角代换成天纵英明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笔下,孙权借箭,变成诸葛亮借箭,赵子龙的空营计,变成诸葛亮的空城计,焦点集中,故事更加好看。

事实上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机智,评价正好相反,并不怎么推崇,一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真会气死诸葛迷。

也正因为我们欣赏机智小故事,所以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迅雷风烈,刘备吓得筷子掉落一事,成为脍炙人口的三国名场面。很少人怀疑,这一则记载恐怕不如表面上所传达的那么复杂。

说不那么复杂,是因为有好几种可能:或者曹操借酒兴说点客套话,或者事后刘备加油添醋,往自己脸上贴金。曹操不尽然真的这么肯定刘备。但是即使是言者无心,可听者却有意,刘备当时计划和董承同谋政变,每天小心翼翼,唯恐露出蛛丝马迹,突然听到曹操说:“放眼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刘玄德和我曹操。”

刘备岂不惊惶?以至于心头一震,汤匙和筷子掉落。而刘备应该如何掩饰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正好天上响起巨雷,刘备幽自己一默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变』,真的是这样啊。”

疑心病重的曹操是否就这么傻傻地被刘备糊弄过去,或是曹操根本没有试探的意思?实在惹人猜疑。但刘备在如此的情况下,仍旧不慌不乱,还能想起《论语》的句子,这就是机智。

虽然前面强调,千钧一发之际,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应对之道,临机应变也没有什么速成法则,无法复制,无法套用。不过不慌乱,不急躁的功夫,却可以训练而得。

从容才能应变,镇定才能生智,否则急躁败事,只会忙中有错,乱成一团。所以从容应变的功夫,是任何人,不分贤卑贵贱、男女老幼都必备的修养。

(完)

相关阅读:关羽陷入张辽的心理战,完败!马超也没逃过这一招

赵云只是个二线将领,他的一切都是谎言所编织而成的海市蜃楼?

赵云的完美形象,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

关羽神化前是何模样?他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成神的?

文盲魏忠贤居然大建生祠,配享孔庙?明朝读书人的骨气呢?​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