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彩画专题」“岩彩画”经历了什么?

艺见看时尚 2024-06-17 11:19:22

北京法海寺壁画(局部)

(图©明代艺术家绘制,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墙壁)

大江南北,国潮涌动;各行各业,国风劲吹。

国潮兴起的重要源头,来自美术界。其中以“沙漠美术馆”敦煌莫高窟和“只此青绿”舞蹈原型《千里江山图》为代表,它们是中国美术长河中的经典之作。

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叫作岩彩画。那这时候你要问了:岩彩,以前也没听说过啊?这不是近些年才流行的一个词吗?

这么说,并没有错,但只对了一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请你跟着地道君一起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美术史,来探一探其中的“岩彩”篇章。

画面中石青和石绿来自蓝铜矿和孔雀石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传北宋王希孟作,故宫博物院藏)

|01 源起:原始人如何创作“岩彩”? |

传统的中国画分类,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按题材划分,比如人物、山水、花鸟;第二是按技法区分,比如青绿、水墨、工笔、重彩、浅绛等等。

相比以上两种,还有一种分类,使用较少,这就是以创作材料命名或分类,岩彩画就属于其中之一。

什么是“岩彩画”呢?通俗地讲,就是以矿物颜料为主要绘画材料的画种,这个说法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才确立的。而前两种分类里的主要名称,在古代美术史中就已经形成了。

此画可分类为岩彩青绿山水画

《明皇幸蜀图》

(图©传唐李昭道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查阅早期的美术史著作,基本上看不到“岩彩画”及相关论述。虽然命名很晚,但是作为艺术实践,“岩彩”创作几乎从石器时代开始,就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

岩彩画的诞生,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最初,我们的先祖在崇拜自然过程中,开始对大自然进行模仿,这种行为,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也出于对自身的保护。

在生产生活中,先祖们发现了自然界中可以获取各种颜色:他们将各色的泥土和氧化物,混合着血液、水涂在身上,可以模仿野兽身上的图案,以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

今天仍有地区有彩绘皮肤的传统

非洲部落居民

(图©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库)

在这种实用性的基础上,人类对矿物色彩的运用,开始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

或许是为了方便记事,或许是出于原始信仰,人类开始通过一些媒介,把生产、生活的场面描绘下来。其中,一些质地合适的岩石,就是重要的媒介。矿物颜料在岩石上或写或画,就形成了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岩画。

岩画《围猎图》

(图©内蒙古阴山岩画,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库)

还有一些“岩彩画”出现在陶器之上,其中以半坡、马家窑、仰韶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为代表。

这些器物以泥质陶为主,可以分为生活实用器和祭祀礼器两种。彩陶上的内容有两种:一是注重装饰性为主的符号、图案,二是有一定纪实、写实性质的图像。

这些彩陶上的内容,都是使用矿物颜料提前绘制,然后再进行烧制。讲述中国美术史,许多彩陶绘画是绕不开的代表作。比如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盘,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出土的鹳鱼石斧彩绘陶缸。

彩绘陶缸的主要图案是一只水鸟、一条鱼、一柄石斧,一般被称为“鹳鱼石斧图”,这是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画幅最大、内容最完整丰富的彩绘陶画,称其为“中国绘画的鼻祖”也不为过。

鹳鱼石斧图

(图©新石器时期 仰韶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02 兴盛:古代岩彩如何迎来兴盛?|

岩画、彩陶,是石器时代的“岩彩画”。不过,因为当时的开采、制作技术落后,可用颜料数量极少。

石器时代之后,青铜器、铁器时代先后到来,大致对应商周到汉代。我们会发现,这大约2000年的时间里,“岩彩”相对沉寂,但也不乏精彩的作品。

相比石器时代,这时候的“岩彩画”介质更加多元,有石、砖、陶、丝帛、木胎漆器、纸张等等。

《车马图》

(图©陕西咸阳3号宫殿遗址)

汉代之前的“岩彩画”,受到颜料和媒介属性的限制,艺术表现空间非常有限,内容非常碎片化,难以形成体系。

从汉代开始,“岩彩画”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飞越。金属冶炼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为颜料获取技术和绘画媒介的制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注这一时期,我们必须要提到两件大事,其一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时期,实现了对西域交通的“凿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大开。

岩彩画《丝绸之路的天空》

(图©平山郁夫作,平山郁夫美术馆藏)

一方面,丝路的开辟,让海外的众多矿物颜料传入了中国,大大丰富了绘画的色彩谱系。其中最有名的代表是产自帕尔米高原地区的青金石,中国绘画里“丹青”“青绿”中的“青”很长时间内特指的就是青金石所制成的颜料。

另一方面,丝绸之路还带来了佛教等外来文化。佛教在中华大地的广泛传播,孕育了包括壁画、造像在内大批美术作品。其中以敦煌地区的石窟群为代表,这里的壁画跨越1000多年历史,见证了岩彩壁画的兴起和繁盛。

南北朝《菩萨说法图》是典型的“岩彩画”

(图©新疆克孜尔石窟 38窟)

第二件大事是魏晋时期兴起的文风,促使绘画开始独立成科。我们知道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因为讲述宫女绘画,毛延寿有幸成为第一个被正史记载的画师。但那个时候,绘画跟其他文艺工作同属一个大类,而且处于边缘地位。

比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就没有绘画。到了魏晋时期,绘画开始从文艺大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风尚和雅事。

这个时期绘画所使用的主要颜料就是矿物颜料,即岩彩。发展到了唐朝,岩彩画无论是技艺还是材料制作工艺都达到了顶峰。

首先,以敦煌为代表的石窟壁画继续发展,达到了顶峰。其次,以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青绿山水画的绘制已经成熟。张萱、周昉等人的设色人物画,也都是以矿物颜料作为色彩来源。也就是说,我们熟悉的《明皇幸蜀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都属于岩彩画。

《捣练图》里的五颜六色

大部分来自矿物颜料

(图©唐张萱作,宋人摹本,波士顿美术馆藏)

| 03 衰落:中国画为何一度远离岩彩?|

延续到宋代,岩彩画依然有众多代表作,其中以《千里江山图》和《瑞鹤图》为代表。但是,从五代开始,以浅色甚至墨色为主色调的画法开始盛行,到了明朝更是完全占据了画坛主流地位。“岩彩”,开始逐渐被中国画所“抛弃”。

中国传统绘画,在很长时间内,是以矿物颜料为主要绘画材料的岩彩画。为什么到了宋代,画风突然大变了呢?

《瑞鹤图》(局部)

(图©北方赵佶作,辽宁省博物馆藏)

首先是经济问题。

岩彩颜料的获取和制作都殊为不易,所以成本很高。比如青金石,高品质的青金石颜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价格都高于黄金,所以后来古人发明了植物颜料,用来代替矿物颜料。

但是由于在发色以及质感等方面植物颜料很难达到矿物颜料的绘制效果,并不能完全取代矿物颜料。所以,岩彩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虽然有被动摇,但还完全没有到被取而代之的地步。

曾经价比黄金的青金石

(图©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库)

其次是文化问题。

如果说替代性颜料,动摇了岩彩画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那么“文人画”的出现则直接导致了岩彩画被彻底边缘化。

文人画开始于宋朝,盛行于明清。强调意境、笔墨,追求气韵,反对媚俗。尤其是明朝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将以画水墨的王维奉为南宗之祖并高高抬起,将画青绿的李思训奉为北宗祖师重重压下。

这段历史和理论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墨色打败了彩色,写意打败了写实。此后岩彩画退出了中国主流画坛,只在宗教壁画中常有出现。

《朝元图》(局部)

(图©山西芮城永乐宫西壁)

到了近现代,岩彩的衰落更甚。西方列强扣开中国大门,以油画颜料为代表的工业彩色颜料,无论是成本还是数量,都对传统的岩彩形成了碾压。

近代中国绘画变革期,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画家都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在追求色彩表现的时候,他们几乎遗忘了岩彩。不过,在中国画工笔重彩这个方向上,个别的颜色会用到一些岩彩颜料。

就这样,岩彩画从舞台中央,滑落到边缘的角落。

| 04 重生:今天岩彩画为什么再度流行?|

而近些年岩彩画又重新流行了起来,不仅美术行业开始认可和重视岩彩画,在大众中,岩彩画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此外,各大知名院校也纷纷开始设立岩彩画专业方向进行针对性教学。

那么,一度销声匿迹的岩彩画又是如何重新焕发生机的呢?

《观无量寿经变图》

(图©敦煌莫高窟 172窟)

我们首先要把时间倒回唐朝,唐朝国力强盛,周边国家纷纷前来学习。比如,日本派出了“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朝各个方面,绘画也是其中的重点。

他们将当时绘画体系十分完整地带回了日本,并且一直保存至今,日本绘画很长时间内都是以“唐绘”为核心结合本土特色形成的绘画体系。直到今天,岩彩画仍然是日本主流绘画形式之一。

《潮之声》

(图©东山魁夷作)

改革开放之后,一批中国留学生来到日本后发现,一个以矿物颜料为主的成熟的画种,竟然来自中国。这些留学生,既感到惊喜,又感到痛惜,同时也坚定了他们让中国岩彩重现辉煌的想法。

所以,当这批留学生学成回国之后,便不遗余力地推动岩彩画的传播,让这个古老的绘画形式,重新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之中。虽然由于从业人数很少,影响范围有限,但却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其中以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的胡明哲,以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的王雄飞最有代表性,他们不仅是岩彩画的创作者,同时也是教育者、传播者,以及当代中国岩彩画领域的开拓者。

《本色之光》

(图©胡明哲作)

如果说上面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努力是一场“破冰行动”,那么近十年里一批“80后”和“90后”艺术家的探索,则让岩彩画在大众中间形成了一股传播热潮。

在众多专家看来,国潮不是简单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是中国优秀的文化宝库在新时代新演绎与中国国民文化自信相结合产生的化学效应。

岩彩画,首先它本身就是国潮的载体。例如当下很受大众关注的敦煌壁画和“只此青绿”的原型《千里江山图》都是岩彩画。此外,岩彩画以其多变的风格和特殊的材质美感,拥有多元的受众群体和丰富生活应用场景。

极具装饰意味和形式感的岩彩画

《银阁寺》

(图©陈文光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最先把握住岩彩画新的传播风口的,是在网络上运营自己的艺术家们。他们把岩彩画和国潮集合,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及绘画风格把岩彩画带到了大众面前,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且收获了大量的粉丝。而受众对岩彩画的喜爱同时也促进了岩彩画的创作,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比如艺术家莲羊,她把国风和岩彩相结合,创作出了面貌新颖的艺术作品。同时她也是一位知名艺术博主,在全平台获得了数百万粉丝群体,通过网络把岩彩画广泛地传播给了大众。

岩彩画《扎基拉姆》系列之三

(图©莲羊作)

正因如此,现在岩彩画创作群体越来越大,有专门留日学习岩彩的画家,有国画专业的画家,壁画专业的画家,各类插画师们也开始流行用岩彩来创作,甚至数字绘画也开始专门有模仿岩彩画效果的创作。

岩彩画的艺术特征到底有哪些?使用矿物颜料,跟其他画种的色彩体系有什么不一样?未来,岩彩画是要融入传统的中国画,还是变成“新物种”?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