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矿务局就是一座镇,鼎盛时几万人繁华超过县城,现在这般冷清

素戈 2024-09-03 14:01:06
前言

那些年,矿务局曾是城市的骄傲,员工们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连局长都能一跃成为市长。

整个矿区在繁荣时期光辉夺目,经济活力不输任何县城,引领着周边地区的发展潮流。

但时光荏苒,再看今朝,不少矿务局已风光不再。

门庭冷落,昔日喧嚣不再,有的矿场关闭后,杂草悄悄占领了空地,大楼斑驳,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

那么这些地方是如何因矿而兴,现今却因资源枯竭而沉寂的呢?它们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往昔繁华,矿镇如城

想当年,那矿务局简直就像是个热闹的小世界。

几万人聚在一块儿,全是为了地底下那些黑金疙瘩——煤。

每天,矿区的天空下都是轰隆隆的机器声和工人们乐呵呵的聊天声,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走在街上,两边铺子多得数不清,吃的用的玩的,啥都有,比城里还热闹几分。

说说阜新吧,老一辈一提起,那眼里都闪着光,说是“煤都”呢!

阜新矿区,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挖出来的煤,多得能绕地球好几圈,简直是咱们国家的能源宝库。

那时候,矿工们顶着日头,钻进黑洞洞的矿井,一镐一铲地往外掏宝贝,汗水滴在煤上,也滴进了咱老百姓的心里。

从建国那会儿起,阜新矿区就拼了命地挖煤,产量噌噌往上涨,从几百万吨直接蹦到了上千万吨。

那时候,阜新的街上人挤人,商铺挨着商铺,卖啥的都有,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矿工们挣了钱,在阜新安家落户,学校、医院也一座座建起来。

整个城市跟着矿区一起火了起来,简直就像个小社会,啥都不缺,自给自足,美得跟啥似的。

还有,长广煤矿,那地儿在牛头山,一脚跨三省,安徽、浙江、江苏的界碑都挨着。

1957年,安徽大方一回,把广德的大小煤田送给了浙江的长兴煤矿管,从此就有了个怪事:地上归安徽,地下归浙江挖煤。

到了80年代,长广煤矿那是火得一塌糊涂,成了三省交界的明星煤矿镇。

8万多号人,全是矿工和家属。

那时候煤产量高,能顶上浙江三分之一的煤耗!

这煤矿一干就是55年,挖了8个矿井,最牛的是七矿,江南第一深井。

现在去煤矿旧址看看,铁轨都长草了,烟囱还立着,透着股子过去的热闹劲儿。

老杜,新杭镇的老居民了,他记得那时候看病都去长广医院,大医院、科室全,闺女都是在那儿出生的。

这煤矿,不光是挖煤,还建了个小社会,啥都有,公检法、宿舍区、市场、影剧院、书店,跟个小县城似的。

最绝的是,因为煤矿,镇上还通了火车。

72年那会儿,第一趟去杭州的煤车从牛头山开出去了,那火车声儿,把镇上的历史都给改写了。

火车一来,煤运得更快了,经济也飞了,连带着服装生意都火了,喇叭裤、高跟鞋、蛤蟆镜,那时候的时尚货这儿都有。

这些煤炭小镇,过去它们不光挖出了黑金,还挖出了无数的就业机会。

四面八方的人们,听说那里有活儿干,有饭吃,就背着行囊,揣着梦想,呼啦啦地来了。

这些矿工兄弟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汗水洒在了煤堆里,也照亮了咱们国家的发展之路。

可以说,是他们用一铲铲煤,一堆堆火,给全国送去了温暖,点亮了光明。

资源枯竭,转型之痛

曾经风光的矿务局,随着资源一点点被挖空,它的光辉岁月也渐渐暗淡下来。

矿井一封,就像是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经济一下子没了主心骨。

这一下,可不光是钱袋子瘪了那么简单,成百上千的人没了工作,街上冷清得跟冬夜似的,店铺一家接一家地贴上了“转让”的标签。

过去那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场景,就像是做了一场梦,醒来啥都没了。

矿务局和它所在的地方,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开始一场艰难的自我救赎——转型。

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得在茫茫未知中找条新路出来,让经济重新活起来。

但这路上,坑坑洼洼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咋样。

如鹤壁这座城,名字里带着“鹤”,却经历了从鹤壁集到山城区、再到淇滨区的多次“搬家”。

行政中心一挪再挪,老城区就像被遗忘的角落,发展慢了半拍,人儿也渐渐散了。

特别是山城区,晚上街上人不少,但那些烂尾楼,一排排立着,看着心里就不是滋味。

房价跌到谷底,新房、二手房都便宜得让人心疼。

对鹤壁人来说,老城成了心病,大家挤破头往淇滨区跑,那儿才是新希望。

淇滨区,高铁、大路通四方,环境美得不像话,跟老城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大家伙儿都想着,在淇滨有个家,才算真正“上岸”了。

想当年,全国不少煤炭城都遇到了资源枯竭的坎儿。

它们有的干脆一走了之,去别处建新家,医院、学校都搬,硬是把人往新城拽。

这法子,算是资源枯竭城市的一条出路吧。

可鹤壁老城呢,虽然煤挖完了,也试着搞煤化工、陶瓷啥的,但总觉得少了点啥。

环境改善了点,但那股子老旧味儿还是抹不去。

再瞧瞧山东的枣庄,跟鹤壁是难兄难弟,煤挖完了,城也搬了。

枣庄人倔得很,新城再好,他们也不愿轻易放手老城,哪怕上班路远点,也要守着根儿。

结果呢,新城刚建那会儿,晚上黑灯瞎火的,跟空城似的。

这俩城市的故事,让人琢磨:转型路上,光搬新家不够,还得让老家也活起来,不然,心里头那疙瘩,咋也解不开。

未来展望,重生之路

矿务局和那片地方,虽然现在难了点,但未来还是有盼头的。

国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给了一堆好政策来帮忙。

咱们得换个思路,不光靠挖矿了,得搞点绿色、环保的新产业,让经济多点开花。

石磊说了,转型就像是给城市换新装,老工业城市得变成既有新模样又功能齐全的工业化大城市。

这转型,不是说不干老本行了,而是想想咋把老手艺和新科技结合,别一下子全扔了。

还有,升级不光是技术啊、产业啊这些变高级,还得想着怎么多给大家找工作,得各方面都考虑周全。

说到淄博,大家都知道那烧烤火得不行,但其实淄博在新材料、智能装备这些高科技领域也搞得有声有色。

石磊说,淄博就是靠着烧烤这股热乎劲儿,带动了消费,吸引了人气,还把营商环境搞得越来越好。

政府也更有干劲儿了,知道怎么更好地帮大家。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转型的时候,得找那个最容易出彩的点,然后使劲儿搞,带着整个城市一块儿往前奔。

淄博就是这样,烧烤火了,其他产业也跟着沾光,整个城市都活了起来。

又如阜新市,那可是下了大功夫搞转型。

他们喊出了“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口号,就像给城市装了个新引擎。

他们不光靠老一套的煤炭,还琢磨出好多新招儿。

他们搞起了创新,说是要工业强市,还想着乡村振兴,生态也得搞好。

新能源、绿色食品这些听起来就高大上的产业,阜新市都抓在手里了,高端装备、精细化工这些技术活儿也搞得不赖。

这样一来,经济不光涨了,还变得更有韧性了,就算哪天煤炭不那么火了,他们也不怕。

再瞧瞧城市里头,路宽了,高速通了,火车也跑得欢了,这些基础设施一升级,老百姓出门都方便了,生活质量那是噌噌往上涨。

而且,阜新市还特别注重环境,以前挖煤挖得到处都是灰,现在可不一样了,生态越来越好,绿树成荫,空气都新鲜了。

阜新市的转型就像是给城市换了身新衣服,还学了好多新技能,现在,人家可是个有文化、有生态、还特现代化的城市了。

结语

矿务局的兴衰史,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

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面对资源枯竭的挑战,我们需要有勇气去改变、去创新、去寻求新的出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矿务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光彩,继续书写属于它们的传奇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