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英烈:晚明重臣张肯堂的人生结局

凤凤文化 2024-10-15 11:32:33
绝命词 虚名廿载谟尘寰,晚节空余学圃闲; 难赋归来如靖节,聊歌正气续文山。 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 寄语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 张肯堂(?—1651年),字载宁,号鲲渊、鲵渊。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河南浚县知县。崇祯七年(1634年)擢御史。崇祯十五年(1642年)迁大理寺丞,不久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明史》记载,张肯堂是此次遇难者中职位最高的鲁王政权官员:东阁大学士。并在张肯堂列传中记述了此次事变:“顺治八年,清兵趁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鲁王航海去,属肯堂守。城中兵六千,居民万余,坚守十余日。城破,肯堂从容赋诗自经。” 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建立了清王朝。其后,反清的战斗持续不断。舟山则成为反清力量的主要基地之一。鲁监国六年(1651年)九月,清军攻破舟山城。《舟山市志》称,大明监国鲁王政权军队、官员和城内居民有18000人死难。这是舟山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清兵入关后追随南明隆武帝,隆武被清兵俘虏后,肯堂遁入舟山,随宗室鲁王朱以海,曾为大学士,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破舟山,张肯堂自杀殉国。张肯堂生前要求孙子张茂滋保全性命,保留家族血脉,但张茂滋被清军俘虏入宁波。直到1652年10月才获释,不久后即死亡,张肯堂家族因此绝嗣。 张肯堂漂泊半生,死于非难。他部下军官汝应元,从福建随张到舟山,后在普陀山出家,僧名无凡。舟山城破,无凡冒死进入废墟间,收拾张肯堂骸骨,并全力营救被俘的张的孙子张茂滋。其后,张肯堂骨骸被安葬在普陀山,无凡守其墓终生。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