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近几年来一直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往来,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朋友越来越多。
但是,其中有些所谓的“朋友”,却深深地伤害到中国的心。
和中国合作有好处拿的时候,中国是他们的“小甜甜”,一旦遇到挑战,中国便成为他们眼中的“路人”。
某些国家不仅会迫不及待撇清与中国的关系,还可能化身“正义”,充当起“反华先遣队”。
一如2024年7月16日欧盟举行,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会议投票。
投票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有三个拿过中国大量好处的国家,居然站到中国的对立面,施压中国!
那么,究竟是哪几个国家在充当“反华急先锋”,他们又是为何这样做?
反华急先锋首先,本次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一事,是由欧盟委员会发起的征询性投票,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七月中旬给出自己的观点。
最终统计的投票结果为:十二票支持,四票反对,十一票弃权。
有欧洲国家投支持票,倒是不难理解,毕竟这些个国家有自己的考量。
但令人气愤的是,意大利居然充当起反华先锋,支持对中国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
要知道,意大利可是拿过我们中国好处的国家。
都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为何这意大利明明在中国获得了好处,还要对我们痛下杀手,围堵中国新能源产业制造?
此前,中国和意大利并非针锋相对。
2019年,中国正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时任意大利领导人孔特总理很感兴趣,表达了要加入的意愿。
考虑到意大利是G7成员国中,唯一主动商议合作的欧洲国家,我国相当重视,经过一番深入交流后,意大利顺利加入“一带一路”。
作为欧洲首个吃螃蟹的国家,意大利因为参与一带一路,其出口中国的外贸总量提升近百分之五十。
同样,中国出口意大利的货物也在五成左右,中意互利双赢。
经此一事,我们同意大利的关系逐年稳步提升。
但是,就在众人以为中意两国会继续合作下去时,变数出现了,现任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2023年提出:退出“一带一路”。
这已经不是梅洛尼第一次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早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梅洛尼便抵制过中国,不赞同北京举办奥运会。
也令人疑惑,这梅洛尼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和中国过不去?
细查梅洛尼的过往,可以发现。
梅洛尼早期做过酒保,时机巧合下参加意大利青年组织,而这也是她从政的起点,直到2022年参选,拿下总理一职,属实励志。
但相对于意大利这个国家的经济,梅洛尼并没有做出亮眼成绩,在其执政至今,意大利经济仅仅提升千分之一。
意识到不对劲的梅洛尼也缓过神来,于7月底进行了访华,想要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延续意识形态上的“一带一路”。
但未来,会如她所愿吗?
毕竟意大利前脚还冲在反华前线,对中国施压。
同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施压的还有西班牙,这个国家也拿过中国不少好处。
西班牙虽然没有像意大利一样,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但是,西班牙没少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上,进行合作。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人口红利,庞大的市场,使得西班牙近十四万家公司可以将商品出口到中国,中国在西班牙的投资金额已累计七十亿欧元。
但如此密切的合作,仍未阻挡西班牙上赶着做反华先锋的脚步。
披着狼皮的伪善者除了这种“吃里扒外”的“反华急先锋”,还有一部分国家选择了弃权,既不支持对中国加征关税,但也不反对。
那么,这些国家是怎么想的?仔细分析下,不难发现,他们也是另一个赛道上的反华急行军。
其实“弃权”本身表达部分国家的两种心声,其中一种是不想得罪中国。
以德国为例,德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同时也是排名靠前的世界经济体,他投的也是弃权票。
意思很明确,在对付中国方面,德国没有像意大利与西班牙一样,做“反华急先锋”。
不仅如此,德国副总理还呼吁,停止继续升级贸易战,希望和中国进行沟通。
这种态度表面上来看,较意大利和西班牙要好上不少,至少德国在对中国加征关税一事上没有进行支持,反而倡导多多交流。
但我们也无需过于庆幸德国没有站队。
从另一个角度看,德国也没有反对加征中国的汽车税,其态度简而言之,就是“作壁上观”。
无论欧盟和美国怎么闹腾,德国双手插兜,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因为德国近几年制定了“中国战略”,怎样处理和中国的关系,德国人早已做好了未来攻略。
德国在其战略中强调自身的优先级,即凡事都以德国利益为重,同时还会防范中国。
在防范中国上,德国表达得很是艺术,他们称,会在原材料上进行加强,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同时反复强调各自价值观。
一如2023年,德国总理朔而茨在韩国访问期间,反复宣扬的渠道多元化,降低依靠中国单一供应链的论调,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本质还是美西方鼓吹的“脱钩”,变相地打压中国。
既然德国也有意去中国化,为何没有像西班牙那样公开唱反调,打压中国?
这边要说到中德合作,以过去的一年为例,德国对中国投资高达一百二十亿欧元。
打压中国,毫无疑问,德国的投资也多少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因为打压而导致投资遭受损失,这让德国在对付中国时十分审慎。
不仅如此,在德国国内,很多德国企业家也不支持打压中国,甚至反对德国政府对中国施压,进而影响到德国在中国建立的工厂。
综合以上因素,打压中国不符合德国的利益,但德国又不能公开反对欧盟,支持中国,这就有了德国投弃权票的一幕。
值得玩味的是,前脚还喊着中法友好的马克龙,对中国的态度也是打压,支持欧盟加征中国出口欧洲的税费,难免让人唏嘘。
而这墙头草一般的行为也不是法国第一次干了。
又如,在俄乌战争最初,法国还站在俄罗斯一边,与普京保持密切联络。
可随着俄乌战争推进,马克龙又改口了,他开始站队乌克兰,甚至呼吁欧盟应该组织队伍出兵援助乌克兰。
由此可见,法国似乎历来喜欢左右横跳
“吃里扒外”之因明明因为中国得到不少好处,却上赶着做“反华先锋”。究竟是什么让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对中国“痛下杀手”?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反华急先锋们,主要出自两种因素对中国痛下狠手。
一方是内部因素,而讨论内部因素,需要我们回到欧盟搞的投票内容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最高加征近四成的税费。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税费,众人周知,出口税费的设立大概有两方面:
一是为政府财政提供经济来源;
二是保护本国公司、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太大损失。
而增加中国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关税,显然是要保护欧洲国家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法国来讲,他自身也是汽车生产大国,但因为质量和性能日渐赶不上中国,其销售量并不亮眼。
而加征中国汽车关税则有利于保护法国制造汽车发展,西班牙、意大利亦是如此。
反观德国,他投的是弃权票,而促成德国中立的原因是,德国车企与中国公司有大量合作。
2023年,德国大众与小鹏汽车强强联合,围绕智能网联开展研发;德国梅赛德斯旗下公司与中国某高校签订以汽车智能升级为核心的合作协议。
换而言之,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这条船上,德国有半只脚踩在上面,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也会间接影响德国汽车公司与中国公司的合作。
既然如此,德国为何不维护,去反对加征中国新能源出口税,反而是中立?
有人认为这是出于政治立场,毕竟欧盟内部在加征中国新能源关税上想法不一,德国如此行为,旨在平衡欧盟内部。
另一方面则是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
虽然表面看是欧盟组织的投票,加征中国新能源汽车税,但实则有美国的身影,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心,其话语权向来颇重。
如意大利退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其中就有美国人捣乱。
美国在G7会议上曾点名意大利和中国合作,对意大利施加压力,这才导致意大利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退出一带一路。
对此有人不置可否,认为美国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意大利梅洛尼政府才是重点。
因为梅洛尼政府在意大利是极右党派,反华历来是其意识形态。
而美国又惯用“政治正确”立场——反华。
即凡是中国领先的,必须打压,于是,在美国的影响下,欧洲国家开始同步美国的政治正确,深化反华意识形态。
这才有了欧洲十二国支持加征中国关税的促成,假设美国不带头打压中国,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围堵中国新能源产业,相信欧洲大多数国家还是希望和中国合作的。
毕竟中国的市场就是一块香饽饽,欧美国家哪个不想分食一块,从十二个国家保持中立、四国反对这一点。
可以充分验证,欧洲国家还是希望有机会和中国进一步合作的。
最后,我国外交部点明,欧盟此举本质是保护主义行为,严重阻碍欧盟的能源转型。
希望未来美国能放下“反华”思想的痼疾,欧洲能独立自主,不被牵着鼻子走,与中国携手创造未来。
而不是制造对立与分歧,求同存异才是正确的道路,中国尊重每一个国家。
参考文献:
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盟分歧依旧 来源:《环球时报》,2024-07-17
法国的大国情结与欧洲的战略自主 来源:光明网,2024-04-27
欧盟最近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正在寻求同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外交部回应 来源:北京商报,2024-07-29
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德关系(和音) 来源:《人民日报》,2024-04-17
德国对华战略出炉,中德关系怎么走 来源:国际在线,2023-07-17
德国商会不欢迎德政府“中国战略”:不符合德企利益 来源:观察者网,2023年07月15日
退出“一带一路”后首次访华,她能否修复对华关系? 来源:凤凰大参考,2024.07/27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支持者多于反对者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