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故宫下午5点就关门?因为1959年的教训,让人不敢忘记!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2-06 07:12:39
文/叨叨小科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故宫,凭借恢弘庞大的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然而和其他全天候开放的景观不同,故宫虽然极为受游客喜爱,但是每天却仍旧早早闭馆,而且故宫面积庞大,导致游客逛故宫都要紧赶慢赶,那故宫又是为何每天要早早闭馆呢?

在各种影视剧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故宫的身影,朱红色的宫墙似乎已经成了故宫的一大标志,可是故宫修建已经这么多年了,这些红色的漆难道就不会脱落吗?这些掉落的漆又该如何维护呢?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的宫殿,结构之精巧,气势之恢弘,让人叹为观止,作为皇家起居的地方,故宫的面积也是相当令人赞叹,要是建筑面积就有15万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宫殿数量更是超过了70座。

在各种电视剧的影响下,人们对皇家奢华生活早就好奇极了,权势滔天的皇帝住的地方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怀抱着这样的疑问,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故宫参观。

而故宫,从来不会让游客失望,木质结构的古建筑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故宫更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因此故宫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5A级景区,然而让很多人不解的是,面积如此庞大的故宫,每天却早早的就会闭馆。

每年的4月份到十月份,故宫晚上5点就会闭馆,11月份到3月份的时候,故宫的闭馆时间更早,下午4:30就会闭馆,这让许多参观故宫的游客叫苦不迭,闭馆太早了,根本没看够!同时心里又有一个深深的疑惑,为什么故宫会闭馆这么早呢?

第一个原因相当好理解,几乎所有物品经过时间的打磨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呈现出破损老化的迹象,而故宫也不例外。

人们参观故宫,可不仅仅是参观故宫的宫殿和院墙,更多的也是为了一睹故宫珍贵文物的风采,为了让故宫在接待游客时,能够以最好的面貌出现,对故宫和故宫的文物进行修缮整理是必不可少的。

再加上故宫文物数量众多,场地面积庞大,如果不给工作人员留下足够的清扫整理时间,那么,每天上万名游客的参观,足够让故宫面目全非了。

因此,早早的闭馆,不仅仅是为了修缮文物,也是为了整理游客参观后的痕迹,保证故宫的整洁与干净。

再加上故宫的文物数量众多,即便是工作人员进行清点也要花费好长一段时间,每天上万名游客的参观,保不准就混进了什么不法分子,如果造成文物失窃,那可就真的是罪过了,这还是故宫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在古代那个皇权至上的时候,为了谄媚皇上或者是向皇上表忠心,全国各地的珍贵物品几乎是不要命的往宫里送,而故宫作为皇帝生活的场所,其中的珍品本就难以统计。

即便最开始参观故宫只是为了一睹故宫的风采,但看到那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也有不少人动了歪心思,1959年的武庆辉就是如此。

虽然最开始武庆辉也只是单纯的来故宫参观,然而参观参观着就变味了,那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让武庆辉极为眼热,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任何一件故宫的文物,都足以让武庆辉之后生活吃喝不愁。

虽然知道偷盗文物有极大的风险,但是利益动人,武庆辉最终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于是,当故宫即将闭馆的时候,其他游客都慢慢的听从指挥离开故宫,而武庆辉却悄悄地藏在了厕所里。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逐渐变得昏暗,故宫的工作人员结束了工作,也一个接一个的离开,武庆辉这才从厕所出来,匆匆走向了他早已看好的目标——康熙皇后金册。

康熙皇后金册,光看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纯金打造,价值昂贵,更何况为了纪念皇后上面铸刻了文字,文化的纪念意义也相当浓厚。

而武庆辉偷到康熙皇后金册之后,也不管什么文物不文物了,为了方便带出,甚至还将康熙皇后金册剪碎,再难复原。

直到工作人员发现碎裂的玻璃,才感觉到大事不妙,为了追回文物,警方和工作人员几乎是夜以继日,最终将武庆辉抓捕,并判处了无期徒刑。

可是,人虽然是抓到了,碎掉的康熙皇后金册却再也恢复不了原状,故宫的工作人员更是心痛的无以复加。

从那之后,故宫的闭馆时间就更早了,这也是为了让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去核实文物数量,同时帮助场馆里的游客离开,不给想要偷盗文物的不法分子机会。

故宫早早闭馆的第三个原因,则和故宫存在的各种民间传说有关,无数妃子与宫女在故宫里老去,就让人们对故宫这个地方心怀敬畏,再加上各种灵异现象的出现。

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努力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但是架不住谣言的流传甚广,比如因为天气原因出现的“散步宫女”,本来是天气现象造成的历史重现,但是仍旧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感到害怕。

因此,为了让游客可以安心的参观,不会感到害怕,故宫更是在太阳落山之前闭馆,给游客更为踏实的参观体验。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的密度那可是相当的大,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交通上,一旦到了早高峰,晚高峰,那街道上可以说是车水马龙,有的时候还会堵得水泄不通。

人们去故宫参观往往是为了放松心情,如果闭馆时间太晚,恰好赶上上班族下班的时间,那么极有可能躲在路上,参观故宫的好心情也会不翼而飞。

而故宫之所以早早闭馆的最后一个原因,可以说是贴心极了,在晚高峰之前闭馆,人们可以在闭馆之后去其他地方,而不用感受交通的堵塞,体会更为良好的出行体育。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曾经一度非常火爆,而故宫里面,需要进行修理的可不止精细的文物,无论是建筑的院墙,还是精致的雕花,都需要进行精细的照料。

而在对故宫的建筑进行维护之时,有一个原材料可是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那就是猪血,虽然猪血在餐桌上极为的常见,可是用来建筑维护,许多人还是为所未闻。

用猪血来维护故宫,猪血可是有味道的呀,故宫不会有怪味吗?这类疑惑更是层出不穷,那么猪血维护故宫的事实究竟如何?我们来一探究竟。

二、故宫极为庞大的“猪血需求”

即便是不懂建筑学的人,在第一眼看到故宫的时候,仍旧会不可避免的被故宫的雕梁画柱所吸引,为了让这些建筑更加精美,人们甚至还贴心的用油饰彩画等进行装饰,看起来异彩纷呈。

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故宫作为木质建筑群,这些油饰彩画也并非直接画在木头之上,毕竟木头是非常容易经受风雨的冲刷之后腐蚀的。

在进行油饰彩画的绘制之前,人们还会贴心的在木制层的表面涂上一层地仗,而地仗,就是故宫每年消耗数量庞大的猪血的去处。

不过猪血有味道,色彩容易斑驳不均,再加上容易凝固结块,地仗的材料自然并非直接是猪血,而是用猪血制成的血料,除了血料以外,还会用其他原料混合进行调节,一般包括砖灰,面粉,桐油等。

在的血料过程中,最优先解决的是猪血的凝固结块问题,方法也相当简单,将采买到的新鲜猪血在丝瓜瓤或稻草的帮助下进行揉搓,这时候,已经成块的猪血自然会通过揉搓成为血浆之类的形状。

为了保证得到的材料是血浆,而没有包含猪血的血块,对揉搓之后的猪血进行过滤,去除其中包含的血丝和杂质也是必不可少。

血料的制造原料里,猪血作为提供颜色的材料自然是必不可少,而石灰水同样作用重大,当过滤之后的猪血血浆和石灰水相遇,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搅拌就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粘稠。

由于猪水中含有数量极为庞大的蛋白质,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和石灰中的钙离子相连接,得益于此,最终制成的地仗黏结性极强。

猪血里的血红蛋白和灰浆反应,能够形成防水的胶合键,这也让故宫的建筑更加防水,不惧怕风吹雨淋,而且猪血既亲水又亲油,可以很好的将地仗的各种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比如桐油和石灰水等等。

在诸类化学反应的基础之上,制作而出的地仗,效果极为优越,不仅不惧怕风吹雨淋,还能防水防虫,大大增加了故宫这类木质结构的使用年限。

不过,地仗也并非在一开始的制作中就使用猪血,在人们早期地仗的制造过程中,仅仅使用的是各种灰浆,那个时候的地仗还是黄色,人们叫他净满地仗。

不过故宫面积实在是庞大,净满地仗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面粉石灰等,造价高昂,晚期的清政府腐败不堪,财力也有些堪忧,不得不学习民间的地仗制作方法,使用猪血作为原材料来降低成本。

故宫5点关门,既是为了保证游客有一个良好的出行体验,也是为了给工作人员留下足够的时间清点文物,对故宫进行修缮整理,这一点无可厚非。

故宫把猪血加入地仗,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节省费用,而且有不怕风吹雨淋等各类良好性能,更是让人们感慨一些人智慧的伟大。

人们在越来越了解故宫的过程中,也逐渐减少了之前对故宫的各类误解,比如,在许多人心里,故宫作为皇家居所,皇帝几乎一年四季都住在故宫里。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为了防止刺客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故宫,故宫的院墙可以说是高高的,再加上城门紧闭,空气不流通可以说是可想而知,炎热的夏季,空气不流通的故宫可以说是酷暑难耐。

皇帝自然也不想受这个罪,因此每年夏天,顺治、康熙、雍正等,他们就会去故宫旁边的中南海居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他们则住在圆明园,这些地方可比故宫凉快多了。

不知道大家参观过故宫吗?经过处理的地仗是否还闻得到腥味呢?大家还知道哪些故宫的趣事吗?

参考资料:

富平检察——1959年,北京小伙盗取故宫价值15亿文物,他是怎么做到的?

阅读时代杂志——猪血在故宫古建筑中的科学运用

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故宫为何下午五点就关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