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两名解放军战士被捕,一地主婆用小脚踹开门偷偷将人放走

慕容子归鸿 2024-11-21 05:38:37

1948年的冬天,宿迁兴庄村笼罩在薄薄的雾气中。

程家的柴房中,两名解放军战士满身伤痕,困在寒冷的木屋内。

门外,裹着着小脚、体型瘦小的地主婆程汤氏,独自提起一把铁锹,伴随着铁锹一次次落下的声响,偷偷将两名战士放走。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一位地主婆完成如此壮举?故事,便要从那道柴房的铁锁讲起。

小脚地主婆的选择

国民党军队的大卡车几天前驶入兴庄,停在了程家的大门口。

从那天起,家里再无一刻安宁,早晨炊烟升起时,总能听见士兵的脚步声夹杂着粗暴的呵斥;晚上天黑透了,屋里的烛光映照着影影绰绰的剪影,令人心生寒意。

程汤氏将目光投向主屋,那儿原本是她与丈夫程元志居住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国民党军队的临时指挥部。

墙角处的水井边,一个士兵正抓起一只母鸡扔进麻袋,鸡扑腾几下发出一阵哀鸣,随即没了声息。

她的心狠狠一揪,手不自觉地攥紧了窗台。“家里的鸡鸭也快没剩下了,”她低声自语,仿佛在说给自己听,“可他们吃得心安理得。”

她轻轻摇了摇头,转身将灶上的锅盖掀开,热气升腾而起,锅里只剩一碗稀薄的玉米糊,为这些兵痞做饭的日子,让她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越发沉重。

她没有埋怨过丈夫,毕竟在这动荡的年代,谁敢轻易得罪手握枪械的国民党军呢?

但她心中依然不平,日复一日的隐忍,就像井里的水被一点点抽干,快到了承受的极限。

这天夜里,柴房方向突然传来几声压抑的呻吟,程汤氏倏地坐起身,竖起耳朵仔细听,声音断断续续。

她披上一件旧外套,推开门走到窗边,月光洒下,能隐约看到柴房前守卫的两个士兵靠在门柱上昏昏欲睡,手中的枪斜搭着地面。

她的目光越过守卫,落在柴房门内,似乎能看到里面的两个模糊身影蜷缩着挤在角落里。

“那是解放军?”她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心底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紧张、害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

救援

她的脑海里一遍遍回荡着那些细碎的呻吟声,还有那两名解放军战士身上隐约可见的伤痕。

她听说过他们的故事,解放军是一支和国军完全不同的队伍,纪律严明,从不骚扰百姓,他们是老百姓的希望。

如今,两个年轻的生命被困在离她不到十米远的柴房里,命悬一线。

晚饭后,程汤氏推开房门走进厨房,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悄声问丈夫:“老头子,那两个解放军的事儿……咱就这么看着不管?”

程元志正坐在偏房的小木凳上抽旱烟,闻言动作一顿。

程汤氏将湿漉漉的抹布搭在桌边,慢慢坐下:“我听说,明天这些国军要开会,连长工也得去伺候。家里,怕是没人了吧?”

程元志微微蹙眉,看了妻子一眼,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意图,他沉声道:“你别乱来,那些士兵哪有不防着的?万一被抓住,你以为他们会放过咱们?”

“这些年,他们拿咱的粮,住咱的房,还欺负咱的长工,难道咱真的就只能忍着?”

“他们今天能抓解放军,明天也能抓别的人。咱要是连个帮忙的胆子都没有,以后还有什么脸见人?”

程元志听得目瞪口呆。他印象中的妻子,一向话少温顺,从不顶撞,今天却像换了一个人,他咬着旱烟袋,没有说话。

第二天清晨,寒风依旧凛冽,程元志被几个士兵强行叫去会场帮忙,连长工们也被拽走伺候茶水。

程汤氏裹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拎着一把锃亮的铁锹。

庭院空无一人,士兵们都已经离开,只有远处还能听见隐隐约约的吆喝声。

站在柴房门前,她的手心已经冒出了冷汗。

她轻轻将耳朵贴在门上,能听见里面传来微弱的喘息声。“解放军同志,是我。”她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急促和担忧,“你们别怕,我来救你们。”

柴房里的人一愣,接着传来虚弱的回应:“大娘,别管我们!国军会回来的,你快走!”

程汤氏心头一颤,声音却更坚决:“不救你们,我一辈子睡不安稳。”说罢,她举起手中的铁锹,对准门锁狠狠砸下。

第一下,“哐”的一声,铁锹震得她手臂发麻。

她咬着牙继续挥动铁锹,一下、两下……寒冷的空气中回荡着铁锹砸击锁链的声响。

柴房里的两名战士听得心急如焚,其中一人忍不住喊道:“大娘,真的不能再砸了!他们要是回来,你也会遭殃!”

程汤氏没有停下,她的手已经麻木,汗水从额头滑到下巴。

她喘着气,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又用力地砸了一下,锁链终于松动了一些,但门仍旧没有开。

“还是不行吗?”她自语道,目光扫向门框,突然,她退后一步,抬起脚狠狠朝门板踹去。

柴房的门并不结实,但裹着小脚的程汤氏力气更是有限。

她一次又一次踹向门板,就在她即将耗尽力气时,门终于发出“咯吱”一声,裂开了一道缝隙。

“大娘!”两名解放军战士一跃而起,挣扎着冲向门口,程汤氏顾不上休息,连忙钻进柴房,用发颤的手指解开他们身上的绳索。

“快走!”她压低声音,急促地说道,“往东跑,别回头!”

两名战士扶着彼此的肩膀,回头看了她一眼,眼里满是感激“大娘,谢谢您。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您的恩情。”说完,他们迅速钻进黑暗的巷子,消失在冬日的清晨里。

历史铭记无名英雄

回到偏房后,她努力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又将散乱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随即钻进被子里闭上双眼,佯装熟睡。

程汤氏明白,国民党士兵发现人逃走后,必然不会轻易罢休,而她只能用自己的冷静掩盖住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

果然,太阳升起后,屋外便响起了国民党军队慌乱的叫喊声,几个士兵急匆匆地冲进院子,带着刺耳的脚步声直接闯进偏房。

领头的军官脸色铁青,声音低沉而充满威胁:“你们家昨晚没人听到动静?柴房里关的共军跑了!”

程汤氏瞪大了眼睛,故作震惊:“跑了?不可能啊!我裹着小脚,哪能走那么远?整晚就在屋里,什么都没听见。”

那军官将目光落在程汤氏的小脚上,似乎在思索什么。他眉头紧皱,冷冷说道:“难道是有同伙潜进来救人?”随即吩咐手下搜查整个院子。

程元志此时也匆匆赶回家,装出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模样。他拱手赔笑:“军爷,这肯定是共军的党羽搞的鬼!我们老两口哪里有那胆子,也不敢干这种事啊!”

军官闻言冷哼一声,挥手让士兵继续搜查。

可搜遍了整个程家,除了破旧的家具和用尽的粮仓,什么线索都没有,最终,军官只能恼怒地带着手下离去,继续搜寻逃跑的解放军。

士兵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程汤氏才松了口气,手心已经被自己的指甲掐出了深深的痕迹。

几个月后,解放军收复了兴庄,国民党军队彻底撤离。

这一天,程家久违的安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程元志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个穿着崭新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您是程大娘的丈夫吧?”其中一人带着激动的神情问道。

程元志点点头,把他们迎进院子,程汤氏正坐在屋里缝补衣物,听见声音赶忙走出门。

一眼看见那两名解放军战士,她的表情愣住了。

短短几个月过去,他们的身影早已被她印刻在脑海中,如今竟然穿着整洁的军装,精神抖擞地站在自己面前。

“大娘,真是感谢您当时的救命之恩!”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要不是您那天拼命相救,我们可能早就没命了。”

程汤氏摆摆手,嘴角带着一丝笑意,眼中却泛起了泪花:“救你们是应该的,你们是为百姓打仗的好人。只要你们平安,我就心满意足了。”

另一名战士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物件,小心翼翼地递给程汤氏:“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程汤氏连忙推辞:“不用不用,你们都能活着回来,我已经很高兴了。”

战士们却坚持将红布放在她手上,目光坚定地说道:“这是我们全连战友听了您的事迹后一起筹备的,您救的不是我们两个人,而是整个兴庄百姓的希望。”

程汤氏拗不过他们,只好将红布打开,里面是一枚崭新的纪念章,上面刻着“人民英雄”四个字,这一刻,她再也忍不住眼眶中的泪水,哽咽着说道:“这东西,我哪敢当啊……”

“您当得起!”战士们齐声回应,他们提起那些日子遭受的苦难,以及程汤氏奋力解救的场景。

从那以后,程汤氏的故事便在兴庄传开了,人们提起她,总会说:“那个裹小脚的地主婆,却做了连汉子都不敢做的事!”

即使多年过去,程汤氏裹小脚踹开柴房救人的勇气,仍然是人们口中的传奇,她的名字虽未载入史册,却镌刻在百姓的记忆中,成为无名英雄。

参考资料如下:

【1】解放战争

【2】【百年风华·党史回眸】1946: 解放战争求解放——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