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科举没有正式出现的时候,那时还是推举制度,直到隋朝推出了科举制,才改变了世家大族互相推举。但是科举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雏形,直到隋朝才正式整合发扬光大。
1.隋朝起步阶段
早期的科举是不完善的,主要是几个方面考什么?怎什么时间考?但是核心目的还是不变的,那就是选拔可以任用的官员。
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隋朝刚刚结束两晋南北朝,以及五胡乱华的局面。地方上能够任用的官员也是屈指可数,所以最紧急的事情就是挑出人才保证一方安定。
那么为什么隋朝不用世家大族呢?这其实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由于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根深蒂固,威胁到了统治阶级,很难遏制他们的地位。而隋朝不同以往,现在他有能力就要削弱豪门贵族,选取民间的人才既可以起到遏制作用,也能陪养只忠心于中央掌权者,也就是皇帝的势力。
前面也说了早期的科举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要考什么。这个时期考的主要还是经义、诗词、乐律看中的是读书人的才华和品德。并且试卷最后会出现命题作文,来了解一下读书人们有什么好的想法。
2.唐宋代的发展阶段
到了唐朝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安宁的阶段,这时对于官员的任用,则是更注重社会事件处理的能力。朝廷将科举面临的几个问题,全部用官方的规范来解决。并且设立了更加详细的考试科目,用以选拔各种职位上的人才。
到了宋朝科举的范围就有一次增多了,还是回到当时的时期,刚刚建立的宋朝就面临很多问题,那就是从五代十国中建立起来的朝代,如何管理如同散沙的民众。而此时的科举涉猎的范围就包括文学、政治、经济、和律法等多个领域,想要一个能全力辅佐大宋的官员。并且细分了考试过程,乡试、会试和殿试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3.明清的定局阶段
到了明朝的科举,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八股文。没错明朝的八股取士的制度,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就是皇帝的权利。
大家都听说过锦衣卫,那么大家知道皇帝朱元璋会排他们,去监督自己的官员吗?这好像和我们的主题没有关系,实则不然。锦衣卫出现其实更多的源自于,皇帝对于手下官员的地方不信任。
而“四书五经”内容主要就是讲得如何忠君爱主,可以起到的作用就是陪养出政策皇帝的顺从者。
到了清朝这种问题就更严重了,要知道他们是入关的统治阶级,对于汉人的掌控就需要更大的努力。而人才任命方面更甚,只有培养出顺从自己的汉人,才能彻底解决明朝的余党,而在这其中文字狱出现了。
纵观古代科举的发展从选拔人才到政治工具,还真的是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