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9日,在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扎地——洪庙集等待了几天之后,交通员王萌林拿到了组织上交办传递的秘密文件,当日便准备启程,返回睢杞太独立团。
临行前,杨得志司令员亲自交代任务,让王萌林带回一些文件和宣传品回去,同时护送工委这边的魏平山同志到睢杞太独立团工作。
王萌林将文件和宣传品用大腰带扎好,铺捆在腰间。随后脱掉上半身衣服,光着膀子,将破烂衣裳搭挂在肩上,推起独轮车,让魏金山走在前面,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村。
当年的战斗形势,十分严峻,日伪在各个关卡要道处设立重重哨卡,封锁得十分严密,想要冲破敌人的封锁线,顺利交通、传递消息,要求交通员们必须大胆心细,同时沉稳机智。
一路之上,两人十分谨慎小心,加之口音又都是当地人,因此顺利地通过了马丰乐、胡罗头等顽部盘踞的地区,随后又穿过了日伪控制的铁路封锁线。
正当两人觉得此行一帆风顺,将会顺利完成任务,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出事了。
两人走到内黄火车站东面的封锁沟处之时,站岗的伪军哨兵拦下前面的魏金山。
“干啥去?”
“到湖集去借账(借账,属于当地人才知道的说法,就是困难时借富人的地一亩,折合钢洋十元,一年要交四十斤麦子,四十斤秋粮。)。”魏金山镇定地回答道。
“哪儿的人?”那名伪军上下打量着魏金山,见对方神态端庄,英气逼人,不禁心生狐疑,继续追问道。
“我家就在前面的楼岗。”魏金山指了指前面,原想和先前遇到的岗哨差不多,应付几句就能闯过去。
然而,事与愿违,这名伪军偏偏十分难缠,坚持要搜魏金山的身。
没奈何,魏金山也只能听天由命,伸着胳膊让对方搜身,那名伪军随后“窸窸窣窣”上下摩挲着,很快便从魏金山的身上摸出了一本小证件。
拿出来看时,可把魏金山和不远处看情况的王萌林给吓了一大跳,这是一本八路军残废证,虽然不是魏金山的,但此时这东西从他身上搜出来,想要再说清楚,撇清关系也很难了。
一时间,周遭陷入了一片静寂之中,魏金山紧抿着嘴,王萌林皱起了眉,那名伪军拿着证件翻来覆去地看着。好一会儿,他才问道:“这是啥?”
他这话一出口,魏、王两人原本已经提到嗓口眼的那颗心,顿时放了回去,对方原来不识字,是个文盲。
“哦,这是91师的证件。”魏金山镇定下来,连忙找了个伪军部队番号搪塞过去。
“嗯,”那名伪军哨兵听罢,点了点头,没再纠结,直接将证件又塞回到魏金山的手中,然后手上动作不停歇,继续搜查着魏金山的衣袋。
随后,这名哨兵从魏金山的口袋中搜出了100多元伪钞,搜到钱后,这名哨兵毫不客气,直接将之放入自己的口袋之内,然后脸色一变,十分严厉地冲着魏金山大喝道:
“走,走 走,到乡部去。”
随后,魏金山便被对方用枪托推搡着,离开了此处。
“坏了,坏了!”眼见魏金山被敌人推搡着抓走,王萌林心里一阵发急,敌人说是将魏金山带到乡部,但保不定还会继续往上面捅,万一他们把魏金山送到日伪据点之内,那可就要糟了。
来不及多想,王萌林便推着独轮车,一路小跑,跑到了距离内黄车站东面六里左右的清水堰。这里有个地方大乡绅,名叫崔运生,而此人其实还有另外一重隐秘的身份,那就是——我方的秘密联络员。
事发突然,来不及多想的王萌林直接找到了崔运生,随后拉着对方的手急道:
“咱们有个同志叫敌人给逮走了,这一带你熟悉,你赶紧帮忙打听下能不能救出来。”
“抓到哪儿了?”崔运生一听,也着急起来。
“可能是去乡部了,他俩拐弯时候有高粱挡着了,我没看清他俩去的地方。”王萌林答道。
“你先别急,我立即出去打听情况。”崔运生当即安抚住王萌林,随后拿起帽子,戴上便出了门。
当天,崔运生跑到乡部打听,没有魏金山的消息,后来又来到伪军据点内打听,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回来之后,崔运生摊了摊手,将打听无果的消息说出来后,两人在屋内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明明看见魏金山确实是被伪军哨兵带走了,却没有任何消息。
难道是?!
俩人同时想到了一种可能,不禁心里一沉——魏金山很可能在半路遇害了。
当晚,王萌林孤身一人,神色黯淡地独自启程,走了五六里,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熟悉的人影,王萌林加快步伐,小跑上前一看,对方竟然是先前被抓走的魏金山。
王萌林再遇魏金山,顿时喜出望外,不敢相信是真的情况 随后他便拉着魏金山询问缘由。
“你不是被敌人抓走了吗?他们怎么把你又放出来了?”
“真是虚惊一场。”魏金山不禁感慨道,“那名伪军将我带走后,后面便一直催着我一路疾行,等过了封锁沟,距离哨所远了,那名伪军哨兵突然止住了脚步,随后用枪托砸了一下我的后背,然后对我低声道,快走吧,不要多嘴,敢向别人提钱这事儿,小心些!”
随后,那名伪军哨兵便不再理会魏金山,转过身,独自返回哨所方向。
敌人的贪婪,造成了一场虚惊,两人庆幸之余,随后也立即加快了脚步,趁着夜色的掩护,通过重重卡哨,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561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商丘文史资料》,王萌林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