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两位总统,这还像话吗?”最近,格鲁吉亚的政坛上演了一场堪比政治剧的闹剧:新总统米哈伊尔·卡韦拉什维利刚宣誓就职,前总统祖拉比什维利却不认账,不仅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还煽动支持者走上街头抗议,搞得整个国家乌烟瘴气。再加上欧美对格鲁吉亚的指指点点,国内外的争议更是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底是格鲁吉亚政治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要理解今天的格鲁吉亚政局混乱,得先翻翻它过去的“旧账”。2008年,格鲁吉亚因为南奥塞梯问题和俄罗斯打了一场战争。这仗不仅没打赢,还让格鲁吉亚失去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实际控制权,领土直接被割走一块。这事儿在当时可是捅了马蜂窝,美欧一边高喊支持格鲁吉亚主权,一边却并没有给出什么实际援助,眼睁睁看着俄罗斯大军进入南奥塞梯。
战争之后,格鲁吉亚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靠别人,靠不住。表面上,它一直对美欧保持友好态度,可背地里,国内对西方的盲目信任早就被削弱了。每逢国内政局不稳,这段历史就会被拿出来翻一翻,成了亲俄派和亲美欧派相互攻击的武器。某种程度上说,这次的“两位总统”局面,正是长期国内分裂的一个延续。
格鲁吉亚的现状也不禁让人想到另一个国家:乌克兰。两国都曾试图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转而靠向欧盟,但道路却截然不同。
乌克兰从2014年开始就为加入欧盟拼命努力,但直到今天,还停留在申请阶段。格鲁吉亚呢?2022年递交申请,2023年年底就成了欧盟候选国。听起来好像格鲁吉亚更顺利?其实不然。格鲁吉亚国内近年来不断爆出争议性政治事件,尤其是这次总统选举的混乱局面,更是让外界对它的民主制度产生质疑。
更耐人寻味的是,欧盟对这两个国家的态度也很微妙。尽管乌克兰早已是"战火中的英雄",但欧盟并未加快它的入盟步伐。而对格鲁吉亚,欧盟却抛出"候选国"的橄榄枝。这背后的动机值得深思:欧盟到底是希望拉拢格鲁吉亚,还是把它当作俄罗斯背后的一颗棋子?
说到棋子,就不得不提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俄乌冲突已经打了近两年,美欧为了给俄罗斯添堵,曾试图在格鲁吉亚开辟所谓“第二战线”。毕竟格鲁吉亚地理位置敏感,又和俄罗斯有过节,美欧眼里的“利用价值”一目了然。
不过,这一次,格鲁吉亚并没有听从美欧的安排。政府明确表示,不会卷入俄乌冲突,也不会为了别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国家安全。这样的强硬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自己,但也让美欧很不爽。于是,格鲁吉亚国内亲美欧派和亲俄派的争斗更加激化,这次总统选举中的乱局,也不能说完全与外部压力无关。
相比大国博弈,格鲁吉亚自身的内耗才是最大的隐患。实际上,格鲁吉亚的总统制度本来就很弱,总统更像个“形象代言人”,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总理和执政党。然而,祖拉比什维利这位前总统偏偏不甘于“代言人”的角色,选举落败后仍然频频发声,还通过国际舆论向现政府施压。
与此同时,格鲁吉亚社会在"亲俄"和"亲美欧"两派之间的分裂也愈演愈烈。有些人觉得,加入欧盟是现代化的唯一出路,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俄罗斯才是格鲁吉亚的传统盟友,与其得罪强邻,不如选择和解。
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普通民众中,也深刻影响着政坛的决策方向。这次选举结果引发的抗议,正是这种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如果不解决社会分歧,无论总统是谁,格鲁吉亚的未来恐怕都不会太平。
针对格鲁吉亚的现状,不少国际关系专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看法。一位欧洲问题研究学者指出:“格鲁吉亚目前最需要的是内部团结,而不是过度依赖外部力量。无论是美欧还是俄罗斯,最终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来对待格鲁吉亚,而不是站在格鲁吉亚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格鲁吉亚近年来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在逐年下降。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格鲁吉亚人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这种普遍的失望情绪,为政治抗议提供了土壤,也让两位总统的对立更加难以调和。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乌克兰的经历已经证明,一个内部分裂、外部干预严重的国家,最终很可能陷入无休止的动荡和冲突。
格鲁吉亚虽然暂时避免了全面冲突,但其地缘政治位置的敏感性,注定让它难以置身事外。如果不能迅速稳定局势,格鲁吉亚很可能会步乌克兰的后尘,成为大国博弈的又一个牺牲品。
格鲁吉亚的未来并不明朗。国内分裂未解,外部压力不断,这片小国注定还将在风雨中寻找自己的方向。而选择如何走下去,则完全取决于它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