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先生37岁,2021年6月,陶先生因为咳嗽去医院检查,拍了CT发现肺部有实性结节,大小为9mm×12mm。当时,陶先生收到报告的时候就咳嗽好了,就没有在意什么是肺结节,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然后到2022年5月单位体检,体检报告上没有写胸部CT结论,陶先生就以为肺结节没有了。
后来陶先生才发现,其实是当时的体检医院把他的CT给漏了,才没有报。又过去一年,到2023年5月,陶先生再次体检,发现结节长大到14mm,且癌胚抗原数值偏高。医生建议做手术,陶先生很担心。
因为当时的CT报告提示,陶先生的左肺下叶前基底段见结节状密度增高影,长径约为14mm,呈浅分叶状,邻近胸膜牵拉,诊断结论为左肺下叶结节灶,较前片增大,医生说存在早期肺癌可能。
陶先生跑到上海某医院胸外科就诊,医生立刻让做PET-CT,结果显示身体其他部位没有癌转移,医生说可以做手术。于是,陶先生就在上海的医院做了胸腔镜下左下肺叶全切加淋巴清扫术。
术后陶先生马上问医生情况如何,医生说切得很干净,助手医生还私下和陶先生说,看起来淋巴应该没转移。陶先生以为是早期,但2周后病理出来了,结果是黏液腺癌,提示切下来的第7组淋巴结中有一组转移,还有脉管癌栓、微乳头成分、胸膜侵犯的高危因素。
当时,医院的病理报告没分期,术后,陶先生去上海某医院咨询后续方案,医生才把分期定为3a期。医生说陶先生必须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治疗方案可选吃靶向药或者做化疗。陶先生基因检测是ALK融合基因突变,有靶向药可吃,但考虑到耐药问题,最后还是选择了做化疗。
术后一个月,2023年6月份开始,陶先生在医院做了4次化疗,化疗方案是培美曲塞加上卡铂,4次化疗结束后就一直空窗至今。空窗期间,陶先生每3个月做一次脑部增强核磁、胸部增强CT、全身B超等各项检查,已经检查了多次都没问题,一直很安全。
现在,因为陶先生还在工作年龄,感觉身体情况也允许,经过医生同意后,陶先生现在就还在正常上班,只是工作太累会对身体不好,已经换了个轻松的工作。陶先生现在感觉他已经没事了,但是就是不知道今后还会不会复发,希望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