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诞生之初《科学》杂志专门发文评论称其是“发生在硅谷之外的颠覆性进展”作为联手打造“寒武纪”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被评为“这波AI大潮中的开拓者和先驱”然而,在无数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只有亲历者才知道抵达之途有多少黑夜和荆棘:“它最初是一项没经费、没论文、无人问津的‘三无研究’……”
▲陈云霁(右)、陈天石兄弟。同为“80后”的陈云霁和陈天石年龄相差两岁两人先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又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此事一时成为美谈陈云霁笑言这是因为陈天石对他“从来不服气”觉得二人天天玩在一起,谁也不比谁更聪明“你能上,我也能上”兄弟俩在计算所一个投身芯片研发,一个专攻人工智能(AI)两人凑在一块,一有空就琢磨什么样的研究更好“玩”?从各自专业出发,两人合计将AI和芯片设计的基础研究交叉做一款“聪明的芯片”用芯片加速处理深度学习算法程序要知道,那是2010年前后英伟达芯片还是“游戏显卡”的代名词再过6年“阿尔法狗”才会因击败李世石而一鸣惊人没人知道“AI+芯片”会碰撞出什么火花他们也没有“上帝视角”AI芯片是个啥东西、做出来能不能用兄弟俩没有答案学生们更摸不着头脑不止一个学生跟陈云霁吐槽:“带我们做点不那么非主流的研究吧别搞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了”陈云霁特别理解大家的心情当时这个课题连20万元的项目都申请不下来“可能需要一点理想主义”2010年底兄弟俩在一次所内汇报中报告了做AI芯片的设想没想到竟打动了时任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后者当场肯定了两人的想法给了兄弟俩继续做下去的信心2011年“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依托计算所成立国重实验室主任孙凝晖超前布局围绕“非传统体系结构方向”设立了3个研究组智能处理器团队(现计算所智能处理器中心)在列对于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而言创立智能处理器团队的时机恰到好处:“再晚半年抢占深度学习处理器研究学术制高点的机遇恐怕就错过了”2013年的一天陈云霁刚晋升为研究员不久孙凝晖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提出由他担任智能处理器团队的PI专注智能处理器的基础研究孙凝晖为30岁的陈云霁做了长远打算:“计算所是做大事的地方研究员仅仅是做大事的起点要想在市场、用户那里占有一席之地得有超过别人的创新和优势”这次谈话改变了陈云霁的职业生涯从那之后,他更坚定了信念沉下心后他们用详尽实验得出的实际数据证明了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巨大潜力并陆续将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投出去只是没想到他们的成果产生了不曾想象的影响力
▲陈云霁(左)、陈天石一同参加某论坛活动。2014年是兄弟俩丰收的一年他们与合作伙伴关于机器学习计算的论文成果——“DianNao”和“DaDianNao”先后斩获ASPLOS、MICRO两大计算机学术顶会的最佳论文奖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科研机构的首次这两篇论文的他引数很快达到数千次施引者遍及全球数十个国家、数百个科研机构其中,英伟达是引用最多的机构之一“DianNao”和“DaDianNao”寓意为“电做的大脑”表达了“AI”中文含义这个中文发音曾让国外同行大费周章他们需要卷着舌头发出“脑”音在兄弟俩看来,这两个名字独具魅力“因为此前没有中文发音的芯片”一下子拿到两个顶会的最佳论文兄弟俩才意识到他们蹚出了一条前人不曾涉足的路DianNao和DaDianNao开创的深度学习处理器方向现已成为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主流最佳论文到手后,孙凝晖问兄弟俩:“你们能做出真正的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吗?”原来,国重实验室有个不成文的共识——重视论文,但更重视技术发明和原型系统“顶天”更要“立地”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黑屋”里陈云霁带领智能处理器团队的成员将论文成果付诸于方寸之间的集成电路上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一年后取名为“寒武纪”的国际上首颗深度学习处理器原型芯片一次流片成功
▲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1号(2015年)。两兄弟说“寒武纪”最初是想表明它只是一个早期的起点就如寒武纪那个遥远而原始的时代一样但他们没想到这个领域的大爆发来得迅猛且快速2016年春,“阿尔法狗”一战成名AI迅速在全世界掀起浪潮同年,寒武纪公司成立2017年华为Mate10凭借寒武纪芯片取得巨大成功“寒武纪1A”成为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登陆科创板(左一为陈天石)。眼见“寒武纪”开启了智能计算大爆发的序幕陈云霁感慨:这其中既有运气成分,更是时代的助推个人兴趣与国家战略需要融合在一起就有机会促成伟大的事情发生
全文请见9月19日《中国科学报》将刊发的文章开创“寒武纪”来源:中国科学报责任编辑:宋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