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在这一年的农历六七月份,原本应该酷热的天却飘起了雪花,寒风凛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1815年冬季快要过完了,马上就要迎来忙碌的春耕季节了,本应该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可是,天气出了点变故,按理说天气早该在1816年农历二三月份就要开始回暖了,但是寒冬好像并没有过去的意思,依旧河流冰封,积雪未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六七月份仍未好转。
人们常说“六月飘雪窦娥冤”,古代人并不了解气候为何如此反常,他们只当是老天爷又要降罪了。
时至今日,先进的科学可以为我们揭示答案了,无论那个事件有多么久远,只要仍存在一些蛛丝马迹,就有可能还原当时的场景。
根据全球各地的史料记载,那一年并不只是在中国,在北美洲、欧洲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气候变化,而这一切产生的原因正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
坦博拉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这是一座复合型火山,山体原来的高度为4100米,火山爆发之后,山体被削到了2850米,可见爆发威力。这一次爆发从1815年四月份一直持续到当年七月份,爆发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爆发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五万倍,共计喷发出1400亿吨岩浆,大量的火山灰被带到了高空中,随着大气流动,散落在其它地方。
为什么火山爆发如此影响气候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火山爆发与气候的关系:
超级火山爆发带来的影响:火山爆发使得大量的火山灰进入到平流层之中形成火山尘幕,这会阻挡太阳的短波辐射到达地球表面,所以地表接收到的热量急速降低,而且,地表反射回去的长波辐射也被火山灰尘幕吸收,平流层温度升高,地表温度降低,这与所谓的“核冬天”相似。
火山爆发的危害可分为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两种类型,其中原生灾害是指火山爆发直接产生的伤害,伤亡较大,据了解,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导致约7万人丧生,这是原生灾害,而次生灾害主要是指火山灰对于气候的影响,1815年的那次火山爆发,使得全球约数十万人的生活受其影响,甚至失去了生命。
其实火山喷发出来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并不是主要的危害,主要的危害是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固体悬浮小颗粒、气溶胶以及二氧化硫气体,这会导致平流层出现“阳伞效应”,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尘幕”,它会使得地表温度骤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威胁,特别是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一旦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或绝收,许多人就可能会因为缺少粮食而饿死。
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爆发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爆发威力最大的一次,也是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在北美洲还有一座更大的火山,它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它就是位于美国的黄石超级火山。如果它要是爆发了,将带来全球性的危害,直接受重创的将是美国,因为大量的火山灰将会笼罩当地达数个月之久,大量的动植物都会死亡,庄稼自然也不例外,科学家正密切注意黄石超级火山群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