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它们往往会颠覆我们固有的认知,甚至科学也无法解释其原理。
广西横县,是南宁下属的一个小县城。近些年来,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则“秘闻”。大意是有一个小男孩天生“神眼”,具有夜视的特异功能,能看清黑暗中的事物,有人甚至说他是猫投胎变的,听起来十分玄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小男孩名叫农有穗,他出生于横县南乡镇大化村,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农姓是当地的特有姓氏,父母为他取这个名字,也蕴含了丰衣足食的朴实愿望。
和别的小男孩一样,农有穗自幼就活泼好动,十分顽皮。但在他只有两个月的时候,家人发现了一点异常,那就是他的瞳孔是蓝色的,与黄种人的棕色完全不同,与西方人的特征极其相似。
但农有穗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他的家族中也没有西洋血统,为何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父母以为孩子得了什么病,赶紧带着农有穗到医院检查。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农有穗的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很健康,视力也与正常人无异,至于眼睛为何是蓝色的,医生一时也解释不清楚,就说等他长大了慢慢就会恢复正常的。
看到儿子的身体没有问题,父母也就放下心来,带着农有穗回到了村里。但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眼睛并没有如医生所说的那样,慢慢转变成棕色,反而变得更蓝了。更为奇特的是,他的眼睛在黑夜里还会像猫一样闪着蓝绿色的光。
不仅如此,农有穗的生活习惯也和猫很相似,大白天他显得没精打采,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好像很害怕阳光一样。
到了晚上他却活力十足,经常趁父母不注意时溜出去玩耍。但那时候小伙伴们都睡觉了,他就一个人蹲在河边,默默地扔着石子。偶尔有路过的人在夜里看到他那双蓝幽幽的眼睛,还以为遇到了什么怪物,都会吓得转身就跑。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流言四起,有迷信的村民甚至说农有穗前世是只猫,很多人都跑到他家里围观,把他当成了异类,这也让他的家人承受了很大压力。
好在农有穗天性开朗,并不在乎外界的看法,而且时间长了以后,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到了入学年龄后,他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了学。
上学第一天,老师就发现他的眼睛和别人不一样,还以为他的视力有问题,就安排他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但没过多久,农有穗就找到老师,说自己坐前排看不清楚,主动要求调到后排的座位。
这也让老师感到疑惑不解,不过奇怪的地方还不仅于此。阳光明媚的时候,学校一般会组织课外活动,但课堂上很活跃的农有穗就像打蔫了一样,独自坐在操场的角落,不愿与同学们玩耍。只见他用手捂着眼睛,好像很害怕阳光的照射。
但到了晚上,农有穗就像换了一个人,他和小伙伴们出去捉蟋蟀时,别人都打着手电筒照明,他却什么也不带,还能在黑暗中准确地找到隐藏在草丛里的蟋蟀。
除此之外,农有穗还喜欢到阴暗的角落玩耍,别人都说看不见,他却说自己看得很清楚。当地的道路多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一不留神很容易摔倒,他却在夜晚时走路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难道农有穗不仅长了一双奇怪的蓝眼睛,还能像猫一样具有夜视的神奇功能吗?为了弄清这一疑问,他的父亲曾专门做过测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交给他几张纸币让他辨别。没想到的是,农有穗竟然能轻易地说出每张纸币的面额。
听闻此事的记者很快上门采访,为了验证农有穗能夜视的真实性,记者特意做了几组测试。他们将农有穗带到一个没有窗户的库房,关上电灯后,房间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第一组测试中,记者在纸条上写了一段文字让农有穗念,结果他在黑暗中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之后记者又先后让他做了算术和组词,他同样很顺利地答了出来,这也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通过记者的报道,农有穗的“夜视眼”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但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难道他真的拥有能在黑夜视物如白昼的特异功能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不仅是猫,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眼睛能夜视,还会闪闪发光。这是因为在猫科动物的眼底,都有一层由金属锌组成的反射膜,它就像一面反光镜,任何微弱的光线都能被它捕捉,并反射到视网膜上,从而能在夜间看清东西。
另一个原因就是猫科动物的视杆细胞比较发达,多达几亿个,而人类只有几百个,所以猫能夜视,人类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虽然能看到东西,但都是模糊的轮廓。
但农有穗的夜视能力显然超过了人类的生理极限,难道是因为他的视杆细胞和猫一样发达吗?
为了查清事情的真相,广西民族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卢林德受邀对农有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意外,他的视杆细胞和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经过专业检测,农有穗的眼球虹膜上的色素细胞严重缺乏,西方人正是这个种群遗传缺陷的原因,眼球才会是蓝色的。但农有穗除了眼球虹膜色素细胞缺乏,连视网膜上的色素细胞都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在人群中极为罕见。他之所以害怕强烈的阳光刺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根据农有穗的眼底图像分析,参与检查的有关专家们一致认定,农有穗患有先天性的白化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家族遗传或近亲结婚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眼睛发蓝、头发和皮肤都呈不正常的白色。
前文已经说过,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并不是后天形成或被传染的,但农有穗的父母包括近亲属都没有患过白化病,他的病因何而得的呢?
除了这个问题难以解释之外,还有就是白化病人的视力一般都比较低下,不要说黑夜了,就连白天看东西都很模糊,更不用说能像猫一样能夜视了。但农有穗的视力却很正常,而且还能夜视,这一点又和白化病的特征不符合。
遗憾的是,专家并没有对这些疑问作出解释,他们并不认为农有穗的眼睛会夜视,但也承认他有一定的暗适应能力。
什么是暗适应能力?通俗来说就是人类对于黑暗的适应程度。打个比方,人在白天突然进入一间暗室时,起初他肯定会什么也看不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会慢慢看清房间里物体的轮廓。
与之相对应的是,还有一个名词叫明适应能力,就是人长时间处在黑暗的环境,再回到光线强烈的地方时,需要蒙上眼睛以保护瞳孔,避免受到强光刺激,否则轻则短暂目盲,重则永久失明。
专家认为,农有穗的暗适应能力比一般人要强一些,所以他能在光线微弱的房间里读书写字。不过当初记者对他测试时,房间处于完全黑暗的状态,且每组测试之间都会开关一次灯光,而农有穗每次答题的用时只有不到一分钟。
显然,常人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在明暗环境的不断切换之下,实现眼睛的暗适应,并作出思考和答题,更何况农有穗还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主人,就是因为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在和生存环境的艰险博弈中,不断进化出新的身体机能。比如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第一个敢于尝试的人,肯定会被别人视为异类,但就是这种勇敢的尝试,让人类实现了从野蛮丛林到文明社会的巨大跨越。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高科技在为人类带来的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在无意中让人类的进化本能出现退化。
试想一下,如果人类没有发明出钻木取火,乃至电灯来照明的话,会不会由此慢慢进化出夜视眼呢?
科学的意义就在于无止境的探索,在发现未知事物的同时取得进步和发展。不用说广袤的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仍然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有待探索,还有很多神秘的自然现象等待解密。
所以,我们不能把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当作荒谬或不存在,急于用固有的认知去解释和否定它,而是要严谨地研究论证。对于像农有穗这样的罕有情况更应如此,这才是科学求知的正确态度。
如今,农有穗小朋友依然在健康茁壮地成长,相信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围绕在他身上的“神眼”之谜一定会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