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在工程测量领域,测量仪器的妥善管理至关重要。其中,“生锈”“生霉”“生雾” 被视作测量仪器的三大危害。为保证仪器处于最佳状态,在仪器的保管与使用过程中,需依据不同仪器的性能,落实对应的 “三防” 措施。
一、库房(存放地)要求
1. 防火要求:测量仪器库房必须为耐火建筑,并配备消防设备。不过,一般的酸碱式灭火器并不适用,建议选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新型灭火器,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有效进行抢救。
2. 温度控制:库房内的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剧烈的温度变化对仪器不利。理想的室温范围是 12 - 16℃。许多施工项目因测量仪器数量较少,常将仪器存放在办公室。若办公室空调温度过高或过低,且仪器突然被带至室外温差较大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仪器的 “三防” 效果。
3. 环境条件:库房需要保持通风、干燥且防尘,为仪器营造良好的存储环境。
二、防霉措施
1. 日常清洁:每天收装仪器前,务必先将光学零件的外露表面仔细清刷干净,然后盖上镜头盖,同时确保仪器外表清洁后再装箱密封保管。
2. 通孔处理:对于仪器外壳上的通孔,如数据接口等,使用完毕后应及时盖住。
3. 放置防霉剂:在仪器箱内放置适量的防霉剂,以抑制霉菌生长。
4. 定期擦拭:外业仪器通常每 6 个月(在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为 1 - 3 个月)需对光学零件的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擦拭。
5. 运输防护: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震措施,防止仪器密封性降低,从而避免湿气进入引发霉变。
6. 定期通电:作业中暂停使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 1 小时,并确保各功能正常运转,通过通电产生的热量驱散仪器内部的湿气。
三、防雾措施
1. 清擦处理:每次清擦光学零件表面后,需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彻底除去表面的潮气。
2. 操作规范:操作仪器时,不要将手心对准光学仪器表面,且在仪器运转过程中,要避免油脂挤压或粘附在光学零件表面。
3. 密封维护:防止人为破坏仪器的密封结构,以免湿气进入仪器内腔并浸润光学零件表面。
4. 雾气清除:若发现水性雾,可采用烘烤或吸潮的方法清除;若发现油性雾,则需用清洁剂擦拭干净并进行干燥处理。
5. 干燥剂使用: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以免其失去吸湿作用,甚至释放湿气。
6. 保管防护:保管室内应配备合适的除湿装置。对于长期不用的仪器,其外露光学零件在干燥后,需垫一层干燥脱脂棉,再盖上镜头盖。
四、防锈措施
部分仪器的金属外露面涂有临时保护油脂,使用后应将其清除干净,并涂抹上新的防锈油脂。优质的防锈油脂不仅要有良好的防锈性能,还应具备优良的置换性,且挥发性低、流散性小。外业仪器一般每 6 个月需对其外露表面的防锈油脂进行一次更换。一旦发现锈蚀现象,必须及时除锈并重新做好防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