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字光年(ID:shuziguangnian)出品
陈实丨作者
石磊丨编辑
平台经济进入常态化监管新阶段后,顶层设计再度释放政策新利好。
日前,国常会研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统筹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
在官方的上述表述中,对于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定位及要求:一、工业互联网,排在了消费互联网的前面;二、对于二者发展的战略方向,亦有差异。
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建设,要“壮大”,即着眼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大、不强”的现状;而“挖潜”,则是因为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见顶。
而更为关键的核心表述在于,此次会议释放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信号,这在会议的相关信息发布中有所展示——会议提出,发展平台经济事关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事关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本次会议关于平台经济有三个亮点:将平台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的范畴,提出对平台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平台经济促进就业的作用再度明确。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覆盖工业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是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是平台经济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天风证券还预测,后续还将再度强化对平台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平台经济迎来利好政策护航,工业互联网正借势起飞。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黄河云缆如何在这一轮政策上行周期里,在特色型和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道路上趟出新路径,值得期待。
政策“东风”劲吹,工业互联网没有“七年之痒”时针拨回七年前。
2017年,“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首度提出。以这一年《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的印发为起点,此后,一系列关于持续提升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不断走深走实。
七年时间,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已经从此前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建到用”的初级阶段,成功迈进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推广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建成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标识注册量突破6000亿个,工业设备连接数超9600万台(套),“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3万个,服务超45万家企业。
权威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35万亿元。赛迪顾问预测,预计2026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4862.5亿元。
毫无疑问,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有力地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业务模式、企业形态等发生深刻变革,正在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如今,顶层设计再度明确:平台经济属于新质生产力。
从此前的“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到“平台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再到如今直接被纳入到新质生产力的范畴中,顶层制度设计对于平台经济的认识和定位也在逐渐清晰和强化。
这意味着,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的平台经济,再度吃下“定心丸”。而作为平台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互联网,自然也要被纳入到新质生产力的范畴中,这是毋庸置疑的。
日前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按照顶层规划,202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形成国际先进的技术与产业体系。
但要想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济日报》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应用上,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痛点、难点。
这主要体现在我国不同工业行业差异大、需求不一,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和意愿不同,“好用”“易用”和成本的问题仍然没有有效地解决。
另外,安全是发展的底线。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业数据采集、大数据建模分析、行业机理模型沉淀等方面较为薄弱,安全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
“总体看,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周期将比消费互联网更漫长,目前产业、技术、金融的融合还远远不够。”上述分析认为。
其实,这是“病症”,更是“药方”。
电缆产业要“长出”生态“翅膀”,黄河云缆如何“借东风”一个共识是,工业互联网,一头连着传统工业制造业,一头连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架起工业互联网这座桥梁,关系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上述论述,也不断得到验证。
来自工信部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了对机械、钢铁、电子等41个工业大类的全覆盖。
分行业来看,从去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以高达11万亿人民币的总产值,占全国GDP10%的比重,成为中国第一大制造产业。
紧随其后的,便是线缆产业。
电线电缆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在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是国内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制造产业,是国民经济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实现年产值超两万亿元,线缆行业产销量全球第一。
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及应用场景,借助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化能力,创新应用场景,重塑发展方式,改变线缆产业“大而不强”的行业生态,迫在眉睫。
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未来格局还未最终形成,中国线缆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这对于万亿的电线电缆产业而言,唯有抢占先机,才有可能弯道超车。黄河云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黄河云缆通过数智化手段,重塑电缆产业的产业互信、协同制造和智慧交易的商业模式,走上一条“价值重构,流程再造”“订单汇聚,生产分配”以及“跨境电缆,智慧交易”相互融合的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之路。
具体而言,黄河云缆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以电缆产业的数字化生产与制造为基础,以跨境智慧交易系统“黄河云缆”为支撑,以新型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平台“云缆汇”为抓手,打造出了从生产制造、智慧交易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的电缆产业生态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曾说,从历史维度来看,今天的数字化就是100年前的电气化。
此言不虚。从机械化向电气化的迈进,正式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如今,新的工业革命,正由数字化所引领,而数字化,也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特征。
从这个维度来看,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数智化战略思维重塑万亿电缆产业的生态模式,是一条必须要走的道路。黄河云缆的电缆产业工业互联网发展实践,正在验证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数智化发展已成全民认知,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叠加,“东风”既起,“奇点”已到,黄河云缆可破浪而行。